圖為于欣力(前排左二)與欽塔馬尼·馬哈帕查(前排右二)座談交流 于欣力供圖
中新網昆明11月29日電 題:雲南高校教師留學生:冀揭開中印交往“神秘面紗”
作者 陳靜
“印度和中國間的友誼與合作,象征着兩大東方文明正在構建全新的世界秩序。這個中心已經有一個很好的開始,也将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在位于昆明的雲南民族大學中印人文交流中心的留言簿上,印度尼赫魯大學第一副校長欽塔馬尼·馬哈帕查(Chintamani Mahapatra)的留言引人注目,這是他2018年6月在該中心成立時留下的。
受疫情影響,雲南與印度的民間交往幾近停滞,但中印人文交流中心辦公室牆上展示的無數照片,展現了中印高校間頻繁、密切、友好的交往曆史。
中印人文交流中心辦公室主任于欣力從事對外交流合作已有30餘年,他認為,中印兩國民間對彼此的認識較少,互相還存在一種“神秘感”。但是,民間人文交流可以成為中印交流的突破口,奏響兩大東方古國的現代文明交響樂章。而雲南本身就與印度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有着良好的交往基礎,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雲南從對外開放的末端一躍變為前沿,在中印民間交往上大有可為。
圖為Yengkhom Ronica Devi(左二)與中印學者合影 于欣力供圖
早在2015年6月,雲南民族大學就與印度文化關系委員會共同創辦了印度本土以外的全球第一所瑜伽學院——雲南民族大學中印瑜伽學院。2018年,由雲南民族大學牽頭成立的高校國際太極聯盟在印度德弗文化大學和印度辨喜瑜伽大學挂牌設立國際太極中心。2018年6月,雲南民族大學與印度尼赫魯大學聯合成立的“中印人文交流中心”揭牌。
6年來,雲南民族大學和印度高校互相派出學生交流訪問和學習,共同培養了一大批緻力于中印友好的青年和學者,在民間交往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
于欣力稱,青年間的人文交流是兩國了解彼此的窗口,也能在未來發揮很大作用。因此,他主編并出版了《印度青年眼中的中國》《中國青年眼中的印度》兩本書籍,希望通過青年群體逐步消除兩國間的“神秘感”。
“我的父輩對中國非常感興趣,但他們沒有機會親自來到中國,了解中國。幸運的是,通過中國高校設置的獎學金,我來到雲南學習,認識真實的中國是什麼樣的。”正在雲南大學攻讀國際關系博士學位的印度女孩Yengkhom Ronica Devi在昆明學習已有7年,她感慨地說道,雲南和她的家鄉曼尼普爾邦很像,家鄉的人們也會像雲南的傣族一樣穿筒裙、吃手抓飯......此外,瑜伽在中國蔚然成風,“中國制造”也遍布她的家鄉,印中兩國間的共同點遠超想象。
Yengkhom Ronica Devi更提出了大膽的設想,“我體驗過中國的刮痧,覺得身體非常舒服。印度也有傳統醫藥,如果和中醫交流互鑒,是否會産生更好的效果?通過民間友好交往,學習對方的語言和文化,對兩國的旅遊業是否會有很大的促進?”她認為,兩國文明的交流,會引起其他領域的“共振”,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兩國民衆也将共享這些機遇,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在Yengkhom Ronica Devi的帶動下,家裡的弟弟妹妹都開始學習漢語,她的表弟正在雲南财經大學交流學習,她的母親也在2018年來到雲南,原本計劃在2020年春節來雲南的父親因為疫情被迫中止行程。“雖然我影響了我的家庭,但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希望中國能為印度學生提供更多的留學機會,也希望有更多中國人親自到印度去看看,揭開那條‘神秘的面紗’,結下友誼。”(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