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民國四大名将書法

民國四大名将書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11-15 10:01:31

  在《心理動力論》中,“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之結構理論所提出的“精神”三大部分。“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欲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斷。

  當一個人活得極其“超我”,那麼,他或将成為超脫的聖人,或将淪為偏執的瘋子。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于右任則不同,他堅持活出自我,最終,活成一個與衆不同的特例。

  民國四大名将書法(這位被遺忘的民國大家)(1)

  用句現在的話說,于右任有着充沛的“正能量”,他的一輩子都用在建功立業上。從政治上看,他是治國元勳,擔任過監察院、審計院的要職,與孫中山先生私交甚密,就連蔣介石都讓他三分;從教育上來看,于右任參與了複旦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名校的創建,為教育事業不遺餘力;從文學上看,于右任身為民國時期的大書法家,留下數不清的墨寶。

  并且,從慈善上看,不論于右任的故鄉陝西,還是奮戰在抗戰前線的士兵,都受到過他的捐贈;從道德層面上看,他一生都在幫助他人,對于诋毀和诽謗向來一笑置之,十分高尚。人無完人,于右任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他對待财産:他的人生與富裕毫不搭邊,财産于他而言完全是“身外之物”。

  民國四大名将書法(這位被遺忘的民國大家)(2)

  清朝末年,很多陝西籍人士紛紛南下四川經商,于右任先生的父親于新三也随鄉人來到四川,選中了民風淳樸的嶽池經商,其父親曾與人在嶽池縣城開當鋪近二十年。于右任先生也就在嶽池度過了他的童年,民國28年的時候,熱愛教育事業的于右任斥資三千五百銀元,選中嶽池縣城西門外土觀寺修建一所中學,并且,以父名“新三”作校名,自己任校董事長。

  晚年的于右任有嚴重的牙齒問題,他想去醫院裝一副假牙,因為,一副假牙要八千台币,于右任始終換不起。某次,于右任生病住院,對自己的副官吵嚷着要回家養病,原因竟是缺錢。于右任在日記中記載到:“我的财産已經花光,是可以向天發誓的。如果,有人懷疑我是富人,那麼,肯定是别人陷害我。”

  之後,經國來探視時聽說此事,替于右任付了住院費,此公這才安心住在醫院。

  民國四大名将書法(這位被遺忘的民國大家)(3)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于右任故去後沒有留下一分一厘的财産。當他的長子與下屬打開他的保險箱時,所有人都震驚了:保險箱裡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隻有些日記、信件。

  那麼,于右任有多窮呢?

  早年夫人替他做了一雙布鞋,直到兩岸分割時他都舍不得穿。于右任的保險箱被公諸于衆後,人們紛紛贊其:“清廉自苦,元老典範”,而報社則評價于右任“三十功名袖兩風,一箱珍藏紙幾張。”

  按理來說,于右任官位極高,在民間享有威望,不論如何他的生活都不至于落得換不起假牙的地步。并且,于右任就算不接受賄賂,民國政府的工資和津貼也足夠他享受生活了。況且,于右任的書法非常有名,不論如何換些零花錢根本不成問題。于右任一生節儉,不住豪宅、不買豪車,但是,總得給自己的後人留些财産吧?

  民國四大名将書法(這位被遺忘的民國大家)(4)

  然而,于右任活得就是這麼“超我”,活脫脫的兩袖清風。

  早年間,于右任背着一副褡裢,裡面裝着兩方印章,但凡有人向于右任求墨寶,于右任從不拒絕,揮筆便寫,分文不取,沒有一點架子。所以,不論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向于右任索取墨寶的人如過江之鲫。有時,于右任前往醫院慰問老兵,往往一晚上要寫幾十幅字。他的秘書想要替于右任執筆,卻被于右任一口回絕。

  于右任不想将自己的藝術作為獲取回報的手段,隻是單純的将其視作人生樂趣,一種随性而為的小玩意。并且,于右任的生活中充滿了樂趣與豁達,某天,一位俏佳人登門拜訪,對于右任所:“您不是一直倡導戀愛自由嗎?今天我就相中您了。”于右任風趣的答道:“就算是戀愛自由也得雙方都同意啊,我家裡有個相濡以沫的好老伴,我可不能離開她。”

  民國四大名将書法(這位被遺忘的民國大家)(5)

  某次,于右任回到單位處理公事,發現幾個年輕的屬下正在翻看小黃書,被于右任發現後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于右任幽默的說道:“你們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不适合讀這種書,倒不如給我,待老夫拿回家關門研讀。”随後,沒收了這些書揚長而去。

  還有一次,于右任在宴會上喝多了,宴會主人請于右任寫字,于右任酩酊大醉,随手寫下“不可随處小便”。于右任酒醒後覺得太過荒唐,便命人拿來一把剪子,将六個字剪下重新編排,排列為“小處不可随便”,使這幅字“化腐朽為神奇”,格調提升好幾個檔次。

  甚至,之後于右任還幽默的說道:“你們看,這不是很好的座右銘嘛!”

  民國四大名将書法(這位被遺忘的民國大家)(6)

  相比于老所處的年代,如今,我們的生活中少了變亂和激蕩,但是,卻多了功利和浮躁。現代人就像是機器一樣無時無刻不再快節奏中告訴運轉,随時都有可能遇到挫折,而于右任“不思八九,常思一二”的處事之道是值得我們借鑒的養心良方。

  那麼,我們何不像于老一樣活得寬博與潇灑呢?

  民國四大名将書法(這位被遺忘的民國大家)(7)

  最後再說一點,那就是當于老臨終的時候,他努力的豎起兩個巴掌,其中,一個巴掌是“一個指頭”,另外一個巴掌則是“三個指頭”,多年來,一直是一個謎。後來,資深報人陸铿覺得,應該這樣去理解于右任的“一個指頭、三個指頭”,于老其實是想說:

  “将來中國統一了,将他的靈柩運回大陸,歸葬于陝西三原縣故裡。”

  參考資料:

  【《官場外的于右任:一蓑煙雨任平生》、《于右任與嶽池新三中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