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關中民俗調子

關中民俗調子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1-29 08:34:45

  關中民俗調子(渭北民俗二)(1)

  家譜沿革

  文革前家家戶戶過春節,都挂帶對聯像中堂一樣卷軸式的族譜的。農村人把亡故的先祖稱家神,所以把先祖的族譜叫做“神軸子”,俗名“爺婆軸”。一般臘月三十挂在祭堂,初五卷去。小戶人家主要親屬已經來完,也有到初八卷去的。解放前一般到正月十五元宵過罷,等到春節徹底結束,才将神軸卷去。

  過去有些村就是一個大族系。如張家村、王家村、李家村。每個大族系都有一個祠堂,這個祠堂供的是這個族系初祖的靈譜。也有一個族系由于年代久遠分成幾個支系或幾個村子的,或因其它緣故易了姓的;隻要都互相承認,按理說還奠有一個總祠堂。像韓城司馬遷家族,曆史上因恐獲罪遷居外地,在本地住的司馬家族則都改姓同、馮,但隻要有說詞依據,亦同樣屬司馬遷後裔,應當有族譜記載。還有像信義的白居易後裔,有的經商遠涉重洋,走天南地北的,有的因故易姓的,有的像信義的白家村又分了支系住故市白渠渡村的,實屬一個家族。但總祠堂應在信義,供俸的應是白氏初祖或初遷陝西的初祖。

  過去的春節家家戶戶都挂神軸;有三代歸祖的,有五代歸祖的。就是将三代或五代以前的先祖都删去,隻供從曾祖開始的先輩,這是由于神軸子族譜框牌有限,左方是顯考(男性先祖)、右方是顯妣(女性先祖),各有五排祖牌的限制;所以随着一代一代新的亡靈要續進神軸,這就要将最先者删去,不删就沒地方再添加了,所以每戶最多記五代。大家族都設祠堂,祠堂有分祠堂、總祠堂之分。如故市的白渠渡村,也有他們的祠堂,那隻是白渠渡白姓從信義北遷的發展史,屬于分支;要追溯更遠點就得到信義白家總支尋宗探祖了。信義南焦村的發展史雖說也有祠堂,但隻能記述到元朝至正年間;總族譜應在山東濟南府曆城縣。是否将元朝以前的焦姓先祖抄移過來,這就看對宗族觀念的重視程度了。或抄或不抄,不比孔夫子的世襲衍聖公,能得到皇室的優待,或攀親附貴能得到某種好處。所以有人覺得有意義,有人就覺得沒有多大意義。過去文盲較多,加上年代久遠,時過境遷,重近族不重遠族是常見的事。

  解放後,家族觀念淡薄,祠堂拆毀,再加上十年文革,家譜大量滅絕性的焚棄,對當前宗族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關中民俗調子(渭北民俗二)(2)

  氏族排輩

  幾乎所有的大戶族,過去為孩子起名必須遵循排輩的,不能亂叫。(一般把乳名“貓娃”“狗娃”,叫小名,按排輩起的名字稱官名)

  比如踏泥莊(今任李村)南郭組,自我所記得“興”字輩最高。三字名,興字放在中間,如郭興文,郭興智等屬同輩。興字輩下屬“文”字輩 ,如郭文英、郭文成等屬同輩。文字輩下屬“全”字輩 ,全字輩下屬“兆”字輩 ,“兆”字輩下為“映”字輩 ,“映”字輩下為“明”字輩,“明”字輩下為“志”字輩 。現在踏泥莊郭姓“興、文、全”輩都沒有了,最高是“兆”字輩。輩分高的雖年齡小,可以直呼比他大三四、歲者的低輩之名。輩分低的年齡再大,見輩高的年輕者,以示其敬重,不呼其名,見面白搭話也就行了。敬重隻能在行動上表示,不能胡亂稱呼。有八十多歲的老者,二十歲多的娃稱哥的現象。在過去年齡稍大點,一般都必須按排輩稱呼(表示懂事知禮)。

  自從文革以後,就成了各唱各的調,不按排輩起名了,甚至一戶一個排輩。尤其在“時尚”兩個字名字的八十年代,起名更沒什麼排輩了。但在大家族觀念中,誰的排輩高,誰的排輩低,在人心目中還是存在的。稱呼雖有點亂,但不能離譜。

  關中民俗調子(渭北民俗二)(3)

  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宵節屬于燈節,是春節的結尾。各地有各地的風俗,都大同小異。正月十五過後就等于春節徹底結束,新的一年正式開始了,所要規劃的新任務、新步子從新邁起。

  關中民俗調子(渭北民俗二)(4)

  元宵節是講究吃元宵的。街上有賣各種各樣餡料的元宵。 有便宜的,有稍貴點的。總的說來元宵是用面包水晶餅一樣的餡,放在鍋裡煮熟才吃的。農村大多數都是自己在家中做成,煮熟後每人吃幾個,有這個意思就行了。

  春節,十三歲以下的小孩,初九晚上就可開始玩花燈了。過去的燈籠,種類繁多,有紅花蛋、紗罐罐、雞兒燈、蓮花燈等等的。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富裕了,感到給孩子送那些紙制的花燈有點小氣,所以紙制的各種各樣花燈沒有了,都成了青一色大大小小的宮燈式的紅圓紗燈,或更高檔點的絲絨燈籠,還有小孩子玩的塑料藝術燈等等。

  元宵晚上家中前後裡外講究的是明亮,講究各個門上都挂燈。大門挂大燈,小門挂小燈。過去點一根蠟燭,蠟燭燃盡而不複續;今天則是給燈籠裡裝上電燈泡,到晚上休息時再關門熄燈。

  元宵節的清早八、九點吃過早飯,騾車、演唱、秧歌、旱船、錦馬、芯子、走高跷等民間娛樂,競相集會,各呈豐彩,熱鬧異常。直到大半下午才略略收場。

  元宵節的夜,除了各家盡燃花燈外,還有鞭竹,花筒,焰火等等,筒直是火樹銀花。十二點以前是狂歡的夜,一直靜不下來。

  關中民俗調子(渭北民俗二)(5)

  二月二,龍擡頭

  古曆二月初二,氣候變暖,萬物複蘇,百蟲蘇醒,所以耍龍慶節也是這個傳統節日的一個講究。迎新年所蒸的花馍,有各式各樣搖頭擺尾的大鯉魚,用紅線捆紮着挂在炕頭上表示吉慶有餘。但在二月初一晚就将這些花馍魚取下來,放在石臼内或案闆上将這些花馍魚搗砸成指頭蛋大的小塊,放鍋内微火炒黃,第二天大人小娃都裝在衣兜内當點心摸着吃,稱為“咬蟲蟲”。現在蒸魚花馍少了,農村有了電烤箱,人們用發酵加拌調料的面,做成玉米粒大的小面塊烤成後“咬蟲蟲”。

  中午,每家每戶還要壓油餅子、卷菜吃,說是“揭龍皮”哩;每年龍(農)若退一層皮,就會朝氣蓬勃,騰飛跳躍,一日千裡。

  關中民俗調子(渭北民俗二)(6)

  三月三,滄渡城隍廟會

  滄渡城隍廟,建于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為光武帝劉秀敕旨修建,紀念他在危難之中舍身擺渡他過河的一個闵姓船夫。規模宏大,建築雄偉。曆代戰亂、地震、天災中,屢毀屢建。解放前,由于毀廟興學,拆掉了一部分;解放後徹底拆毀,現為滄渡學校校址。兩千餘年,滄渡城隍廟一直是香火旺盛,還有好多轶聞傳說。據說全國各地的城隍爺都是單玉帶,唯獨滄渡城隍爺是雙玉帶,且是獨一無二的村城隍。

  三月三的城隍廟會,自隋文帝開皇六年,就有文字轶傳記載,整整延續了一千多年,在清朝中葉達到鼎盛。廟會從三月三日起至三月十日止,共計七天。在這七天,各地商賈雲集,百技、戲班,對台競演。尤其皮影班社,不下十台。城隍塑像,披紅搭彩,香客的鞭炮,聲聲陣陣,晚上焰火絢麗多姿;數十裡的人都趕來逛廟會,看熱鬧。所以,滄渡村也成了店鋪相接的商業集市,人稱“滄渡街”。

  滄渡街臘月二十一日有古會一天。古會之盛,不及廟會繁榮熱鬧,廟會帶動了滄渡商業的發展。随着城隍廟的拆毀,解放後廟會雖廢止了,但臘月二十一的古會,現在依然保留。所以滄渡村今天街巷縱橫,除巷子外,有東正街,西正街、南街、北街等街名,可見當時滄渡商業之繁榮。

  關中民俗調子(渭北民俗二)(7)

  三月十五朝華山

  古曆(陰曆)三月十五,是一年一度西嶽華山的廟會。渭北朝華山者,多一半是信華山神佛的老年婦女等忠實信徒。至于上山不上山,必須在玉泉院為諸位神佛燒香禮拜。她們說:不去華山就别提,說去華山就一定要去。不信神不怪,信就一定要虔誠。所以每到朝山的前一天或當日就約合在一塊,或雇個旅遊車,或住上一宿。也有精力充沛的中老年婦女,三五成群,扶老攜幼去攀那千尺幢、百尺峽的。

  關中民俗調子(渭北民俗二)(8)

  華山玉泉院

  年輕人朝山多是玩景逛熱鬧。偶爾也好奇的抽簽一問事業與前程。老年人多是祈禱神靈保佑、全家平安、萬事如意的。他們雇一輛旅遊車當日去,當日回,算了卻一樁心事。

  人常說“遊華山不遊西嶽廟就等于沒到華山。”西嶽廟在華山之北十餘裡,華陰市區之南,是曆代帝王祭祀華山駐跸之地。建築宏偉壯麗,其形制頗似北京紫禁城,所以有人稱“小故宮”或“陝西故宮”。前有五鳳樓,後有玉皇閣,都是登高眺望華山的極佳之處。且登上玉皇閣,可以遠眺百餘裡,華陰市區盡收眼底。渭北人遊華山自古以來,西嶽廟是每至必遊的。渭北人對西嶽廟道人的印象有個歌謠:“華嶽廟,穿藍衫,尻子吊個火藍炭”以形容華山道士的扮裝。

  關中民俗調子(渭北民俗二)(9)

  “社火”大會耍

  渭北的傳統耍“社火”,可真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盛況空前,熱鬧場面難一盡述。

  隻所以稱為“社火”,是在每年的社日舉行的。社日分春社與秋社。春社為(古曆)二月三十日,秋社為(古曆)八月三日。一般以春社最為隆重,秋社适值秋收忙月,有時舉行,有時就免了。

  關中民俗調子(渭北民俗二)(10)

  田市芯子

  “社火”包括:芯子、柳木腿(即走高跷)、扭秧歌、跑騾車、跑旱船、跳錦馬等一隊隊的娛樂群組,往往是一個大村承擔一組任務。比如:那個村是蕊子,那個村是柳木腿,那個村是秧歌隊、跑騾車等等。到那一天(即社日)聚集在一塊各呈風彩,四周八面看熱鬧的人排成兩行,人山人海。

  耍蕊子:是以驚險而出名。用鐵棍焊接成各式各樣一丈多高的架子,高架子上立有打扮成傳統戲劇中各種角色的男女小孩童;有“鍁把背娃”“孫猴攀枝(或稱盜靈芝)”“鴛鴦戲水”等幾十種名堂。雖看起來驚險,但都有相當保險安全設施的。精壯小夥子幾十個人都一律身着彩緞鑲邊的對襟民族裝,頭系彩綢絲帕,擡着鐵架子(蕊子架),前有騾車開路,緩緩行進着;後邊跟着的就是柳木腿(高跷),人踩着柳木棍打扮成戲劇上的各種角色:有三尺高的,有五尺高的,每隊各十人,在鑼鼓聲中緩緩行進。蕊子和高跷的男女角色都由男子扮成。再接着是錦馬隊、旱船隊、每隊各十人,搖擺着不同的舞姿;再後邊就是陣容龐大的秧歌隊,随着鑼鼓點子,邊走邊表演,舞動着彩绫、折扇,有時還停在村頭或路口廣場上踏套變換着花子,這些都由婦女扮舞。秧歌隊後邊是鼓樂伴奏,又有騾車隊助威,從前到後能排幾裡路長。

  

  建造、縫衣諸講究

  渭北人建房造屋,除講究風水,還有更多細節上的講究。比如建造門房,地基稍低;抱廈或偏廈地基略高;上房(即大房)要建在制高點上;這樣有利于輔設水道。排水的順利通暢,這是建造房舍宅屋的關鍵,更是進得門來有拾級而上、逐步登高、利于心情好的感覺。若蓋一邊房子,應先蓋左邊,後蓋右邊;在所有細節上都必須遵循這樣一個傳統的建造格局:即上壓下,左壓右,大壓小的布局格式。

  縫衣服還是一樣,必需在所有裁剪和縫紉細節上嚴格遵循上壓下、左壓右、大壓小,前壓後(即上衣偏長,下衣偏短;左片壓右片,大片壓小片,前片壓後片)的格局,不然人會指責裁縫師傅将襟做反了,或将活做錯了,不懂起碼的常識。

  政協渭南市臨渭區委員會

  民進臨渭區委員會(陰金榮編輯發布)

  投稿請發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