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美國證監會披露第六批“預摘牌”中概股名單,此次“預摘牌”距離上一批還不到半個月時間。“入榜”企業數也直接上升至88家,哔哩哔哩、拼多多、京東、攜程、網易、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科興生物等都在新增名單之列。
而緊随一波“預摘牌”名單而來的,還有貝殼找房(以下簡稱“貝殼”)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書。蘇日安貝殼回港上市的傳言已久,但令人意外的是,貝殼此次回港上市,創新性地采取了“介紹上市”和“雙重主要上市”結合的方式,在不發新股、不現有股東稀釋的情況下在香港主闆上市。
來源:貝殼找房
行業猜測,這是因為中概股連續股票大跌的原因之一,而回港上市已經是互聯網科技公司首選的目的地。
截止5月11日發稿前,貝殼在港交所的股票發行價格為30.75港元/股,股價最高為32.45港元/股,市值1212億港元,換算後,比美股收盤時市值140.9億美元(1106億港元)高出百億。
來源:百度股票通
回想美股上市之初,貝殼一度迎來高光時刻,股價逼近發行價4倍,市值超萬科、保利、綠地等房企總和。但此後旋即走下巅峰,上市一年跌破發行價,今年以來跌幅已超40%。
貝殼作為重塑傳統産業實現互聯網轉型的代表,此次采取門檻更高的回港上市方式,究竟是為了穩定市場情緒,還是為了實現市值的價值回歸?
第一家“雙重上市 介紹上市”的中概股
貝殼已故創始人左晖可謂是一個傳奇。
1992年,左晖從北京化工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就開啟了北漂生活。畢業後的前兩份工作分别為電話客服和市場銷售,前前後後一共工作了三年,但是卻沒有任何起色。
經曆過三年的“平庸”之後,左晖決定創業,于是和兩個大學同學每人拿出5萬塊錢做起了财産保險代理生意,并且迅速成功賺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随着房産市場化和房産交易需求的快速發展,左晖敏銳地嗅覺到房産服務行業巨大紅利。
2001年,左晖在北京創立了北京鍊家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三年後,左晖不僅把鍊家的店面發展到了30家,也終于在北京買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
鍊家的關鍵轉折點在2018年,鍊家正式升級為貝殼找房,主要業務為客戶提供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房屋租賃、房屋裝修、房産金融解決方案及其他服務。
來源:視覺中國
轉型升級後,貝殼終于在2019年完成了超過220萬單交易,總計産生21280億元的交易總額,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産交易和服務平台。
然而貝殼找房在剛升級的那段時間卻沒有這麼好過,因為貝殼找房全新的服務方式,影響到了同行的競争業績,所以剛成立兩個月,58集團就聯合我愛我家、中原地産、21世紀不動産發起了真房源誓約大會,成立了著名的“反貝殼聯盟”。
然而貝殼卻越挫越勇,不僅在行業中破殼而出,還在2020年8月成功登陸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居住服務平台第一股。開盤首日,貝殼暴漲87.2%,市值達到最高峰折合人民币約2930億元。
成立貝殼找房之前,鍊家已覆蓋32個國内城市,共有員工15萬名,其中一線經紀人超過13萬;2016年-2018年,鍊家GMV連續三年突破萬億。
但決心要将房地産服務行業互聯網化的左晖,始終沒有忘記“重塑行業基礎設施”。2018年轉型升級為貝殼找房後,貝殼找房開始基于ACN網絡,以互聯網手段改造服務流程,讓服務流程标準化、線上化、智能化。
貝殼上市半年後,創始人左晖病逝,聯合創始人、CEO彭永東接替左晖擔任貝殼董事長。根據貝殼2021年财報顯示,全年完成交易額達3.85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營業收入為808億元,同比增長14.6%,全年淨利潤為22.94億元。
2022年5月,貝殼啟動回港上市,正式登陸港交所。至此,貝殼成為今年第一家“雙重主要上市 介紹上市”的中概股。
8輪融資,市值依然縮水800多億美元
從鍊家到貝殼,公開資料顯示貝殼一共有過8輪融資。2011年天使輪後,2014年1月,鍊家啟動A輪融資,由複星、鼎晖投資數億元。
2016年,鍊家完成B輪和B 輪融資,總金額超64億元,融資後估值365.2億元;
2017年1月完成戰略融資,孫宏斌的融創中國獨家投資26億元,融資後估值416億元;
2017年11月,鍊家再度完成C輪融資,高瓴資本成為領投方,此時融創、萬科、騰訊、華興、新希望集團等跟投;
2018年,鍊家升級為貝殼找房,2019年啟動D輪融資,由騰訊領投8億美元;
來源:貝殼找房
2020年3月,貝殼完成D 輪融資,參與方包括軟銀、騰訊、高瓴、紅杉,總融資額超過24億美元,投後估值達到140億美元;
2020年8月13日,貝殼找房在紐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根據彼時的招股書,左晖個人持股8.85億股,持股占比46.8%;CEO彭永東持股為3.6%;騰訊持股12.3%,軟銀願景基金持股為10.2%,高瓴資本持股5.3%。;
2021年5月20日,左晖病逝。疊加下半年房地産市場行情、渾水做空等多重影響,貝殼股價大幅縮水,軟銀、高瓴資本、融創等老股東們相繼抛售。騰訊的持股比例從12.3%降至10.8%,但仍是貝殼最大的機構股東。
本以為紐交所上市後,貝殼會一路高歌猛進,股價也會一路穩漲。沒想到随着創始人的離逝,貝殼的股市開始表現低迷。
從2021年7月開始,貝殼的股價累計暴跌83.25%,截止2022年5月11日,貝殼最新總市值為142.67億美元,相較于曆史最高點950億美元市值計算,貝殼的市值已經縮水8020多億美元。
來源:百度股市通
本來貝殼股價暴跌就已經很頭疼了,沒想到2021年12月中旬,貝殼被曝出财務做空,和當年瑞幸咖啡的情況相似。雖然之後貝殼也連續發出兩份聲明,表示貝殼做空報告沒有事實依據。
但聲明依然挽救不了貝殼下滑的股價,部分投資方眼見貝殼的股價越來越低,開始接連退出,甚至還有投資方認虧出局。
中概股從興意闌珊“赴美”到調整結構“回港”
在中概股面臨巨大不确定性的當下,曾經不少遠赴美國上市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在經過評估和情況下,都開始轉戰港股上市。
前有知乎、現有貝殼都是經過評估和調整結構後,回港上市的代表企業。
據資料顯示,中概股赴港上市主要有三種方式:其一,通過挂牌方式二次上市,這也是此前互聯網公司選擇最多的一種途徑,例如阿裡巴巴、B站等;其二,先進行美股私有化,進而通過港股上市;其三,就是此次知乎将要采用的港美股雙重上市。
所謂雙重主要上市,簡單來說,是指同一家公司在兩個不同的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這和“挂牌二次上市”有很大區别。
采取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司會同時擁有在兩個上市地的同等上市地位,最重要的意義是如果在其中一個上市地退市,并不影響在另一個上市地的上市地位——這也是預防美股摘牌的一個方式。此外,雙重上市的公司還可以被納入港股通名單,進而引入A股投資者,提升股票流動性。
從上市流程來看,雙重主要上市回港流程是完整的香港上市申請,而二次上市流程會簡化很多,很多香港上市規則都被豁免。但如果公司從二次上市升級為雙重主要上市,還須經曆複雜的申請和批準流程,存在相當變數。
來源:視覺中國
即使如此,自2021年開始,國内衆多互聯網科技公司在中概股低迷的情況下,紛紛選擇回港上市。
今年3月10日,蔚來汽車以“介紹方式”正式登陸港交所,上市當日市值高達2800億港元;
3月31日,已在美國IPO的名創優品也遞交了上市申請,計劃在香港主闆進行雙重主要上市;
4月22日,知乎成為首家在港交所實現雙重上市的互聯網公司;
4月29日,已完成港股二次上市的B站宣布,公司就建議轉換申請收到聯交所的确認,預期将在2022年10月3日于香港聯交所及美國納斯達克完成雙重主要上市。
事實上,随着貝殼打響了雙重主要上市 介紹上市回港方式的“一槍”,還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其或許将掀起了中概股回歸熱潮。
面對愈演愈烈的預摘牌風波,已經有不少公司選擇在港股進行雙重主要上市,此前知乎已在4月22日成功通過這一方式登陸港股,而B站也在4月29日宣布已收到港交所确認,将于10月3日實現港股及美股的雙重主要上市。
而在此背景下,貝殼以介紹形式上市和雙平台上市的回歸方式,也不失為其他中概股回歸提供一些參考價值,進而加速了中概股“回歸”。然而,回港上市不難,能否讓中概股保證價值回歸卻是很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