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想擁有一口純正的、令人舒服的口語呢,其中帶來的交流便利以及其他好處,在這裡就勿需多言了吧。
作為一個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外地人,有幸跟大家交流一下,關于如何說好媒體常用的北京話口語,很實用的幾點體會。來自個人多年經驗,絕不務虛。
為什麼要交流北京話而不是普通話,現在不是大力提倡普通話嗎?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現在許多播音、電視節目、影視劇等,應該用标準普通話發音的地方,其實大量采用北京話口語發音。因為這樣發音更符合人們日常的發音習慣,更有群衆基礎。這叫做強勢媒體的北京話口語習慣。
有些詞語,如果真的按普通話的要求發音,上了電視也會讓人尴尬别扭的。
随便舉一個簡單例子。比如"上面"這個詞,按照普通話應該讀成[shàng miàn],但無論是北京話還是我們日常普通話交流,後面那個"面"字,一定要說的又輕又短,也就是常說的"輕聲"——[mian],注意是不标注聲調的。如果一定要讀成普通話的"上面","面"讀的就很重,那就太難聽了,是要上面條嗎?那還不如改成"上粉條"來的痛快(竊笑)。
相信你完全明白是什麼意思。之所以用這麼個明顯的例子,是想讓你感受一下某些教條的東西是多麼不實用(後面還會說到)。
這麼說來,本文改名叫"實用普通話交流的一點心得",也未嘗不可。
以下進入正題。
1、 學習強勢媒體的北京話口語(或稱實用型日常普通話,以下簡稱普通話),切忌自以為
是。
千萬别以為自己普通話學的差不多了。普通話也像英語一樣,約定俗成的東西很多,不是靠簡單的推導、想當然就可以說好的。
比如旋轉的旋,刮風的風,放在一起應該怎麼讀?
記得在外地時,有一部電影叫《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裡邊有一句台詞:"他像旋風一樣"。注意電影配音說的是[xuàn feng],"旋"讀"炫","風"用輕聲。這正是标準北京話讀法,也是當下實用播音讀法(如按真正普通話,"風"是不用輕聲的)。而這個發音卻被我們這些當地自以為普通話說的不錯的孩子,嘲笑了半天,因為我們平時想當然的讀法是[xuánfēng]。直到本人去了北京多年以後才弄明白,錯的正是我們自己。
又比如"模樣"這個詞,恐怕多數人會讀成[mó yàng]吧?
有一次在北京的胡同裡看到兩個胡同大媽在吵架,一個說:"瞧你那模樣!"另一個回擊道:"您的模樣好?"注意大媽嘴裡的模,讀音是 [mú]。回去查了下詞典,又留意了一下電視播音員的讀法,證明北京大媽是正确的。
事實證明,許多老北京土話,胡同裡的讀法,反而是正确的。所以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标準音"不是随便說說的。一些受過教育,有學問的人,反而不一定能讀對。
因此,一些詞語的特定的、約定俗成的普通話(或北京話)讀法,要多留意,不能隻憑想當然。
2、 大量的"輕聲"不可忽視
所謂"輕聲",用大白話說,就是把詞語念得又輕又短,叫做"輕聲"。感覺以往的語文教學,對"輕聲"的發音強調的太少了。
在普通話、北京話裡,大量詞語的"輕聲"發音是絕不可忽視的,為什麼許多外地朋友,特别是南方朋友,即便來北京多年,說話的口音還是那麼明顯,很可能就是沒有意識到"輕聲"的重要性。
記得有個小品,蔡明在飯館當服務員,給顧客上包子,張嘴說道:"包子來了!",包子的"子"字念的可真狠啊,估計是咬着後槽牙說的,一聽就南方味十足。(這裡絕沒有地域歧視的意思,學好普通話便于交流的好處,不用在這裡強調了吧?)
以前央視有個科學探索類欄目,其中有一個外國人制作的專題節目,好像用的是台灣翻譯版。發音完全沒有輕聲,效果是什麼呢?字字落地有聲!咔咔的,聽上去就像刀刻在鋼闆上一樣,要多難聽有多難聽。
請大家特别注意,為什麼足球比賽現場,解說員的語速那麼快,但聽上去依然讓人舒服流暢,一點不累呢?一個重要原因,是與大量輕聲的使用分不開的。
有的網絡上羅列的輕讀音詞有200多個,就是第二個字要用"輕聲",比如風筝、包子、朋友、蘿蔔、王八、絮叨、明白、脾氣、月亮、盼頭、打扮、婆家、矯情、馬虎,等等等等,但其實遠不止這些。
沒有收錄到的,其實還有很多,比如剛才說到的"旋風"、"上面",當然也包括下面、左面、右面等等,還有諸如牌坊、太陽、新鮮,張家、李家、趙家、二愣子、三青子,就沒見收錄其中。實際上這些詞語的發音,無論在電視等強勢媒體上,還是廣泛的日常交流中,都是遵循北京話的口語習慣,第二個字要讀輕聲的。(這裡面還有些專業語法上的區别,太啰嗦複雜,就不在這裡介紹了。)
順便提一句,上述詞語,如果變成了疊聲詞四字詞語,輕聲就不需要了,如絮絮叨叨、唠唠叨叨、明明白白、馬馬虎虎等。
以上涉及輕聲的詞語,必須多聽、多記,這個沒有什麼捷徑辦法。
3、普通話,有些也要遵循的北京話的特定用語,特别是地名。
可能很難讓一個北京人教你說北京話,因為他不知道你缺什麼,需要學什麼。他覺得理所當然的發音,在你看來完全摸不着頭腦。事實上,除了前面說的幾點外,一些北京地名,普通話也要遵循的北京話的特定用語
剛工作時,單位領導讓我去"四牌樓"跑一趟,辦點事。沒敢問四牌樓在哪兒,出來後問了一個老北京同事,原來四牌樓指的就是東四。因為早年東四十字口有四個牌樓,叫東四牌樓,簡稱四牌樓。原來如此,如果不是北京人,上哪兒知道去?
比如打車要去北苑,一定要說去"北園",而不能想當然讀成"北院"。否則個别司機可能會拽拽的說:"不知道什麼北院,隻知道北苑(北園)"。記住,北京的南苑、北苑、西苑,苑都念拼音第二聲。
去XX胡同找人,胡同一定要說成"胡痛兒",即便不會說兒化音,也要說成"胡痛",以免惹出尴尬。
這裡再介紹幾個常用地名的特殊念法。
北京的大栅欄,通常讀成"大實爛兒";十裡堡,應讀成"十裡鋪";黃寺應讀成"黃四兒";哈德門的"哈"應讀成拼音的第三聲(上聲);國子監的"監"應讀成"件";阜成門要讀成"輔城門"。先記住這幾個常用的,其他小地名就無所謂了。
4、 關于純粹的北京土語方言
北京方言未必什麼都好,比如流行的市井土話,"丫的",就非常難聽,建議千萬不要去學。
另外,北京人之間的胡同土語就不用去管了,一是多如牛毛,學也學不過來;二是這些土語僅見于老北京之間,很少用于正式場合,一般不會影響你正常交流的。
同樣,兒化音可以學一些,但不重要,不是北京人也做不到面面俱到。比如北京話,煎餅不用兒化音,油餅兒卻要用兒化音;餅幹不用兒化音,豆幹兒卻要用兒化音。這種"不講道理"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豆子,豆汁兒;油條,面條兒。其差别毫無邏輯規律可言,沒必要去強記,也學不過來,對日常交流并不構成實質性影響。
信息開放的時代,大量的外來語也加入到北京話裡來,成了北京人樂此不彼的口頭語,比如嘚瑟、忽悠、削你、涼涼、套路、硬核、洪荒之力等等,豐富了語言的表達。隻要是生動健康的用語,應該都可列入接納的範圍。
拉拉雜雜說了這麼多,重點強調了我們日常說的普通話,更接近媒體采用的北京話口語的原因和特點。不是授課,不是講座,完全是長期的實踐經驗和實際感受。如果能給那些學習普通話有困惑、希望少走些彎路的朋友,帶來一絲感觸,那就算達到了初衷。
衷心希望每個努力學好普通話的朋友,都能學有所成,用優美的普通話,充分展現自我,鋪開寬廣的人生之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