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嫦娥五号是幾月幾日幾時發射的

嫦娥五号是幾月幾日幾時發射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19:06:52

來源:人民日報

原标題:剛剛,嫦娥五号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11月24日淩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征五号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托舉嫦娥五号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繼嫦娥一号任務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三号任務實現落月探測之後,嫦娥五号任務将實現月球表面無人采樣返回,标志着我國将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

而且,這一任務的重大意義,不僅僅是從月球“挖土”回來那麼簡單。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号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号任務既是收官之作,又是我國未來月球探測的奠基之作,将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是我國航天技術的一次重大跨越。

那麼,嫦娥五号探測器長啥樣,這一号稱中國航天史上最為複雜的任務有什麼特點?經社君總結了幾組數字,讓你能夠快速認識這位嫦娥“五姐”。

點擊視頻 先睹為快

1 8200公斤、4器

我國最重的航天探測器

嫦娥五号是幾月幾日幾時發射的(嫦娥五号順利升空)1

上圖:嫦娥五号探測器。(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嫦娥五号探測器由四部分組成,從上到下依次是上升器、着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有點像糖葫蘆串在一起。

嫦娥五号是幾月幾日幾時發射的(嫦娥五号順利升空)2

上圖:嫦娥五号探測器的四部分。(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号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這四個器的功能從名字上大緻就能理解:上升器主要攜帶樣品從月球表面起飛;着陸器要在月球表面着陸;返回器的功能是攜帶月球的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主要承擔各個不同的軌道上飛行的功能。

與嫦娥家族的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号探測器總重量8200公斤,是我國目前發射的最重的探測器。相比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五号探測器的結構複雜得多。嫦娥一号與嫦娥二号分别是一顆單獨的衛星,嫦娥三号與嫦娥四号也隻有一個着陸器與一個巡視器。

2 11個階段、23天

最複雜、難度最大的航天任務之一

嫦娥五号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看看它的整個飛行階段,居然劃分為11個階段 !

嫦娥五号是幾月幾日幾時發射的(嫦娥五号順利升空)3

上圖:嫦娥五号飛行的11個階段。(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從任務的操作來看,包括兩次發射——地面發射與月面發射,兩次着陸——月面着陸與地球着陸,兩次封裝——月面封裝與月軌封裝,一次交會對接——月軌對接。

這其中,專家給劃出了重點,月面采樣、月面上升、交會對接、高速再入返回地球是最新、最關鍵的技術環節。

那麼,嫦娥五号大概需要多久才能返回地球?

專家介紹,根據日、地、月的運動關系,以及工程各種約束條件,整個任務過程大約23天。最終,嫦娥五号着陸器将降落在我國北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這20多天,可以用“步步驚心、環環相扣”來形容,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才能讓嫦娥五号順利回家。

3 2天、2千克

或将改寫月球曆史

嫦娥五号是幾月幾日幾時發射的(嫦娥五号順利升空)4

上圖:嫦娥五号探測器在月面工作示意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在月球表面“抓把土”是嫦娥五号探測器的主要任務。科學家通過研究這些月壤物質,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曆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嫦娥五号探測器的采樣區域位于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專家将這一區域形容“年輕的”區域,此前從未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到訪過。據介紹,此前對美國和前蘇聯獲取月壤樣品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動在35億年前達到頂峰,然後減弱并停止。但觀測月球表面發現某些區域可能含有最近10億至20億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岩,這與嫦娥五号着陸地區的年齡相仿。如果嫦娥五号采回的樣本能夠證實這段時間月球仍在活動,或将改寫月球的曆史。

落月後,探測器将在月面工作2天,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計劃采集月球樣品約2千克。

事實上,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前蘇聯先後實現有人和無人月球采樣返回。最近一次月球采樣是由蘇聯在1976年完成,時隔上一次人類成功取得月球樣本已經過去了44年。如果“嫦娥五号”任務成功,中國将成為人類第三個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

4 5個首次

嫦娥五号創新多

嫦娥五号是幾月幾日幾時發射的(嫦娥五号順利升空)5

上圖:嫦娥五号飛行示意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此次實施的嫦娥五号任務,創造了多個“中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采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儲存、分析和研究。

這其中,每一項都是史無前例的。以月面起飛為例,不同于地球表面的點火發射,有完備的發射塔架系統和精确測算的起飛位置、飛行軌道,月面點火升空沒有一馬平川的起飛地,更沒有成熟完備的發射塔架,都要依靠航天器“自力更生”,實現起飛時自主定位、定姿。

再如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在38 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不僅在我國尚屬首次,也是人類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專家介紹,交會對接對于控制精度要求很高,兩個航天器的相對位置誤差不能超過5厘米。而此次交會對接的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重量差異很大,上升器重量約為三四百公斤,軌返組合體則将近2000公斤。這樣一來就不能采用一定速度的碰撞式對接,而要在兩個航天器相對速度為零的狀态下進行對接,這就對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還有再入返回地球的過程,也是驚心動魄。

當返回器帶着月壤,從月球風馳電掣般向地球飛來,這時它的飛行速度是接近每秒11 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一般從近地軌道返回的航天器速度大多為每秒8公裡的第一宇宙速度。可别小看了這每秒3公裡的差距,航天器從數百公裡高的近地軌道返回和從38 萬公裡遠的月球返回必然不同。一旦速度過猛,返回器一頭撞向地球,後果不堪設想,必須讓返回器減速飛行。

這時科研人員采用的就是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專家将其比作“太空打水漂”,整個再入返回過程就是讓返回器先是高速進入大氣層,再借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躍出大氣層,然後以第一宇宙速度紮入大氣層,返回地面。整個過程環環相扣,确保嫦娥五号能安全順利地降落在四子王旗着陸場。

5 200公裡,41萬公裡

“胖五”再出征

嫦娥五号是幾月幾日幾時發射的(嫦娥五号順利升空)6

上圖:長征五号遙五火箭轉運到發射塔架。(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這次出征,運送嫦娥五号探測器的是長征五号遙五運載火箭,這也是長征五号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任務。

長征五号,也就是大家昵稱的“胖五”,總長56.97米,起飛質量867噸。目前,在長征火箭家族中,隻有長征五号火箭的運載能力可以将8 噸的載荷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據介紹,長征五号遙五火箭将嫦娥五号探測器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約200 公裡,遠地點高度約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地月轉移軌道是一個大橢圓軌道,探測器與火箭分離進入這一軌道後,不需要自身加速,隻要沿着地月轉移軌道飛行,就可以到達近月點附近。

此刻,嫦娥五号正在奔月之旅中堅定前行。讓我們一起祝福嫦娥五号早日完成任務,順利回家!

加油,嫦娥五号!

加油,中國航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