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超量可以補鐵嗎?基于電視上每天廣告中大量的鼓勵我們補鐵的廣告,現在我們都知道了,鐵是維持人正常生理活動必不可少的一種元素,而且是需要補的,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鐵超量可以補鐵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基于電視上每天廣告中大量的鼓勵我們補鐵的廣告,現在我們都知道了,鐵是維持人正常生理活動必不可少的一種元素,而且是需要補的。
為什麼鐵需要補,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流失鐵。每天,鐵通過你能夠想象到的每一個途徑離開我們:運動、出汗、排尿、大便、月經、外傷出血、剪指甲,以及毛發脫落等等都會造成鐵的流失。正常成年男性每日平均流失鐵1到1.5毫克,女性每日平均流失鐵約2毫克。
正如你可能已經意識到的那樣,每天流失這麼一點微量的鐵絕對是微不足道的,是不必引起恐慌的。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可以從我們每天的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鐵來補充這些流失的部分。但在某些情況下,當我們體内的鐵流失過多時,我們就需要額外的補鐵了。這些情況中最典型的是青春發育期,在這段時期,由于身體除了要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外,還要長大,因此很顯然會消耗掉更多的各種元素,其中就包括鐵,研究表明,青春期的人體每天消耗掉的鐵可以達到18毫克。
當鐵大量流失,卻又得不到有效的補充時,各種缺鐵症狀就會表現出來,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
1.體能下降,易疲勞。
要提供能量就需要消耗養分和氧,而養分和氧是靠血液輸送的,真正承擔這一任務的是血液中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而鐵元素是合成血紅蛋白所必需的物質,所以鐵缺乏勢必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導緻貧血,血液的攜養和攜氧能力降低,自然就會體能下降。此外,人體的肌肉蛋白質也含鐵,因此,缺鐵也使得運動耐力變差。
2.對大腦造成不良影響。
鐵廣泛地存在于細胞色素和酵素裡,參與多種新陳代謝反應,微妙地調整器官的生理活動。動物實驗已經證實,鐵缺乏會對大腦構成影響。缺鐵會使腦組織中的含鐵酶下降,進而影響神經細胞的氧化代謝反應,以及神經傳導物質,結果造成行為異常。假如在生長發育期缺鐵,就會導緻其智力發育緩慢和不良。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雜志》的一項調查報告表明,缺鐵對于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數學能力确有負面影響。該研究調查了5000多名學生,以抽血檢驗血清攜鐵蛋白濃度等含鐵指标,劃分缺鐵組和正常組并進行比較。結果發現缺鐵組認知功能較差,特别是數學成績差異最大。即使那些缺鐵程度較輕,還未表現出貧血的學生,其數學平均分數就已經下降。
3.情緒不穩定,易躁動。
由缺鐵性貧血導緻的大腦供氧不足會使得大腦的功能發生紊亂,使得人心情煩躁,脾氣暴躁,這在嬰幼兒便表現為愛哭愛鬧、不愛笑。
4.精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隻有當大腦供氧充足時,人的精力才能夠集中,才能更容易記住事物。缺鐵最終導緻大腦缺氧從而使得人無法集中精力,自然記憶力就會減退。
5.怕冷,禦寒能力降低。
抵制寒冷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的産生源自營養物質的氧化,缺鐵導緻的血液攜氧量不足使得營養物質得不到充分的氧化,産熱不足,就容易感到寒冷。
6.導緻異食癖。
缺鐵可能會導緻異食癖,所謂異食癖通常是指對不應食用的異物進行難以控制的咀嚼與吞食,反常的大量食用某種或某些食物也常常被稱為異食癖。
患有異食癖者可能會食用泥土、灰塵、煤渣、牆皮、土塊、紙張、毛發等稀奇古怪或令人作嘔的東西,也可能表現為瘋狂地不可節制地食用西紅柿、胡蘿蔔、芹菜、海藻、海帶等食物。異食癖患者中嬰幼兒占了很大的比重,這說明異食癖可能反映着一種人類的本能,當人體嚴重缺鐵時,本能會驅使人去尋找并食用含鐵較為豐富的東西,比如泥土、胡蘿蔔、毛發等。
7.通過某些神秘的連鎖反應,引發其它疾病。
缺鐵可能造成神經性耳聾。經醫學研究證明,神經性耳聾患者血清中鐵含量一般都比正常人低,倘若及時服用一些補鐵的藥物,可使大多數患者聽力明顯改善,有的可以完全恢複。近來有的學者還發現,萎縮性鼻炎可能也與缺鐵有關,如果服以鐵劑治療,有效率可達75%。
如此看來,缺鐵是我們所不能承受的,那麼,鐵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在體内多儲存一些備用鐵是不是會顯得很有遠見呢?非也。
但凡事物就不會是越多越好,尤其對于那些重要的東西更是這樣。
鐵在我們體内是受到嚴格管制的。為什麼鐵要被嚴格管制起來?因為我們要防止鐵被細菌得到。鐵對于細菌而言是一種非常難得卻又必需的營養,細菌的宿主們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經過自然選擇,産生出了許多把鐵管制起來的機制,使得細菌無法得到鐵。
母乳的蛋白質中含20%的乳鐵蛋白,這是一個為結合鐵而設計的分子,而牛奶中隻含有2%的乳鐵蛋白,所以母乳喂養的嬰兒比奶瓶喂養的嬰兒較少感染細菌。
我們的血漿中也有一種被稱為轉鐵球蛋白的東西,這是一種與鐵結合得很牢固的蛋白。轉鐵球蛋白隻向帶有專門标識的細胞釋放它所結合的鐵,細菌沒有掌握這個标識的密碼,因為就得不到鐵。
很明顯,當體内沒有足夠的蛋白質,缺乏足夠的轉鐵球蛋白時,鐵就很容易在血液中處于遊離狀态從而被細菌得到引發緻命的感染,這也是饑荒、災害發生時疫病流行的一個因素。
因此,對于因細菌感染而患病的患者來說,此時補鐵或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是十分危險和有害的,虛弱的機體使得鐵的管制難以維持,細菌将很容易得到過量的鐵,從而大量繁殖,使感染迅速擴大。
即使對于健康人而言,一味的補鐵也會極大地增加被細菌感染的機會。在對一個喝大量的奶但缺鐵的草原遊牧民族進行的補鐵試驗中,補鐵後的牧民中有88%的人患上了阿米巴感染。在中世紀的歐洲盛行的放血療法,過去常常被認為是一種無知的行為,但或許放血造成的低鐵曾經使這些病人獲益。
除了引發細菌感染外,過量補鐵還會導緻其他各種疾病。這些危害可以歸結為如下:
1.損害心髒。
鐵貯存過多會促使體内不穩定的自由基破壞健康的機體組織而損害心髒。此外,血液中的鐵蛋白與膽固醇相互作用能使心髒病惡化。在心髒病的危險因素中,高鐵蛋白要比高膽固醇、高血壓和糖尿病更危險。
2.損傷大腦。
研究人員發現,人的血液中鐵含量高時易患中風。西班牙的研究人員指出,鐵會與其他化學物質結合,從而毀壞細胞,這一過程也叫氧化壓力。鐵的大量儲存會增加生成腦細胞中及腦微脈管中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毀壞了腦細胞的構成,從而導緻中風的發生。研究人員取了100名中風患者的血樣,檢查了代表鐵容量的轉鐵球蛋白。在這些病人中,45人有嚴重的腦損傷的迹象,如語言障礙等,他們的轉鐵球蛋白的水平比普通人明顯高出很多。
鐵還明顯與帕金森症有關,經過對包括250名帕金森症患者及388名未患此病的人進行研究,相對于飲食中鐵、錳含量較低的人來說,如果飲食中鐵、錳含量很高的話,那麼患帕金森症的風險會是前者的兩倍。
3.增加得癌症的風險并使癌症惡化。
既然鐵是單細胞生物細菌所渴望得到的,毫無問題,鐵也是癌細胞所渴望得到的,過量的鐵将增加啟動癌的風險,并會加速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攜帶有兩個HFE突變基因的人會患上遺傳性血色素沉着病,該病的發生就與體内鐵過量有關,并且會影響到胰腺、心髒和肝髒。
4.抑制對有益元素的吸收卻增加對有害元素的吸收。
鐵和鋅的吸收共用小腸腸粘膜上皮細胞中的轉運通道和受體,并競争同樣的小分子物質的配基體。這就好比隻有一個車隊來運送鐵和鋅,運送鐵的車輛增多,自然留給運送鋅的車輛就少了。而鋅對提高人體免疫力至關重要,且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可或缺。過量的鐵将直接導緻缺鋅并引發缺鋅所帶來的各種病症。
過量的鐵還會增加對鉛的吸收。鉛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東西,鉛在我們的體内應該越少越好。
5.使兒童中毒和引發嬰兒猝死。
六歲以下兒童一天口服鐵量累積六十毫克就會死亡,超過二十毫克即會造成嚴重傷害。鐵中毒會導緻全身各髒器受損。
過量的鐵還會引起體内維生素E缺乏,導緻體内氧化劑和抗氧化劑的機制失調,使毛細血管膜遭到全面的破壞,引起嬰兒猝死。因此,專家建議消費者不要濫給嬰兒添加含鐵的強化食品。
最後,鑒于電視上和各種媒體上不斷灌輸的鼓勵老年人補鐵的廣告宣傳。我給出下面這樣一個事實,希望給那些準備補鐵的老年人和不斷讓老年人服用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孝順兒女們提個醒。美國權威的《臨床營養學雜志》發表了流行病學家弗萊明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的一個長期研究報告,約500名平均年齡75歲的老年人參加了這一研究,其中246名男性,268名女性。研究發現,有13%的老年人體内儲鐵量過高,而隻有3%的老年人體内含鐵不足。其中,患缺鐵性貧血的老年人僅占l.2%,幾乎是微不足道。這一科學發現第一次向老年人群提出忠告:老年人面臨儲鐵量過剩的危險遠遠大于患缺鐵性貧血的危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