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3:20:31

數千年來,人類總是緻力于緻力将夢想轉變為現實。而那種向着太空進發航天機構,或多或少都帶有一些浪漫主義色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便是這樣一個存在。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1

但不知從何時起,人們提到NASA第一時間想起的不再是“尖端”“神秘”等字眼,而是那極具辨識度的“藍底紅箭”NASA标。因為,它早已如“全員惡人”那般成為了一大“潮牌”,通過各種跨界聯動占領了人們的衣服、背包和手提袋。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2

這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夢幻聯動”了

從遨遊天際到街頭“賣标”,這前後的落差實在是有些巨大。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曾風光無兩的NASA淪落到如今這般地步?

星辰大海的魅力

要搞清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從它那極具特色的LOGO說起。

從設計學角度來看,LOGO上紅色人字形機翼貫穿了藍色的太空,在星光點點的照映下顯得富有沖擊力,一卷環繞 NASA字母的圓形軌道就像一艘飛船正在太空旅行,既展現出了濃濃的科技感,又彰顯着人類向着太空進發的壯志雄心。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3

盡管它曾因難以複制印刷、寓意過于複雜等原因飽受美國政府機關诟病,也一度因為有些抽象,而被不少人看成“被筷子夾起的肉丸”。但從美學角度來看,這個色彩豐富的“肉丸”無疑會讓人感覺到活潑親切,更何況它早已成為了人類航天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個标志性符号。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4

NASA的工作人員親切的接受了“肉丸”這一稱呼

“肉丸”的風靡全球自然和其精美的設計不無關系,但若沒有NASA本身的影響力加持,恐怕達到這一目标還是有些天方夜譚。作為美國首屈一指的航空航天科研機構,NASA的高光時刻主要集中在1957~1975這十八年間。

那時,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已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兩國為了争奪航天實力的最高地位展開了一場“太空競賽”。誰能率先在太空探索上獲得成就,誰就能獲得更強的技術優勢、更高的國際地位,以及彰顯自身意識形态的優越性。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5

在太空競賽初期,蘇聯就在謝爾蓋·科羅廖夫的主導下,率先拿下了人造衛星、太空探測等多個成就,而彼時的NASA方興未艾,隻能在失敗和探索中緊緊跟随着蘇聯的步伐。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6

著名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也是出自此人之手,該武器在二戰蘇德戰場上作用不凡

雖然技術上的差距并不明顯,但人們大都隻會記住創造曆史的人。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人頭攢動,在無數雙眼睛和攝像機的聚焦下,一艘名叫“東方一号”的火箭騰空而起,将人類曆史上的第一位宇航員成功送入了太空。

次日,蘇聯宇航員尤裡·加加林的名字登上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全世界的人們都在為人類曆史又邁進了一步而感到由衷的贊歎。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7

不過,時任美國總統的約翰·肯尼迪卻顯得有些樂不起來。

因為蘇聯那先進的航空技術,已然對美國造成了威脅。畢竟有能力把人類帶上太空遨遊一圈的火箭,當然也能帶着核彈頭飛抵美國。

為了使美國在這場“太空競賽”中超越蘇聯,1961年5月美國總統肯尼迪向全世界宣布:美國将啟動“阿波羅”計劃,舉全國之力來支持NASA,目标是在十年之内将人類送上月球!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8

肯尼迪的雄心壯志,當然不是說說而已。

保證“阿波羅”計劃的順利進行,一時間成了美國的頭等大事,當時的NASA也獲得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政府預算撥款:59.33億美元。如果把這筆錢放到今天來看,那麼它大約相當于430億美元,拿它來組建四個成本約100億美元的核動力航母戰鬥群都有富餘。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9

59.33億美元相當于當時美國财政預算的4%

正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有了大筆的資金,也得派出有真才實學的人來執行這一計劃。而當時帶領NASA前進的不是别人,正是當初為希特勒打造最終兵器“V-2導彈”的前納粹德國科學家:馮·布勞恩。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10

在納粹德國行将就木之時,馮·布勞恩便果斷投降了美國

美國啟用背景不甚光彩的馮·布勞恩隻有一個理由:他是個天才。

1967年,馮·布勞恩研發的“土星五号”火箭試驗成功,它時至今日都還保持着世界上最大、最高、推力最強火箭的記錄。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11

“土星五号”的試驗成功,給予了包括馮·布勞恩在内的所有NASA成員底氣,終于在1969年的7月20日,美國發射的“阿波羅11号”如願以償的飛上了月球,宇航員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緩緩的爬出登月艙,第一次将人類的腳印留在了荒涼又寂寥的月面上。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12

盡管事實證明,美國的成功登月标志着它們已在“太空競賽”中超越蘇聯,但當時的阿姆斯特朗卻并沒有因此沾沾自喜。他的那句“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将整個探月工程升華到了另一個高度。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13

阿姆斯特朗的宇航服上也印有醒目的NASA标

從那之後人們逐漸認識到,太空探索是全人類的目标,在這一偉大的目标面前,任何國家和組織都将退居其次。就連後來的蘇聯在經曆幾次登月失敗後,也選擇放棄與美國競争,近而轉為合作,蘇聯的這一舉措無疑為劍拔弩張的“太空競賽”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号。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14

盡管對于普通人來說,太空工程離我們的生活太過遙遠,但面對那浩瀚無垠的宇宙、璀璨無比的星河,人們總歸還是會對其心生向往。而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将人類送上過月球的機構NASA,早已随着它的“肉丸”LOGO一起,變成了時代印記、文化象征,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人們夢想的寄托。

NASA的困境

劉慈欣曾在《三體》中寫道:“敬畏頭頂的星空,并時常仰望”。

1972年12月7日,“阿波羅17号”完成了人類六次載人登月任務,從那之後到今天為止,人類已經整整五十年沒有重返過月球了。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繼承了蘇聯航空的衣缽,但其境況早已無法和當年同日而語。至于作為後起之秀的中國航天,雖然能在近幾年憑借着技術上的突飛猛進讓世界為之側目,但和經驗豐富、曆史悠久的NASA相比,尚且還擁有着不小的差距。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15

所以,現如今幾乎沒有誰能威脅到NASA在太空領域的霸主地位,而這也恰恰是NASA當下所頭疼的地方:沒了外部壓力的他們,自然也拿不到太多的錢。其經費從當年美國财政預算的4%驟降到如今的0.4%,整整少了十倍。

NASA所面臨的手頭短缺問題,已經影響到了它們的後續計劃。就拿2017年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提出的“重返月球計劃”為例,由于資金的短缺該計劃已經屢次延期,充滿了各種未知變數。

這種事情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看,無非是人類再次踏足月球要再等待幾年,但對于NASA而言,這勢必會讓後續的火星登陸、小行星探測開采以及彗星探測着陸等計劃的時間變得更加倉促。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16

資金的短缺除了除了影響到後續的計劃外,同樣也對NASA現有的一些設施造成了影響:大到太空中的國際空間站,小到供宇航員穿戴的宇航服,都是需要花費真金白銀去維護,這讓本不富裕的NASA更加雪上加霜。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17

NASA目前正計劃出售國際空間站的使用權

為了擺脫這種困境,NASA隻能想方設法的搞錢,而它自身那強大的影響力無疑便是最好的“财富密碼”。于是,NASA商業化委員會負責人在2018年說了這樣一段話:“商業化在地球上運營得非常好,我們沒理由不将其推廣到太空。”

此語一出,不少人都吃了一驚。

要知道,NASA畢竟是個行政性科研機構,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美國聯邦政府在世界上的臉面。所以這些年來,财大氣粗NASA對于商業合作極為敏感,在“太空廣告”一事上表現得比其他國家都要謹慎。

舉例來說,NASA在很早之前就把M&Ms巧克力豆作為補給提供給宇航員,但它們卻不允許宇航員直呼其名,而是稱作“糖果塗層巧克力”。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18

無獨有偶,早在1985年,NASA便将百事和可口這兩大品牌的可樂帶上了太空,但他們卻同樣想盡一切辦法去淡化商業色彩。比如不允許宇航員們對可樂的味道發表評論,即便是說說可樂罐功能的優劣也不行。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19

由此可見,“放下身段打廣告”對于NASA而言,無疑是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當然,有失必有得,開始承接廣告業務的他們,就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般,霎時間NASA的标志便開始全世界的大街小巷頻頻出現。

無論是幾十萬的愛馬仕包。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20

幾千塊的耐克鞋。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21

幾百元的樂高積木。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22

還是售價僅有幾十元的玻璃杯。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23

可以說,現今無論是什麼樣的的商品,隻要是打上NASA的“肉丸”标志,便會在一瞬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潮牌”。所以按理論上來講,NASA僅憑這些授權費就足夠賺到盆滿缽滿。

那麼,這大大小小的“肉丸”們,到底為NASA帶來了多少的直接利潤呢?

答案是“0”。

對于這個問題,NASA對外交流辦公室多媒體小組負責人伯特·烏爾裡希,就曾向媒體做出過解釋:“NASA不是一個商業品牌和私營擁有,作為政府部門,我們不會為此要求任何形式的商業報酬。”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24

預算捉襟見肘的NASA之所以顯得如此豁達,并不是因為“對錢沒有興趣”,而是它們選擇将目光放在了更加長遠的地方。

NASA畢竟是NASA,它的心中依然有一個代代流傳下來的太空夢。月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這些離我們無比遙遠的星球,早已成為了NASA下一個60年所騰飛進發的目标。

可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凱撒探測器、蜻蜓探測器、2069恒星探測器等一個個寄托着夢想的名詞背後,都堆砌着如同天文數字般的美金,而這些錢并不是靠着熱度賺幾年授權費就能夠企及的。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25

NASA的真正目的,是在于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到它的文化,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力,同時也想借此機會來吸引人們更多的關注太空領域,支持他們在太空探索之路上繼續走下去。

基于這種目的,NASA不僅在授權費上不拘一格,在授權對象的選擇上也不那麼斤斤計較。

“從沃爾瑪到塔吉特,從H&M到Heron Preston再到Vans,隻要跟NASA提出申請,經過我們的審核,确認我們的Logo和名稱可以得到正規的使用,申請就能得到批準,我們不帶有任何偏見。”這同樣出自上文中提到的那位伯特·烏爾裡希之口。

所以,盡管如今的我們在網購平台上打出“NASA聯名”相關字眼随便一搜,就會有成千上萬個商品出現在眼前,但這其中侵權産品所占的比例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因為獲取NASA的LOGO授權并不是件特别麻煩的事,哪怕你賣的隻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手機殼。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26

這就導緻,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商家根本不了解這個标志所代表的意義和成就,有些甚至連NASA到底是幹什麼的都不清楚。它們中有不少在拿到NASA的LOGO授權後,便直接将其印在純色的商品上進行售賣,這樣的産品在美感上自然是好不到哪兒去。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27

某寶上充斥着各種印有NASA标的“土味”産品,而NASA卻從未對此進行過回應

甚至,不少商家還憑一己之力,讓NASA在抽象的道路上一往無前。有人就吐槽過,在某寶上買了NASA聯名外套後,感覺不太對勁。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28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29

确實不太對勁

由此可見,NASA标志的紅極一時不僅隻是靠着優秀的設計和出衆的名望,同樣也和它們開放包容的态度以及長遠的戰略眼光息息相關。就當下情況來看,NASA“擴大影響力”這一戰略方針已經初見成效:據相關機構分析,它為NASA每年所帶來的收益要超過1億美元。

nasa為什麼造不出登月服(曾完成登月壯舉的NASA)30

雖說面對每年30~40億美元的運營成本,這1億元的額外收入隻能說是杯水車薪,但它卻對未來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畢竟,浩渺的太空總會讓人感到無限的可能,當新一代的目光逐漸聚焦在星河之上時,曆史的車輪便會在不經意間再次轉動,于無限的寰宇中留下新的軌迹。

結語

“肉丸”隻是一個好看的符号,但它背後所蘊含的NASA精神卻值得我們敬仰。因為他們正憑借着自己的努力克服萬難,向着更深、更遠、更未知的宇宙世界進發,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行星,并啟迪我們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