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從我做起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可見,文明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深刻理解“文明”的内涵,将其内化為每個人的核心價值理念。
文明是個多義詞,擁有多重含義
從國家層面來講,文明是指國家發展的狀态。即國家創造的物質财富與精神财富的總和。這是唯物史觀對文明的根本定義。馬克思說:“文明的一切進步,或者換句話說,是社會生産力的發展。”恩格斯說:“文明時代是學會天然産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産生的時期。”在他們看來,文明是物質與文化的增長,以及由此産生的各種制度建設,最終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我們熟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态文明,都包含于國家發展的狀态之中。
從社會層面來講,文明是社會秩序的确立。在中國,“文明”一詞最早見于《周易》。該書中多次出現“天下文明”等描述。唐人孔穎達注解說“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其意指社會文教昌達、文德彰顯而形成的王者修德、民風淳樸、風調雨順的和諧景象。
從人的層面來講,文明則是指人的教養和開化狀态。《尚書·舜典》稱贊舜“浚哲文明”,就是指他非常謙恭,品德高尚,很受人愛戴的意思;《禮記·樂記》說:“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文明是謙恭有禮,是内在的德行開放出來的一枝鮮花。西方的“文明”一詞包含有脫離野蠻的開化之意。所以,文明有人的端莊優雅有教養之意。
文明,貫穿了中華五千年的曆史長河,在中華的大地上綿延。中國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之稱,古有三綱五常,四書五經,文明的江水,敲擊着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靈,也洗滌着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靈魂。
古有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讓梨,這是尊敬長輩的表現;有楊時,遊酢,在門外靜候老師以求學,這是尊敬師長的典範;有曹操,赤足迎接降将許攸„„這些古人的文明禮儀,早已名揚四海,《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都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征。
令人歎息的是,曾經無比璀璨耀眼的中華文明今卻暗淡,光華蒙垢。道德與利益的天平傾斜嚴重,文明規範充耳不聞,世俗名利紛擾人心。
文明,在許多現在的中國人看來,竟隻是一張空頭支票。 看,草坪上,小草已被那頑皮的孩童踏得一片荒蕪,失去了原有的綠色生機,隻留下一堆枯萎的葉片,在風中淩亂;樓梯上,牆壁上,貼滿了大大小小的廣告,花花綠綠的海報已被撕得殘缺不全;大街上,汽車橫沖直撞,行人也隻能退避三舍;人行道上,廢紙在行人手中落下,從腳底踏過,卻無人拾起,任風吹起,廢紙在空中飛舞,好似在嘲笑,唾棄着中華民族的文明?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中華民族一直以擁有五千多年不曾間斷的燦爛文明而自豪,禮儀之邦、君子之風,這就是古代中國人的代名詞啊。當代中國人都是文明的子孫,應當有更高的文明素養才對。
但是,近代以來的一段時間内,中國不但在經濟上、科技上落後了,在文化和文明程度上,我們也擡不起頭來。追求文明,反對愚昧和野蠻;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的先進分子所孜孜以求的。重建一個高度發達、高度文明的國家,一直就是我們革命和建設的主要目标。
時至今日,我國的經濟、科技已經比較發達了,文化也生氣勃勃,但在文明程度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随地吐痰,亂扔垃圾;語言粗俗,髒話連篇;不好好排隊,不禮讓他人;喜歡攀花折木,“到此一遊”;沒有關愛和誠信,路人倒了不扶,好心扶了反而受到敲詐。如此等等,都是不文明的表現。
文明,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意味着高度繁榮的文化、高度自覺的精神;對于一個社會來說,意味着良好的秩序、優美的環境、淳樸的風氣,人與人之間誠信友善;對于每一個公民來說,意味着比較高的精神文化修養,從言談舉止到内在心靈都很美好。這樣的文明境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不懈追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