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帶孩子周遊全世界,但是我可以把全世界帶到教室裡來。
瑪利亞·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科學文化教育涉及到動物學、植物學、曆史學、地理學、天文學、物理學等衆多方面的知識。
這些具有科學探索實驗的活動,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幫助孩子建構科學的世界觀。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幼兒4-6歲是文化敏感期,這時就應該進行科學文化教育。
因此,在蒙氏幼兒園,細心的老師們利用各種資源,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真實的環境,讓孩子們探索、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特色,以及各種植物、動物特點。
其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求知欲。
01
蒙台梭利科學文化教育
在蒙台梭利科學文化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要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活動,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觀察、操作。
科學小實驗是孩子們最喜歡參與的活動之一,它是以幼兒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與現象為内容,通過幼兒親自操作,來對實驗的物體、現象進行探索、了解。
科學實驗既能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又能彌補自然條件下觀察的局限性,還能培養幼兒對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
蒙台梭利科學文化教育特點:
1.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科學實驗,要突出幼兒的操作技能,不但符合幼兒好動的年齡特點,而且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幼兒觀察、愛思考的好習慣。
3.激發幼兒好奇心,鼓勵幼兒從小不斷深入探索,培養愛科學的意識。
科學實驗活動的基本步驟:
1. 明确實驗目标,每次要實現一個目标。
2. 做好材料的充足準備。
3. 熟悉實驗每一個過程,确定關鍵點。
4. 實驗要具有安全性。
5. 介紹實驗材料,對于特殊實驗材料、第一次使用的實驗材料教師要有詳細說明。
6. 在實驗中按基本操作、觀察記錄、讨論交流、得出結果、延伸變化等環節進行。
以下介紹幾種蒙台梭利科學實驗活動,希望能給到老師們一些啟發。
02
好玩有趣的科學小實驗
認識陽光的顔色
1、所需材料:
肥皂水一杯、吸管若幹。
2、基本操作:
A、示範吹泡泡:拿吸管沾肥皂水,向空中吹。
B、在沒有陽光地方和有陽光的地方吹泡泡,觀察泡泡的顔色。
C、觀察:在沒有陽光的地方吹的泡泡的是無色的,在陽光下吹的泡泡是多種顔色。
D、告訴孩子:太陽光也是有顔色的,我們通常看到的陽光是由七種有色光(紅、橙、黃、綠、青、藍、紫)組成的,當陽光照射到空中的泡泡時,光線被折射及反射,而形成七彩的光譜。
3、語言:
影子、反射、折射。
4、目的:
感受光的特性(反射、折射、熱、顔色)。
靜電現象
1、所需材料:
1支鉛筆、1張報紙
2、基本操作:A、把報紙平鋪在牆上。B、将鉛筆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後産生靜電,報紙就像粘在牆上一樣掉不下來了。C、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後松手,被掀起的角會被牆壁吸回去。D、把報紙慢慢地從牆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E、讨論:為什麼不用粘和劑,報紙也能貼在牆上掉不下來。
3、适用年齡:
3歲以上
4、目的:
知道靜電的存在。
火山爆發實驗
1、所需材料:
小蘇打、白醋、紅色水、杯子、托盤、沙土、管子。
2、基本操作:
A、今天我們來做一個火山爆發的實驗。
B、在托盤裡用沙土堆成小山,把管子插到中間,隻露一個小口。
C、把小蘇打粉注入管子裡,大約三分之二的位置。
D、再将白醋和紅色水在杯子裡調勻,慢慢倒入管中,會噴發出紅色泡沫液體。
E、讓孩子們觀看“火山爆發”的情景。
3、目的:
培養動手能力及科學探索精神。
4、注意事項:
先放小蘇打,後倒白醋。
大氣壓力
1、所需材料:
瓶子、紙片、有色水。
2、基本操作:
A、在空瓶内盛滿有色水。
B、讓小朋友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C、用手壓着紙片,将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D、将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E、講解: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于紙片上,産生了向上的托力。
3、适合年齡:
3歲以上
4、目的:
通過實驗了解“空氣”的存在。
在進行科學小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始終銘記:
對于0-6歲的孩子而言,我們不需要介紹科學的原理是什麼樣的,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實驗中有不斷體驗的機會,從而為孩子種下科學探索的種子。
每日蒙台梭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