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咨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就在今天早上十點多的時候一則消息發來,他是我朋友之前介紹過來的一個有焦慮傾向的人。記得最初找到我的時候,他因為害怕各種疾病而焦慮不堪,不過他也不希望通過心理咨詢解決問題,因為他害怕接觸各種關于醫學方面的東西,擔心自己了解的越多焦慮恐懼就越多。
所以自從上次介紹完簡單聊後就再也沒有接觸了,不過随着最近新聞報道武漢新型肺炎的進展,他終于還是按耐不住焦慮的發了一則消息給我。
其實我相信如果本身就有疑病傾向的人在遇到這類問題時本身就會誘發自己的恐病心态,在全網最大的疑病症貼吧中,很多人也充斥對新型肺炎的恐懼。
那麼面對這方面的恐懼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想說的是,關注健康是好習慣,但有一些人,看上去身強體壯,卻會因為身體上出現的芝麻綠豆般的小小變化,不停地往醫院跑。
其實根據我的了解發現,并不是武漢新型肝炎讓很多疑病症朋友誘發強烈焦慮,而是各種小的身體不适都會誘發這種心理恐懼,
究其根本疑病症朋友的性格特點起到了決定性因素,比如他們在人格特征上,比較固執、内向、過分關注自身、敏感、以自我為中心、自戀、興趣狹窄、膽怯、脆弱、暗示性強的人一般為發病的基礎。
在了解了性格特點的前提下,應對疑病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對待焦慮的态度要正确
說到底,疑病症的人還是源自一個“怕”,那麼應對“怕”這個情緒特點時,有時候我們的态度有問題。
很多人認為焦慮是可以消除的,他們在焦慮的時候,會試圖轉移注意力或者跟朋友講,或者試圖發洩等等。
其實焦慮是無法直接消除的,我們隻能通過解決焦慮背後的問題,焦慮才有可能消失。
我們需要了解焦慮背後的原因,也許你此刻是害怕得病可,細細分析也許你是因為逃避現實幻想自己得病來應對自己的脆弱。
不過這些都是在潛意識層面,需要你直面焦慮,甚至有時候需要尋找分析師幫助你一起看看這些背後的原因。
接納不确定感,帶着症狀去生活
上述我提到了,就是因為擔心自己不健康,也就是害怕這樣的不确定感讓人深陷焦慮不能自拔。
但是焦慮又不能直接消除,這個時候你就要學會帶着這份不确定感繼續生活,因為焦慮的特點就是越排斥越抗拒,焦慮會越來越強烈。
所以對待這個問題時,做好必要的身體檢查和防護就可以了,剩下的不确定焦慮就别管它,帶着它你一樣可以照常生活,也許不知不覺它們就離開了你。
改變消極暗示為積極暗示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當人們産生無緣無故的負面感受時起到決定因素的不是事件本身導緻,而是由于一個人對待這件事的看法導緻。
例如:焦慮導緻的心慌→自我懷疑疾病→恐懼焦慮。
其實疑病症朋友并不一定是由于自己哪個地方不舒服,或者接觸了哪些不良信息導緻自己痛苦無比,而是由于自己對待這件事的看法産生了扭曲導緻。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讨論吧!)
這些不良的認知有些心理學家稱之為“反刍思維”。
原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和精神病學資深教授——蘇姗·諾倫-霍克西瑪(Susan Nolen- Hoeksema)把反刍思維視為一種反應風格,所以用反刍反應 ( ruminative response)來描述。
她認為反刍反應一種消極的思維方式,表現為遇到痛苦情緒時反複思考情緒本身、産生情緒的原因和各種可能的不良後果,而不進行積極的問題解決。
這是一種适應不良的應對模式,也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它會引發和加重抑郁情緒。
所以改變的方法就是盡量用正向思維替代那些不合理的負面思考,這樣就能擺脫焦慮帶給人的強烈影響。
總而言之,面對武漢新型肺炎,我們不能相信謠言也不要過度恐慌,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同時學會帶着這份不确定感繼續過大年為好,你說是不是?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針對焦慮症的康複,有時候“慢”即是“快”
焦慮症半年差點住院,走出後我想告訴你為何“接納”很重要
戰勝焦慮症:記住“面對、接受、飄然、等待”這四個詞
都知道在焦慮抑郁中接納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這裡幾個故事啟發你一下!
專業測試:心理健康VS心理不健康(含專業心理測評量表)
治愈強迫、焦慮、抑郁等神經症的5個關鍵因素
如何走出抑郁症(正念冥想方法引導)
心理學講解除痛苦要“接納自己”,那麼到底什麼是接納自我?
走出神經症,森田療法告訴你必須接納它(專業解讀)
再談“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過去焦慮抑郁經曆讓我重新頓悟
↙↙點擊鍊接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内心的障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