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日報記者 董永前
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這是農村長期以來處理垃圾的普遍現象。垃圾露天堆放,污水亂潑亂倒,既與村民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更與村民對自身污染環境的行為缺乏自我約束,導緻環保意識淡薄有關。
面對種種難題,臯蘭縣結合全市開展的“三大整治攻堅戰”,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中,一方面及時清理垃圾,并常态化開展衛生保潔,形成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不斷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持續開展村民素質提升行動,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認真念好“五字經”,極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農村的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新鮮。
突出一個“早”字統一行動合力攻堅
接到市政府關于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的通知後,臯蘭縣高度重視,立即組織成立了由縣政府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及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臯蘭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領導小組,各部門、各鎮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形成多級聯動的領導體系,為打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2016年12月30日,領導小組及時組織縣财政局、縣委農辦、縣環保局等成員單位及各鎮主要負責人,先行召開了工作部署會,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各項重點工作進行了認真研究。會後,由縣委農辦牽頭制定了《臯蘭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實施方案》,提出了加快農村環境治理規劃體系建設、整治環境衛生、整治農村污水、整治違法建築等六個方面主要工作,并明确了責任單位和時限要求。各成員單位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污水治理、衛生改廁、村莊綠化、村莊亮化、垃圾填埋場建設、集貿市場整治、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等8個子方案。元旦期間,各鎮共組織幹部、保潔人員及轄區群衆1300多人次,出動裝載機13台次,垃圾清運車25輛,清掃道路147公裡,清理排洪道42公裡,整治衛生死角156處,清理填埋垃圾200多噸,清理小廣告229處,平整垃圾填埋場600多平方米。縣委農辦研究制定了督查工作方案,并與縣委縣政府督查室組成2個聯合督查組,在元旦期間對各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情況進行了督查,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各鎮分管領導,現場督促落實整改,做到發現一處,整改一處。1月13日,組織召開了全縣“三大整治攻堅戰”推進會,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各項具體任務進行了認真梳理,逐條分解,并明确完成時限,确保落實到位。
随着縣委縣政府的周密部署,各鎮迅速進入到整治工作狀态,按照“一村一方案”,明确了各村整治重點、難點任務,并提出了針對性措施,幹部群衆對公路沿線、村内主幹道、鎮村商貿中心、公共集散地等重點路段、重點區域的環境衛生進行集中整治。一時間,從思想認識到統一行動,凝聚起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在臯蘭廣大農村,掀起了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心熱潮。
突出一個“廣”字教育引導全民參與
臯蘭縣把宣傳發動作為搞好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自攻堅戰開展以來,全縣各部門、各鎮大力開展宣傳活動,積極引導群衆支持參與,通過發放資料、節目展演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的重要意義,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群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讓群衆共建共享整治成果。截至目前,累計張貼宣傳标語836條,懸挂橫幅182幅,流動廣播宣傳146次,微信等網絡平台宣傳4200條,印發村規民約5450張,印發倡議書14250張。
群衆是農村環境整治的主體,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為調動群衆積極性,各村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村規民約、村級環境衛生制度,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并推選一批有品行、有威望、有能力的“鄉賢”,積極參與村級管理,協助抓好環境整治。如黑石鎮引導各村群衆自發組建了“環境整治監督隊”,通過成員走訪的形式,全面掌握各村環境具體存在的問題,對偏僻小巷的垃圾堆放及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有效解決了農村環境衛生監管不便的問題。在宣傳引導下,大多數群衆都能自發自覺的投身到環境整治工作中來,實現了村民的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管理,形成了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突出一個“新”字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
臯蘭縣把創設新亮點、創建新模式作為此次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有效載體。每天上午,臯蘭縣水阜鄉沙崗村的巷道裡,都會傳來垃圾清運車的喇叭聲。
自從村裡有了正規的垃圾清運車,村民們已經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他們自發形成了不成文的規定:每天将自家的垃圾用塑料袋或垃圾桶分揀,隻要村裡垃圾收集清運車的音樂喇叭響起,村民們就會定時定點交由清運車統一收集處理。砂崗村的這種可喜變化,得益于臯蘭縣正在實施的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戶戶都有垃圾桶,村村設有垃圾池,鄉鎮建有填埋場,這種“社保潔,村收集,鄉鎮運轉處理”的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如今在臯蘭縣農村得以廣泛推廣。
臯蘭縣忠和鎮、水阜鎮、仕川鎮農村環境衛生實現物業化管理,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垃圾清運市場化的運作方式,物業公司承包全鎮各村每日的垃圾收集與清運。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政府出資、市場運作、全民監管的模式,鎮、村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既是帶頭人又是監督人,清運不到位的地方,既能向公司提意見,也能向鎮上反映,确保各村生活垃圾“日産日清”,轄區内垃圾處理全覆蓋。目前,垃圾處理高效化的作用開始顯現:各村都形成了定點收集、定時清運的垃圾處理模式,刮風下雨時村莊内垃圾四散的現象一去不複返。
忠和鎮黨委書記俞海源告訴記者,随着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垃圾産生量迅速增加,不僅直接影響農村環境衛生狀況和村容村貌,而且會加劇對土壤、水源和空氣的污染,使農村環境不斷惡化,直接影響群衆生産、生活條件的改善。在農村環境衛生市場化之前,由于環衛設施落後、經費投入不足、垃圾難于清理處置、老百姓環境意識低,使得農村環境衛生隻停留于表面,髒亂差現象普遍存在,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而現在,聘請保潔員,組建清掃隊,購置清運車。目前,全鎮保潔員每天對主要交通幹道衛生清掃兩次,對沿線垃圾池、垃圾桶内垃圾日産日清;村莊道路每隔兩三天清掃一次,垃圾池、垃圾屋、垃圾桶内垃圾一般不超過容量的50%由垃圾車(三馬子)清運,村莊路面幹淨、環境整潔。
臯蘭不斷完善投入保障機制,采取每人每年縣财政列支10元專項經費 農戶自繳管理費的模式籌措經費,并為各村配備專職清潔工和垃圾清運車,推行網格化管理,對農村環境衛生進行集中整治,清理村内垃圾及“三堆五亂”,并做好日常保潔及垃圾清理清運工作,充分調動廣大群衆參與的積極性使農村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引導村民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打造了平岘、豐登、豆家莊、砂崗等一批環境綜合整治示範村。完善而合理的投入機制,築牢了農村環境整治的根基,正引領着轄區農民群衆戶戶參與環保、人人愛護家園的新時尚。
突出一個“嚴”字互查互評促進落實
“公路、村級主幹道沿線垃圾已清運幹淨,打6分,村莊内的衛生死角清理的還不夠徹底,打4分……”為打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臯蘭縣在督查組對鎮村綜合整治開展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督查的基礎上,積極創新督查方式,強化督查舉措,探索建立日常督查與互查互評相結合的督查方式,堅持以督查推動整治,以督查促進落實,以督查鞏固成效。
該縣從各鎮抽調1名分管領導,2名幹部組成6個督查小組,每月進行一次交叉互評,抽查其他鎮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并将督查結果及時反饋給督查組。1月11日-13日,我縣組織6鎮實施進行交叉檢查互評,并召開專題會議對互查情況進行了通報,有效促進了各鎮參與農村環境整治的積極性,提升了督查考評成效。督查内容包括方案制定情況、村容村貌整治情況、整治環境秩序情況、整治面源污染等内容,全面囊括《臯蘭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實施方案》所列各項任務。督查組随機組織開展專項督查,采取現場查看、聽取彙報、召開座談會、查閱相關資料、限期督辦等方式開展,檢查各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進展情況,并根據督查方案為各鎮評分,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各鎮互查互評主要采取現場查看方式,督查内容主要圍繞近期重點工作,包括宣傳動員、治理農村垃圾、整治村容村貌3大類15項具體内容,依據督查情況互相評分。
為保證督查結果公正準确,按照督查方案要求,每月開展互查互評,采取抓阄制随機抽查其他鎮村,避免鎮與鎮之間相互打親情分。督查組彙總督查評分和交叉評分結果算出各鎮綜合得分,各鎮綜合得分為督查組評分結果的40%加上各鎮互評得分的60%。督查組依據各鎮綜合得分每月進行排名,并将督查排名結果上報縣委縣政府,縣委縣政府将對排名靠後的鄉鎮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問責。
通過每月組織開展互查互評,互相查找不足,以互學互比促進各鎮共同提高,激發了鎮村開展綜合整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突出了督查成效,有力助推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
突出一個“實”字有效解決農村“十亂”
臯蘭縣以解決農村環境衛生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導向,以“五整治、五加強、五落實”為抓手,重點在公共區域、交通沿線、田間洪道、房前屋後四個領域開展整治,有效解決柴草亂碼、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雜物亂放、畜禽亂跑、棚圈亂搭、廣告亂貼、攤點亂設、房屋亂建等“十亂”問題,切實改善農村環境面貌。
“五整治”即:整治環境衛生、整治村容村貌、整治環境秩序、整治面源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排放。“五加強”即:加強規劃指導、加強項目建設、加強教育引導、加強隊伍建設、加強環衛設施。“五落實”即:落實環境集中整治日活動、落實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制度、落實門前三包制度、落實保潔巡查制度、落實檢查考核制度。截至目前,共組織幹部、保潔人員及轄區群衆4784人次,出動裝載機、灑水車、垃圾清運車等1020台次,拆除殘垣斷壁38米,拆除臨街簡易廁所6座,拆除臨時養殖棚舍8間,清理糞堆146處、清除柴草堆119處、清理垃圾堆176處,整治亂設攤點23個、清除亂貼亂畫52處,整治衛生死角156處,清理填埋陳年垃圾8100多噸。
據臯蘭縣委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任延霞介紹,全縣上下把整治農村環境衛生作為當前的核心工作來抓,依據實施方案分解各項具體任務,督促有關部門、各鎮明責任、抓進度,把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位。突出抓好農村垃圾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環衛隊伍建設、環衛設施配備及宣傳教育引導。嚴格落實時間節點要求,争取利用20天時間,開展農村垃圾集中清理清運,迅速打開工作局面;開展4個月集中攻堅,解決農村環境突出問題、整治薄弱區域,形成示範引導效應;半年内,全面完成農村環境整治攻堅戰各項任務,探索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新辦法新舉措新機制,逐步實現農村環境整治規範化、常态化、長效化管理運行。
短評
彙聚精神力量建設美麗鄉村
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改變農村生産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徑。臯蘭縣立足縣情,結合實際,以念好“五字經”紮實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攻堅行動,順應了群衆對家園的眷戀和熱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宣傳動員、真抓實幹的效應,不但促使廣大幹部群衆迅速投身這場“環境革命”,一改沿襲千年的落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人們在實踐中逐漸具備了更高遠的眼光、更現代化的理念、更主動的追求,自覺投身于臯蘭地域形象和文化品格的創樹。
鄉賢參與、村民主動繳納垃圾清運費、農村環境管理物業化等措施的執行,是将城市成熟的環衛管理方法延伸到農村,使城鄉生活垃圾能夠及時集中清運,實現城鄉垃圾收運體系的全覆蓋,必将喚醒人們的生态意識和智慧參與,不久,一定會呈現出衛生整潔、環境優美、文明向上的農村新形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