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走進漢濱區關廟鎮橋河村,富豐農業園區傍山而種的300餘畝花椒園長勢喜人,據園區負責人來寶雲介紹,盡管受天旱影響,但今年依然收獲了13000多斤的幹花椒。
走進園區,順着來寶雲指的方向看去,一片連着一片,一株株、一排排花椒樹整齊排列。“收獲季節剛剛過去,今年收成還不錯,現在正是花椒樹生長的季節,為了防止它過度生長,我們要進行修剪、打藥。”來寶雲說道。據了解,目前園區種植花椒總面積有350餘畝,品種來自于江津的九葉青。“因為它葉子是九片葉子,花椒顔色烘幹了也是青色,所以叫做九葉青,口味以麻和香為主。”來寶雲講。
據介紹,富豐農業園區規劃打造于2017年,而此前的來寶雲,一直在江蘇開辦服裝廠,在安康市招商引資的政策下回到家鄉,選擇紮根山上種植花椒園。來寶雲感慨道:“其實也不僅僅是招商引資的原因,我本來就是安康漢濱區人,以前一直在外地創業,每次回到家鄉都深有觸動,葉落歸根,所以我自己也想留在家鄉,為家鄉做一些貢獻,畢竟回家了,幹什麼都很踏實。”
花椒的種植難在開始,2017年,園區剛剛成立,據來寶雲回憶道:“那時候我們也找了技術指導,剛剛種植的花椒每個月都要施肥、澆水、看護,園區每天都要盯着,确實比辦服裝廠累的多,那會兒政府對我們的支持和期望很大,所以我一直也沒有放棄。”
從服裝到農業,來寶雲的選擇不是沒有道理的。在開辦園區之前,來寶雲根據實地考察和市場分析,最後選擇了花椒這一作物。“一是因為市場,九葉青花椒用途廣泛,而且幹花椒可以保存好幾年,所以在産品跟市場上有優勢,而是因為橋河村的實際情況,海拔高、山坡多,非常适合種花椒。”來寶雲介紹道。
據了解,富豐農業園區成立後,先後通過土地流轉、分紅、務工等方式帶動當地村民緻富增收。“今年準備再拓展200畝。”來寶雲指着對面的山坡說道。從大裡山走到一線城市創業,又回到家鄉帶村民緻富,來寶雲成功的背後,卻也有自己的遺憾。她感慨道:“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處理好事業跟家庭的平衡,我兒子考學時正好是我辦園區最艱難的時候,每天吃住都在山頂上,沒有好好照顧孩子,有時候選擇真的很困難。”
如今的富豐農業園已經成了關廟鎮的亮點産業,據關廟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王亮講:“通過這幾年的培育和發展,富豐花椒園的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我們鎮上也通過産業獎補、技術指導以及産業發展資金等方式對其進行扶持。”據了解,近幾年關廟鎮先後培育出花椒産業、設施蔬菜、香菇以及金銀花等産業,有效的為鄉村振興和當地村民增産增收奠定了基礎。
華商報記者 程斌 編輯 吳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