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陳敏爾代表(重慶市委書記)
劉國中代表(陝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尹弘代表(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王建軍代表(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穩定經濟大盤 穩住社會大局
陳敏爾代表(重慶市委書記)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加堅定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加有效地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有力地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強調,今年下半年,中國共産黨将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要着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抓好這三方面工作,是今年各項工作的基本遵循。我們要深刻領會“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着力穩定經濟大盤、穩住社會大局,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更加堅定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我們要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立足當下,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着力抓項目、穩投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确保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着眼長遠,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深入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引領産業轉型升級,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更加有效地保障改善民生。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搞好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基礎是切實搞好各項民生工作。我們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讓群衆真切感受到發展的溫度、幸福的質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力促進就業增收,加快推進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各方面事業發展,持續辦好一批民生實事,不斷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朝着實現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更加有力地守住安全發展底線。國泰民安是人民群衆最基本、最普遍的願望。安全穩定工作連着千家萬戶,甯可百日緊,不可一日松。我們要增強底線思維,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入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加強安全生産和防災減災工作,強化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積極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全力保障社會安全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本報記者 王斌來整理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劉國中代表(陝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把工作重心、工作舉措、工作力量不斷往高質量發展上聚焦,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高質量發展。在陝西考察時強調,要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譜寫陝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我們牢記囑托,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把工作重心、工作舉措、工作力量不斷往高質量發展上聚焦,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
厚植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優勢。依托豐富創新資源,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陝西實驗室建設,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陝西力量;堅持企業主體、市場主導、政府主推,建好用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培育更多科創項目、科創企業。
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再消除一批土地、技術等要素領域隐性壁壘,再啃下一批國資國企領域難啃的“硬骨頭”,再實施一批“小切口”改革。堅持通道平台環境一起建、外企外資外貿一起抓,完善中歐班列“長安号”市場化運行機制,加快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建設。
築牢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屏障。持續抓好秦嶺生态環境保護,突出治污、節水、增綠,加強黃河流域生态保護,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做好煤炭保供、電力外送等工作,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和現有“兩高”産能無序擴張。
做足高質量發展的民生成色。着眼共同富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培育更多特色産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促進群衆穩定增收。同時,全力以赴辦好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民生實事,讓三秦百姓生活更上一層樓。
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保障。持續抓好風險隐患排查整治,推進基礎工作紮實、基層工作落實。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讓思想觀念跟得上新時代要求、思維模式跟得上市場經濟要求、行為方式跟得上現代化要求。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發揚“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報記者 王樂文整理
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得更實
尹弘代表(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全心全意解民憂、纾民困、暖民心,努力使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在甘肅考察時指出,“我們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一心一意追求老百姓的幸福。”進入新時代、邁上新征程,甘肅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改變家鄉面貌、實現富民興隴的願望更為迫切。在加快甘肅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隴原人民。
增進群衆福祉,經濟發展是基礎。去年,甘肅地區生産總值過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過千億元,實現曆史性突破。我們要把牢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貫徹“三新一高”導向,大力實施強工業、強科技、強省會、強縣域行動,持續提高發展水平、壯大經濟實力,為保障改善民生提供更加堅實的物質支撐。
民生工程是首位工程。甘肅民生支出連年占到财政總支出的80%以上,各族群衆生産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我們要繼續加大民生投入,辦好為民實事,擴大優質公共資源供給,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實現共同富裕是隴原兒女的熱切期盼,也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标。我們要把廣大農村作為重點地區,把發展富民産業作為主攻方向,把城鄉融合發展作為重要路徑,統籌“富口袋”與“富腦袋”,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着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穩步提升群衆收入水平,不斷改善城鄉人居條件,推動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平安甘肅建設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我們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把黨建引領貫穿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甘肅、法治甘肅,确保社會更安定、人民更安甯。
一枝一葉總關情。凡是有利于群衆的事,再小也要做;凡是不利于群衆的事,再小也不能做。我們要站穩群衆立場,踐行群衆路線,拿出真心、帶着感情,一件接着一件辦,一年接着一年幹,全心全意解民憂、纾民困、暖民心,努力使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本報記者 董洪亮整理
把握五個統籌 推動高質量發展
王建軍代表(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努力讓堅持生态保護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十四五”開局之年,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結合青海優勢和資源,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産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産業高地、國際生态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體現本地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這為我們擘畫了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青海篇章的宏偉藍圖。貫徹重要部署,推動新時代青海高質量發展,重點要把握好五個統籌。
統籌好世情、國情和省情。胸懷兩個大局,清醒準确察世情、知國情、看省情至關重要。我們要以對青海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為總方略、總綱領,堅定自信,砥砺前行。
統籌好“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是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設“四地”是對青海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安排和路徑部署。我們要對标大政方針、對表安排部署,貫徹落實青藏高原生态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戰略部署,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全局。
統籌好生态、生産和生活。三者協調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應有之義。我們要牢記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态、最大的責任在生态、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努力讓堅持生态保護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在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上走在前頭。
統籌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國土安全地位、資源能源安全地位顯得更加重要。我們要立足戰略地位,深化改革開放,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早日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統籌好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拓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果,着力補齊民生短闆,推進共同富裕,在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動實踐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本報記者 姜 峰整理
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
唐一軍代表(司法部部長)
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标,全面依法治國既是重要任務,也是重要保障。司法部将深入貫徹落實法治思想,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重點抓好抓實五個“牢牢把握”。牢牢把握學習宣傳貫徹法治思想這個主題,切實推動法治思想入腦入心、走深走實,狠抓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落地落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生動實踐。牢牢把握全力保障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這個主線,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全力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甯。牢牢把握穩中求進這個工作總基調,加快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牢牢把握法治為民這個根本宗旨,完善法律服務網絡,強化法律服務供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普法依法治理,更好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牢牢把握強化系統觀念這個要求,統籌推進國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健全完善涉外法律體系,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本報記者 魏哲哲整理
加快轉型步伐 蹚出發展新路
藍佛安代表(山西省省長)
強調,要切實履行維護國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産業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山西要堅決扛牢“四個安全”重大政治責任,在服務大局中加快轉型步伐。
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依法合規釋放煤炭先進産能,加快5G智慧礦山建設,做好煤炭清潔低碳發展、多元化利用、綜合儲運文章,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加快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産,積極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不斷提升對國家能源安全的支撐保障能力。堅持農業特優發展方向,落實穩糧保供責任,堅決守住耕地紅線,推進種業振興,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和現代畜牧業,擴大設施農業規模,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有序推進碳達峰山西行動,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築牢京津冀綠色生态屏障。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圍繞傳統産業轉型、制造業升級、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培育,加快建鍊延鍊補鍊強鍊。
本報記者 胡 健整理
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大力量
葉建春代表(江西省省長)
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江西作為13個糧食主産省份之一,以約占全國1.8%的耕地生産了全國3.6%的糧食。我們将深入貫徹落實重要講話精神,義不容辭擔負起産糧大省的政治責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大力量。
穩糧食必須穩産量。我們将繼續實施早稻擴種、收種“雙搶”、秋雜糧擴種等行動,确保糧食總産穩定在439億斤以上。
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我們将深入開展耕地質量保護提升行動,持續抓好高标準農田建設,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藏糧于技”,方能更好“藏糧于地”。我們将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打造水稻育種新高地;創新新型農機化技術,不斷提高主要農作物生産機械化率;推廣新品種新技術,進一步提高糧食單産水平。
惠糧政策适當靠前發力。我們将重點支持早稻生産,優化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有效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
本報記者 鄭少忠整理
錨定穩定發展生态強邊“四件大事”
嚴金海代表(西藏自治區主席)
去年,到西藏考察調研,祝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衆,給各族幹部群衆送來黨中央的關懷。
我們要深刻領會“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樹牢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錨定穩定、發展、生态、強邊“四件大事”,推動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家生态文明高地、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範區“四個創建”走深走實。
我們要以優化發展格局為切入點,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産業發展為基礎,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決扛起生态安全、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努力推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各族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報記者 袁 泉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10日 09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