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曾寫,“英勇是一種力量,但不是腿部和臂部的力量,而是心靈和靈魂的力量,這力量并不存在于戰馬和武器價值之中,而是存在于我們自身之中。”勇氣一直潛藏于每個人的靈魂深處,而疫情的爆發讓這一種力量成了逆境中的希望。它鼓舞着一批批的醫護人員奔赴前線,它号召着全國上下各行各業為“疫”貢獻。在戰“疫”工作的白熱化階段,勇氣成了“治療”疫情的特效藥。逆境總是布滿荊棘,為了鏟除荊棘到達幸福的彼岸,這個時代需要勇氣。
絲毫不懼,甘于犧牲,這是勇氣。疫情當前,許多奮戰在一線的人員自願放棄休假。截止至3月8日,已有290名抗“疫”人員因公殉職。他們有的是村幹部、有的是公務員、有的是警察、有的是醫生……他們年齡最小的僅逾弱冠,最大竟是古稀之年。290名奮戰在一線的勇士,超過五分之四是因過度勞累而死。奔赴在一線,本就承擔着随時被感染疫情的風險,最終卻是死于過度勞累。畏懼是每一個人的本能,但是勇氣卻是為他們的前行提供了力量。他們用不畏的信仰,為他們身後千千萬萬的人民撐起一道保護屏障。沒有人能準确預判這場鬥争何時結束,但他們的勇氣會激起後來者足夠的信心,走向最終的勝利。
逆境奮鬥,苦中尋樂,這是勇氣。病房成舞台,醫護人員與患者均成“舞林高手”的視頻一度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視頻中可以看到,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穿着厚重的防護服教患者跳各地特色舞蹈。他們舞動的是希望,傳遞的是信心。不論是對患者、醫護人員,還是留守在家的網民,都傳達了一份積極向上的心态。通過“舞”來改變方艙醫院壓抑的氛圍,通過“舞”與所有人“共享”勇氣。
面對大我,舍棄小我,這是勇氣。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新冠肺炎最初的“小湯山”,身患漸凍症的院長張定宇隐瞞病情,不顧已被感染隔離的妻子,堅守一線。“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用自己進入倒計時的生命,為更多的病人赢得時間與生的希望。戰“疫”的路上,有84歲第一時間奔赴一線的鐘南山院士,有73歲率隊支援武漢持續奮戰一月的李蘭娟院士,也有千千萬萬堅守武漢一線的外賣小哥、愛心司機……在大我前,毫不猶豫舍棄小我的人,靠的是一份勇氣,輸出的是一份大愛。正是有這些一線勇士的付出,才能讓群衆遠避災禍,讓患者重獲安康。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提到:“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在這個格外寒冷的冬天,一群可愛的人在危機四伏的疫區,以血肉之軀為我們撐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文‖江雨峽
圖‖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