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新世(530萬年前~258萬年前)早期到更新世(258萬年前~1.1萬年前)晚期,地球上曾經生活着一種渾身包裹着铠甲的巨型生物,這種生物的名字就是——雕齒獸。某種程度上來說,雕齒獸與烏龜長得比較相似,隻不過身體更加龐大,尾巴和腿更長。所以在生物學分類上它們被劃分為有甲亞目雕齒獸科,而烏龜則屬于龜鼈目龜科。
雕齒獸化石
雕齒獸的身體有多巨大?根據目前發掘出來的化石來看,這種史前生物的身體長度保守估計在4米左右(包括尾巴),身高則可以達到2.5米,體重能夠達到2噸。跟烏龜相比,雕齒獸的背甲在硬度方面一點也不遜色。而且它們可并非像烏龜一樣隻能被動防禦,成年後的雕齒獸還是具有相當強的戰鬥力的。
雕齒獸互毆
古生物學家們根據雕齒獸的化石分析得出,這種遠古巨獸那根長達1米以上的尾巴,是一個十分緻命的武器。并且這根又粗又有力量的尾巴尖端還有凸起的硬骨,仿佛是一把天然的錘子。雕齒獸平時在攻擊對手的時候,就可以擺動自己的身體,利用自己的尾錘給對手造成傷害(雄性間因求偶而争鬥的時候,就是用尾巴互掃)。盡管雕齒獸的速度很慢,尾巴的攻擊節奏也算不上快,但是一旦被尾錘給砸中,那造成的傷害可就幾乎能夠緻命了。
竊鶴與雕齒獸
如果單純讨論雕齒獸背甲的防禦能力的話,同時代的劍齒虎也是無法破防的。但尴尬的是,雕齒獸身上有一個弱點,那就是頭部無法像烏龜一樣縮進殼裡。盡管一根尾錘大大加強了雕齒獸的攻擊能力,但是緩慢的攻擊節奏,也很難對靈巧的貓科動物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劍齒虎就利用雕齒獸的這個弱點,消耗它們的體力和耐性,然後趁其不備一口鎖喉。
雕齒獸全副铠甲
需要說明的是,雕齒獸的背甲雖然與烏龜的背甲一樣都很堅硬。但是兩者背甲的質地卻是完全不同的,雕齒獸的背甲是表皮結構衍生出堅硬的骨片與角質化硬皮鑲嵌而形成厚重的鱗甲,而烏龜的背甲是脊椎骨、肋骨與胸骨伸張衍生而成的。
雕齒獸甩動尾巴
如果換一種通俗的解釋方法的話,雕齒獸身上的铠甲更像是皮甲,這身皮甲由無數個大小不一的六角形骨片嵌在角質化的硬皮上(這樣的結構可以讓雕齒獸行動更加靈活)。而烏龜的铠甲則是先天帶來的體外硬骨。所以雕齒獸脫掉這身铠甲還是可以繼續活下去的,而烏龜脫掉了身上的铠甲那可就要了親命了。
面壁思過:
在更新世那個年代,死在劍齒虎手下的雕齒獸不計其數。但劍齒虎始終也沒能對這種生物造成實質性的滅絕風險,反而彼此之間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态。
而發展到1萬年左右的時候,人類的智慧以及捕獵能力卻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于是,在一萬年前左右的時候,劍齒虎首先被人類給滅絕掉了。而後又過了兩千多年,雕齒獸也在人類的瘋狂捕殺之下走到了曆史的盡頭。
可能很多人會對史前人類的捕獵能力感到懷疑,這裡我也推薦大家看一下大衛·克裡斯蒂安寫的《極簡人類史》。這樣你就會明白,在人類徹底轉變到農耕文明之前,他們對其他生物究竟意味着什麼。
微信公衆号【新動物世界】,關于動物的影像聲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