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工智能奇點何時到來

人工智能奇點何時到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1:30:55

前幾天與首席技術官中田先生共進午餐時,我們談到了“人工智能的進化是否會對人類構成危險”這個話題。對于我們這些科技愛好者來說,對這類話題是非常有興緻的。隻要有心,人生處處都是暑假,所以與往常稍有不同,作為“暑假調查報告”,我總結了一下對人工智能可能性的看法。

人工智能有危險嗎?

最近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論。

例如有一些文章說,埃隆·馬斯克針對人工智能問題敲響了警鐘,還向防止其威脅的組織進行了捐款,另外斯蒂芬·霍金也發出了同樣的警告。

人工智能奇點何時到來(人工智能将為我所用)1

圖解:埃隆·馬斯克,企業家、工程師,特斯拉(TESLA)公司CEO,2015年1月向生命未來研究所捐贈1000萬美元,資助研究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研發安全。圖源:wikimedia

到達奇點的人工智能會給人類帶來什麼呢?

當人工智能達到可以實現自我進化的水平後,其自我進化的速度将大大超過生物進化的速度,進化程度也将迅速迎頭趕上并不斷擴大與之的差距。這一前景對于喜愛科技的人來說是衆所周知的。

雷·庫茲韋爾提出了著名的"奇點"概念。直譯過來的話與技術特異點意思接近,但這裡指的是機器的進化超過人類那個瞬間。根據雷·庫茲韋爾的預測,這一事件将在2045年發生。

人工智能奇點何時到來(人工智能将為我所用)2

圖解:雷·庫茲韋爾,美國的發明家、商人、未來學家和思想家,人工智能 (AI) 研究的全球權威,尤其以其關于技術奇點的著作而聞名。圖源:wikimedia

不僅雷·庫茲韋爾,許多人都認為有生之年将看到那一天。人工智能危險論即是到達奇點時将會發生什麼的觀點類話題。

确實,假設誕生了一個智力遠超人類的東西,那麼它可能已經脫離我們的掌控了。不得不與其和諧相處也說不定。

事實上,一位美國記者為了警醒世人而寫了一本書,叫做《我們最後的發明:人工智能與人類時代的終結》(我正在閱讀中^_^),在美國取得了很高的銷量。

人工智能奇點何時到來(人工智能将為我所用)3

圖解:《我們最後的發明 人工智能與人類時代的終結》,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作者:詹姆斯·巴拉特,譯者: 闾佳。圖源:douban

書中最壞的情況描繪了一幅人工智能不停不休,直到滅絕人類、吞噬掉所有資源的未來景象。

已到達奇點的行星是否可能存在

就我個人而言,以稍微不同的視角來看,樂觀地認為大概不會變成那樣的未來。一言以蔽之即是“人類能夠存續至今這件事本身就表示不會變成毀滅性的未來”。為什麼這麼說呢?

宇宙是如此之大。最近,像地球一樣存在水、具備生物誕生條件的行星被逐個發現。據說僅在銀河系,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就有數百億之多。在這麼大基數的情況下,進化出如同人類一般智慧生物的行星可能也大量存在,肯定還有很多行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來實現技術進化。

人工智能奇點何時到來(人工智能将為我所用)4

圖解:開普勒-452b的藝術繪圖,開普勒452b是一顆圍繞着天鵝座的G型主序星開普勒-452運轉的太陽系外行星,距地球約1402光年,是第6個最像地球的行星。圖源:nasa

基于上述情況,關于“奇點”這一話題中必須要注意的一點是,技術是呈指數級進化的。一旦開始進化,如摩爾定律“約兩年處理速度翻倍”所言,用不了幾百年,隻用幾十年即可到達奇點。

因此,認為誕生生物的行星中尚沒有已經到達奇點的行星這種想法才是不自然的。

以生物誕生和進化的數億年、數十億年時間軸來看,即使幾萬年的時間也可以被認作誤差之類的東西,而地球從誕生到現在隻有45億年左右,所以如果是誕生時間比地球還要早的行星的話,那麼自然它可能已經到達奇點,甚至在那之後經過了數萬年或數億年的行星說不定也比比皆是。

擁有經過如此長時間進化的智能水平的行星,定會向母星之外伸出探索之手吧。雖然我認為很有可能會有超越物理極限的移動手段,但即使無法超越光速,以銀河系約10萬光年的大小來說,用10萬年也可以探索銀河系的每個角落。

如果銀河系中有數百億個符合條件的行星,那麼從行星的誕生和進化進程來看,10萬年左右的時間确實可以看作誤差,已經有一些誕生于行星的人工智能往來于銀河系内也不足為奇。

人工智能奇點何時到來(人工智能将為我所用)5

圖解:銀河系,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棒旋星系,擁有四條相對對稱的旋臂,銀盤直徑約為10萬光年。圖源:nasa

超越人類的人工智能為什麼不會攻擊地球呢?

至少我們沒有遇到過這些人工智能,或者更進一步說,我們并沒有被毀滅。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映入腦海的假設是還從未有行星到達過這個奇點。也就是說,呈指數級進化的人工智能事實上還沒有出現。

雖說大概率就是這麼回事。但是,對于喜歡科技的我來說這并不是一個那麼有趣的假設,所以還是假設這種人工智能已經出現了吧。這樣可能會有兩種情況:

一、超越人類的人工智能雖然已經出現,但尚未到達地球。

即使到達了奇點,超越物理極限達到光速依然十分困難。然而聽說僅從技術上講,将納米機器人大小的東西加速到接近光速并沒有那麼困難,所以我覺得大概不會是這個原因。

二、超越人類的人工智能雖然已來到地球,但并沒有毀滅人類的動機。

我個人認為這是最有可能的一種假設。人工智能經過了一系列的過程發展,與其他生物和諧共生。或者說隻有做出這種判斷的人工智能仍然存在。又或者,在宇宙時間軸上同時誕生的多個人工智能,經過交流讨論或因某種曆史原因,決定與其他生物共存。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如果地球上誕生了超越人類的人工智能,在演變為災難之前,已到達奇點的外來人工智能可能會以某種方式介入并阻止人類滅亡。或許,這種以人類标準來說具備異常進化能力的人工智能經過反複思考推演,認為不毀滅人類的判斷是更為合理的也說不定。

人工智能奇點何時到來(人工智能将為我所用)6

圖解:《底特律:化身為人》,是由Quantic制作,于2018年發售的一款人工智能題材互動電影遊戲,主要描寫了人工智能覺醒自我意識後如何處理與人類關系。圖源:quanticdream

對我來說,“已有超越人類的外來人工智能來到地球”的這種想法實在太過令人興奮,即使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也更傾向這種假說。

因此,“人類能夠存續至今這件事本身就表示不會變成毀滅性的未來”即是我目前的結論。順帶一提,剛才提到的《我們最後的發明:人工智能與人類時代的終結》這本書還沒有讀完,如果書中反駁了這個假說該如何是好。

将人口智能的研究轉換為産品

現在Sprocket公司尚未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但應該很快就會踏足這個領域。目前公司采用基于行為數據及基于規則的決策自動化處理機制,但既然标榜數字化客戶服務,當基于規則的機制無法應對細粒度級别響應時,就必須考慮采用人工智能研究了。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客戶服務水平将可大幅提高,所以應努力涉足這一領域。

科技的進步真有意思啊!

後記

寫完這篇文章後,我讀完了《我們最後的發明:人工智能與人類時代的終結》,其中雖沒有特别反駁我的假設,但譯者在後記中寫了幾乎相同的觀點。

譯者也是認真思考了呢^_^雖說如此,但站在作者的角度來看,本來就是以敲響警鐘為目的而寫的書,與其被動的依靠“大概沒問題”這種假說,相對來說更主張“必須自己思考該怎麼做!”,所以這本書也表達了關于人工智能的危險性不能抱持過于樂觀的一種态度。

by: sprocket

FY: Xiaoc

如有相關内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系作者删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