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前,金像獎董事局宣布:受疫情影響,全港戲院大部分時間未能正常營業。故此,第40屆金像獎延期至2022年舉行。
幾乎與該新聞同一時間,我們的香港金像獎主席、實力偶像導演爾冬升,來到内地第一次參加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
爾導坦言:來之前,身邊朋友都說我也來内地撈錢了?嘿嘿!其實我是在家憋得慌,來内地見見年輕演員,也讓他們見見我。

當然了,無論撈錢,還是考察,觀衆對這位來自香港的名導都持熱烈歡迎态度。錢嘛,誰撈不是撈,就讓爾導撈撈又怎麼了?
對于這檔節目,無須多費口舌,一言以蔽之: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場show。因為這場show,爾冬升也在内地大火了一把。

誰又能想到,在這個争演主角的年代,說幾句大實話,居然會成為一種被大衆吹捧的可貴品質呢?反正爾冬升應該料不到的。
在獲得“鑒婊專家”、“反矯達人”等榮譽稱号的同時,他和姜大衛、秦沛三兄弟也因神仙顔值而屢上熱搜,一把年紀光耀門楣。

在這次綜藝經曆中,爾冬升再次暴露了“港圈人均段子手”的公開秘密。口是心非的爾導,嘴上嚷嚷着:你能帥得過梁朝偉嗎?
但事實上,在他的電影裡,梁朝偉的形象,是《癫佬正傳》這樣的:

又或者是《人民英雄》這樣的:

好不容易是《大魔術師》這樣的,然而豆瓣評分隻有6.5:

果然,藝術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大家看。古人誠不欺我也!
導演的畫外音大概是:你能帥過年輕時的爾冬升嗎?導演放心吹,我們永相随。
退一萬步講,香港影壇能帥過你的也不見得有幾個,更别說内地的生鮮市場了

爾導本人和其他嘉賓,在節目上都多次提到他曾捧出多個影後。當然,這也并非吹噓:
1994年,袁詠儀憑《新不了情》,擊敗一衆勁敵,獲得第13屆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

1997年,台女舒淇借《色情男女》,一舉摘得了金像最佳女配和最佳新人兩項大獎;
2004年,“玉女掌門人”張柏芝憑借《忘不了》,拿下了第23屆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

2006年,毛舜筠憑借《早熟》,獲得第25屆金像最佳女配角。
另外,五屆金像影後、四屆金馬影後、戛納影後、柏林影後——張曼玉,正是爾冬升的前女友。
得影後者得天下。後來,他成為了金像獎主席。

對于袁詠儀、張柏芝等影後,恕我直言,并非當時實力足夠匹配影後,隻是運氣太好碰到了爾冬升,僅此而已。
在筆者眼中,讓一個年輕的新人得到一些獎項殊榮也隻是等閑之事。那麼,幫助什麼演員拿獎才算是最難的呢?
演技出神入化,評審習以為常,甚至懶得提名,認為這就是他該有的水平。令如斯演員拿獎方屬導演至高境界。

好巧不巧,爾冬升最擅長這事兒。
《癫佬正傳》、《人民英雄》、《新不了情》、《阿虎》、《槍王》、《男人四十》、《旺角黑夜》、《門徒》、《新宿事件》...
梁朝偉、劉青雲、劉德華、張國榮、張學友、吳彥祖、方中信......多少實力派都是在遇到爾冬升的電影後,發掘了自己的另一面。

而爾冬升本人最開心的是,能幫助自己的哥哥秦沛拿獎。
擅演反派、配角的資深戲骨秦沛,一人千面、演啥像啥,《刀馬旦》、《法内情》、《賭聖》、《五億探長雷洛傳》、《逃學威龍》等經典作品不計其數。
而沛爺真正的獲獎經曆,都是弟弟爾冬升給的。1987年,憑《癫佬正傳》,秦沛首次獲得金像和金馬最佳男配;借《新不了情》,再次獲得最佳男配。

1994年,《新不了情》橫掃第13屆金像獎頒獎典禮。看到哥哥上台領獎的光輝片刻,身為弟弟的爾冬升在台下露出了姨母般的笑容——生而為弟,爾很驕傲。
而看到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重磅大獎,紛紛落入弟弟囊中,身為哥哥的秦沛在台下也報之以姨夫的欣慰——生子當如孫仲謀,養弟當如爾冬升。

另外,都說爾冬升是“演而優則導”的代表人物,這純屬無腦瞎舔。在爾冬升的演員生涯中,顔值确實驚豔了時光,但演技的确平平無奇,根本算不上是演而優。
80年代中期,由于對自己幕前演出并不滿意,爾冬升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最終,他選擇和哥哥姜大衛投身德寶電影公司,轉到幕後,成為一名導演。
時刻保持“三省吾身”的進取态度,搞清楚自己更适合做什麼,比“演而優則導”更為難得。至少比現在這些“幹啥啥不行,哪紅往哪鑽”的全栖藝人不知高明多少。

也許在王家衛眼中,電影就是純粹的藝術;在王晶眼中,電影就是一門生意。
對于電影的定義,爾冬升有屬于自己的理解:電影是一種有藝術成分的商品。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正因如此,爾冬升電影,文藝但不晦澀,商業卻不流俗。
說了這麼多,最後——
希望導演能将鑒婊、反矯的精神繼續發揚,急頭白臉地辦好第40屆金像獎!
奔跑吧!爾冬升;崛起吧!金像獎!

(本文首發于公衆号:一個字頭的誕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