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甘肅省農墾中等專業學校校長

甘肅省農墾中等專業學校校長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25 23:49:29

  陳繼武原在令人羨慕的金融單位工作,但為圓他夢寐以求從事教育工作的夢,他毅然調離,義無反顧的來到剛剛起步的甘肅電大農墾工作站工作20多年的風雨兼程,他經受住了艱苦創業的考驗,他熬過了以一當十超繁重教學任務的日日夜夜,困難多吓不倒,條件差難不倒,任務重壓不倒,一往情深的從事着教育教學事業他走向領導崗位後,嚴以律己,寬厚待人,謙虛謹慎,潛心治學,開拓創新,謀求發展……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根治于農墾沃土,癡情于電大教育,為農墾事業發展的需要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管理幹部和技術人才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甘肅省農墾中等專業學校校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甘肅省農墾中等專業學校校長

  陳繼武原在令人羨慕的金融單位工作,但為圓他夢寐以求從事教育工作的夢,他毅然調離,義無反顧的來到剛剛起步的甘肅電大農墾工作站工作。20多年的風雨兼程,他經受住了艱苦創業的考驗,他熬過了以一當十超繁重教學任務的日日夜夜,困難多吓不倒,條件差難不倒,任務重壓不倒,一往情深的從事着教育教學事業。他走向領導崗位後,嚴以律己,寬厚待人,謙虛謹慎,潛心治學,開拓創新,謀求發展……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根治于農墾沃土,癡情于電大教育,為農墾事業發展的需要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管理幹部和技術人才。

  無悔的選擇

  陳繼武1963年5月出生于甘肅通渭縣。這裡黃土高坡,山高溝深,十年九旱,有“苦甲天下”之稱。這裡的農民尊師重教,雖然缺吃少穿,屬國扶貧困縣,可每戶人家的上房都挂有中堂之畫和一副對聯。他在貧困中慢慢長大,他在貧困中練就勤奮好學、孜孜不倦的好學風和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性格;他在貧困中讀完了小學、初中和高中,并以令人羨慕的成績考入新疆石河子農學院。“窮則思變”,他渴望以自己所學的知識改變家鄉的面貌。

  1987年7月,他從新疆石河子農學院畢業,帶着青春的激情與人生的夢想回到了家鄉。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被分配到了古浪縣工商銀行工作,當了一名聯行會計。照一般人看來,能到銀行工作是求之不得的,但他總覺得心裡不踏實,一方面是因為自己所學專業與所幹工作不對口,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那就是自己從事教育的願望沒能實現,他想教育出更多的莘莘學子,為早日改變家鄉和農村的貧困面貌貢獻力量。雖然他從不耽誤工作,但卻整天尋思着想找個機會到教育上去。1989年11月,他終于了解到地處武威黃羊鎮的電大農墾工作站剛剛起步、急需教師的信息,于是他請假專程趕到了黃羊鎮。工作站負責人對他的到來表示了熱情的歡迎,并希望他能盡快到校工作。興奮之餘,他立刻到古浪工商銀行辦了調動手續,來到了電大農墾工作站。對于他的這一選擇,有好多人不理解,認為他離開人人想進的工商銀行而調到一個農墾新建的電大工作站工作,是一個無法理解的選擇。但他卻說:“人生的價值就在于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個人民教師!到學校工作是我無悔的選擇!”

  創業的艱辛

  創業者選擇的道路雖然不同,但創業時的艱辛卻是異曲同工,絕沒有捷徑可走。電大農墾工作站成立于1988年,是一個從屬于甘肅省農墾科研推廣培訓中心的學曆教育教學單位。因學校剛成立,沒有校舍,沒有辦學經費,更沒有應配備的教學和管理人手,甚至連一部辦公用電話都沒有,中心能提供的隻有3間辦公室,能配備的連他算上隻有8個人,5個人擠一間辦公室,每人1張舊桌子、1把舊椅子、1支鋼筆、1疊稿紙……比起銀行的辦公條件簡直是天壤之别!雖說條件極其艱苦,但他毫無怨言、人到心到。初來乍到,他任教務幹事,負責招生、錄取、學籍注冊、教材征訂與發放等工作;因為工作需要,所以他經常與省電大有業務聯系,當時通訊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到鎮上郵電局打長途電話,經常打不通,他隻好自己去;黃羊鎮距省城240多公裡,坐班車得8個小時;如遇冬天,他上午8-9點坐班車,翻越烏鞘嶺,山高坡陡,天寒地凍,冰雪路滑,班車隻能裝上防滑鍊慢慢行駛,等他趕到省城,已是淩晨1-2點了;萬一遇上班車出了毛病或滑入溝裡,那還不知道能等到什麼時候呢!前不靠村、後不靠店,吃不上喝不上,饑寒交迫,他隻能當“山大王”。從黃羊鎮下班車到學校還有3公裡路,他經常還要肩背幾十公斤重的教材,大雪天裡步行到學校。

  學校剛剛成立,一無名氣,而無人氣,招生之難可想而知。他為了招生,多次深入農場,上縣下校,走鄉串戶是常有的事。他發揚“踏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走進千家萬戶、曆盡千辛萬苦、利用千絲萬縷的關系”的“六千”精神,到敦煌農場找場長,到縣教育局找教育科長,到各學校找校長……陪着笑臉拉生源。“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年他敦煌之行一次就招生19人,為40人的标準班招來近半個班的學生。在他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榜樣的拉動下,電大工作站當年招生實現開門紅,取得招生268人的可喜成績。他當年創下了穿爛3雙皮鞋的記錄。從中不難看出,他在學校初辦創業時期,付出了超人的毅力和艱辛,以自己的無私奉獻精神為學校的崛起和發展夯實了基礎;并以實際行動诠釋了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忠誠。

  也正是這一創業階段的忘我工作和驕人業績,他獲得了電大工作站領導和全體教職工的認可和表揚,被省農墾總公司授予1989年度農墾系統“先進教育工作者”榮譽稱号。大家說,這是對他工作的肯定和贊譽,但他卻說,這更是對他的鞭策和期望。

  就這樣,在他和學校其他職工的艱苦努力下,電大工作站的工作有了大的起色,招生人數逐年增加,辦學規模逐步擴大,引起了省農墾總公司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注。

  成長的快樂

  1991年,經省教委批準農墾工作站升格為甘肅廣播電視大學農墾分校。1996年3月,為理順電大農墾分校管理體制,省農墾總公司批準電大農墾分校與原主管單位省農墾科研推廣培訓中心分立,為省農墾直屬管理的縣級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暫定事業編制15名,校址設在甘肅農業大學舊址。

  電大農墾分校從培訓中心剝離,自立門戶,專事教育,又有了縣級差額撥款和自己的校址,陳繼武被學校領導任命為教務科科長……真可謂是多喜臨門、可喜可賀之事,但現實卻讓他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一是随着電大農墾分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職工已有23人的規模,但隻有15人的編制;二是差額撥款實質上是總公司每年隻給5萬元的經費補貼,與要支付的教職工的工資、學校的水電暖、辦公用品、差旅費等開支相比,真可謂是杯水車薪;更讓他觸目驚心的是甘肅農業大學搬遷到省城後,原在黃羊鎮的校址因缺乏監管,原有的水電暖設施被盜一空,門窗和部分牆磚被附近農民幾乎扒光,破爛不堪,面目全非。為修複校區,據專業人士評估,最低費用得100萬,總公司撥專款38萬元,缺口60多萬元怎麼辦?這些事本不該他操心,可校長非讓他協助校區恢複和主抓教務教學工作,“士為知己者死”,為感謝校領導的信任,他協助校長迎難而上,一手抓校區建設,一手抓常規教育,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全身心的投入到第二次創業的曆程中。當年,他的孩子才5歲,離不開大人照顧,校長見他沒白沒黑的工作在學校,多次勸他回家去,他一邊答應,一邊又投身到工作中去了,好在他愛人非常理解他,主動挑起了家中的事務,默默無聞的支持他的工作。有付出就有回報,3個月後,電大人以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澆灌出喜人的碩果:一是一個水電暖配套齊全、門窗牆體一新的新校區展現在人們面前;二是他積極與省電大聯系,成功開辦了普通專科班,當年招生30人;三是他與武威教育局電大工作站聯辦中專班,當年招生308人。

  1997年9月,他被任命為農墾電大副校長。

  1998年,對他來說是個刻骨銘心的難忘之年,校領導決定由他全面負責迎接省教育廳對電大教育系統評估的準備工作。令他難以忘懷的是電大人從1993年到1998年為保主保重,在工資無保障的情況下,還要以一當十,教書育人,超常工作,無私奉獻……重壓之下,全校教職工毫無怨言,仍然保持了旺盛的鬥志,付出了建校以來前所未有的勞動量和工作熱情。評估之戰當時的情景他至今還曆曆在目:評估内容涉及8個一級指标,18個二級指标,29個觀測點……為圍繞評估要求達标、規範,他一是抓硬件,自籌資金,添置必備的教學設備和改善教學條件;二是抓軟件,精心組織教學,整章建制,規範管理……工作白天幹不完,他帶領大家晚上加班加點幹,通宵達旦,連續幾天幾夜,餓了,啃幹餅,渴了,喝涼水,瞌睡了,爬在桌子上打個盹,大家硬是靠農墾人創業精神的支撐,連續奮戰40天,前後曆時2-3個月,評估結果出來了,農墾分校被評為優秀;當年他個人也被評為“全省電大系統先進教育工作者”;1999年被評為“全國廣播電視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

  責任與信念

  陳繼武擔任副校長以來,更是關心全局工作,能與班子成員通力協作,同舟共濟,相互支持,彼此尊重,有較強的維持班子團結和促進學校和諧發展的能力。

  他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實踐中創新。

  2002年,分校1998年招進的250多名技工生畢業,面臨着就業難的窘境,他急學校之所急,想學校之所想,解學校之所難,利用原大學同學的關系,通過主動聯系協調,将196名學生分配安置到新疆建設兵團農7師129團、130團、131團工作,這批就業學生,絕大多數紮下根、成家立業,經過在兵團大熔爐的錘煉,成為兵團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術骨幹,有一部分被提拔為中層領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