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還記得《世說新語》上一篇的故事内容嗎?在上一篇中,我們講述的是“管甯割席”的故事,三國時期管甯的朋友華歆,因為不能安心讀書,所以管甯很看不起他,就和他割席斷絕關系。
今天我們講述的是《世說新語》裡面“管中窺豹”的故事。
在東晉時期,有一位大書法家,名叫王獻之。王獻之和他的父親王羲之,在我國的書法史上,并稱為“二王”,書法造詣非常高深。
王獻之剛剛學習書法的時候,他認為書法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因此練習了幾天字,他就詢問父親王羲之說:“你是著名的大書法家,能不能告訴我練習書法的訣竅呢?”
王羲之對于兒子的提問,并沒有直接回答,他隻是說:“我們的院子裡有十八口大缸,裡面都存滿了水,如果有一天你能夠将這十八缸的水都練完,說明你就真的掌握了書法的訣竅。”
對于父親的話語,王獻之根本聽不進去,他認為憑借着自己的聰明,練習幾年就夠了。他練啊練,練習了三年後,拿着寫好的書法跑到母親的面前,想要讓母親誇獎他幾句。
可是他的母親看到王獻之的書法後,認真地對他說:“你寫的字,隻有一點像你父親書法的神韻,其實真正說起來,你還差得遠呢!”
王獻之羞愧地低下了頭,從此之後,他發奮苦練,在真的練習完十八缸水的時候,他的書法也趕上了父親的水平,成為當時又一位書法大師。
所以小時候的王獻之,不僅無比聰明,還有着一股不認輸的勁頭兒。還是在他小的時候,王獻之在家門口玩耍,看到有人坐在他家門前的青石闆上,正在那裡聚精會神地下着棋呢!
王獻之很好奇,就上前觀看他們下棋。雖然對下棋不太熟悉,但他看了一會兒,就忍不住了,在一邊對其中一個人指手畫腳地說:“這一步該這麼走,不行不行,你走錯了,我看你肯定會輸了這盤棋。”
這個人不高興地擡頭看了一眼王獻之,說道:“你是一個小孩子,能懂點什麼呢?你在這裡指手畫腳,就像從一根管子裡觀看花豹一樣,看到的隻是豹子身上的一條斑紋,而完全看不到豹子的全貌。”
王獻之聽了後,一臉不高興,把手一甩,扭頭走了,這就是“管中窺豹”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從小小的竹管孔隙中看豹子,隻能看到豹子身體的一部分,而看不到它的全部。故事告訴人們,如果隻能看到事物的一部分,卻看不到事物的全部或整體,那麼得出來的結論自然是錯誤的,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