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方習俗的情人節,祝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
趕在這甜蜜的日子裡,教育部、财政部、發改委終于公布了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廣東高校收獲頗豐,一共8所學校21個學科入選。
不但超過了之前新晉兩所的預期,而且占比尤高。小小蛋糕一個,廣東一人就切走了一小半。
第二輪“雙一流”,全國僅新晉7所高校,廣東就占其3,廣州就有2所,廣東、特别是廣州,是這輪評選當之無愧的
大赢家!
華南農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均為首次入選“雙一流”建設名單,恭喜三校!
廣東高校情況分析
廣東高校這次選入的情況如下:
本号在去年曾分析入選可能性:
詳文:官宣,廣東将新推6所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廣州占幾所?
廣東重點推動華南農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6所高水平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
當時本号的預測如下:
華農和廣醫,均順利進入,但深大就沒那麼運氣好了,被同城的南方科技大學所取代。
深大确實有所遺憾,雖然錄取分數線居高不下,但仍被後來居上的南科大碾壓,隻能哀歎一聲:
“既生瑜、何生亮啊!”
廣工、南醫,廣大、還有一所曾分數線很高的廣外,隻能遺憾耐心等5年後的機會了。
第二輪評比,不再像第一輪一樣區分一流高校與一流學科,更加注重于學科建設。
全國僅新增雙一流建設高校7所,分别是:
大家可以看到,争取到一個雙一流建設高校,真的很難很難!
廣東省支持高校沖一流、部短闆、強特色,2022年一年經費,就高達29.5億。
廣東在财政支持力度上:
中大、華工是一檔;
暨大、廣工、華農、南醫、華師、廣中醫、廣外,是第二檔;
所以廣工、南醫、廣外也不用太失落,在省級财政支持上,還是享受着近似雙一流高校的力度。
有些好奇的是,這個名單上,為何沒看到廣州大學?
對深圳高校支持力度小,這個倒是可以理解,畢竟深圳稅收,也沒給省财政。
廣州雙一流數量在全國的位置?
上一輪雙一流建設高校數,廣州僅5所屈居第7, 遠遠不能體現廣州高教實力。
這一輪揚眉吐氣,廣州新晉兩所高校,可以稱之為:
廣州高教的勝利!
第二輪評選後,廣州的排位如何了呢?
這一輪,除開不再區分一流高校與一流學科外,清北兩校也變成了自定,建設數量在現有基礎上自行公布,擴大了建設自主權,TOP2的地位超然!
在高教強市裡,僅南京和上海各新增一所,其他幾個城市都沒有新增,這樣廣州以7所,和西安、武漢、成都,首次并列第四!
北京29所、上海:13所、南京13所、廣州7所、西安7所、武漢7所、成都7所、天津5所。
全國高教城市前三強,已無可争議,就是京滬甯。
但誰是高教第四城?就還得繼續掰掰腕子。
廣州高校20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和鎬、漢、蓉對比如何?
統計到學科數,廣州20個、西安16個、武漢32個、成都13個, 武漢的實力還是相當不錯。
廣州20個學科數,在全國排第6。
杭州、合肥,其實就是一個強校,但學科數衆多, 杭州憑浙大一己之力,就超過了廣州一城的總數量。
廣州醫科大學番禺校區
結 語
第二輪雙一流評選,廣東、廣州,都是大赢家。
廣州的高教強校實力,雙一流高校數量達到7個,居全國第4;雙一流學科數20個,居全國第6,上升勢頭明顯。
欣喜之餘,仍感重任在肩,希望廣東、廣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等省内雙一流有10幾所時,才是真正為家長減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