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問題的問題》海報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道 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的諸多優點,許多觀後感已經談得很透了,但它仍然存在大大小小的缺陷,所以恐怕隻算得上是年度佳作。筆者在這裡摘取最明顯的兩個說一說:
一個嚴重問題是“舞台搬演”痕迹過重。本片精彩對白比比皆是,丁務源的形象在“金馬影帝”範偉的演繹下非常生動立體,但是影片從頭到尾缺乏基本的“電影感”,舉一例:角色走上田埂時,攝像大幅度晃動。複原真實感官是常見的鏡頭表現手法,這本身沒錯,但用近景鏡頭跟拍迎面正常速度走來的人,卻造成畫面晃動到讓人頭暈、看不清影像,實在無法從創作意圖上自圓其說。這類“亂動”畫面屢次跳出來,缺乏過渡,頻繁打破固定鏡頭塑造的“世外桃源”氣質,令人出戲。同時,電影大量用靜态畫面來表現自然環境和室内人物談話,這也不是問題,但人物“過招”時缺乏調度,這就造成整體上,視覺語言匮乏的問題凸顯出來。到了後半段,畫面幾乎照搬舞台前排觀衆的體驗,看到的仍然是戲劇演員。毫不誇張地說,該片節奏失衡,淪為“自然舞台排練紀錄片”。
另一個問題是人物臉譜化,一方面因為鏡頭語言導緻人物心理缺乏層次;另一方面是劇作無法提供充分支持。老舍在創作丁務源、秦妙齋、尤大興三個形象時,對民國典型的三類人物進行高度凝練,諷刺人的目的已經達成。所以,“臉譜化”也隻是手段。實際上,《不成問題的問題》并不是老舍最成熟、最出名的短篇作品,這給改編劇本留下了很大空間,本片的改編劇本也的确是由幾位老牌編劇通力完成的。但在成片裡,劇本再創作的優勢并沒有完全展現出來。花大量時間刻畫的幾個女性配角,出場雜亂,形象也過于扁平。
丁務源(右)帶佟小姐和三太太看農場的豐收景象。
此外,影片裡,佟老闆是樹華農場的所有者,李老闆是經營者,而丁務源主任是“執行一把手”,通過影片前半段丁主任在戲樓招呼佟老闆和李老闆喝茶的情節,觀衆知道兩位老闆,尤其是佟老闆,是舉手間便能力克丁主任的厲害人物。但丁主任已收買了李夫人,算“李老闆的人”,而李老闆對是否盈利并不關心。佟老闆呢?農場可是他的私産,但這麼重要的支線卻過于概括。“樹華農場需要盈利”是佟老闆的想法,也和中飽私囊收買下屬的丁主任構成沖突核心,在片中卻沒有情節展開。佟老闆也從頭到尾沒發起“收拾丁務源”的火力,與其同一戰線的李會計,理論上也想對抗丁務源,卻淪為簡單的“線人”形象。因此,丁主任的實際對手不過是隻會實幹的農學博士尤大興和他那小恩小惠就能收買的太太。
顯然,農場内明争暗鬥的人不過是閃轉騰挪的棋子,“棋局”後面的大手并不可見。在老舍原著中,農場股東們都知道是丁務源造成虧損,但是皆得了他不少好處,因此沒有一個股東願意指出來。改編劇本的時候,這處背景被舍棄。退一步說,觀衆的确不需要知道背後勢力的角力也可以感受三人的特質,但這不足以支撐133分鐘。如果本片能濃縮到60至90分鐘,将極大地提高觀賞性。總之,影片想表現所謂中國人鬥争“綿裡藏針”的特點,可惜棉花彈好了,針還沒磨好。
秦妙齋在農場畫展上發表“高見”。
以上問題讓《不成問題的問題》形式大于内容、題材大于表現。對比之下,影片《背靠背、臉對臉》真正表現了官場原生态,主次人物形象皆飽滿、情節情感皆水到渠成。
以“新學院派”(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制片廠提出“新學院派”計劃,倡導延續和拓展“學院派”電影藝術,同時适應當前中國電影産業發展的需求——本網注)為門面,《不成問題的問題》在網上的口碑傳播很成功。但有不少觀衆被噱頭“圈粉”:有種說法是,該片是“職場教科書”。這完全違背了影片的立意。抗戰時期,東部是離亂之地,避難人口大量湧入“陪都”重慶——一個表面上的“世外桃源”。這是樹華農場有機會盈利的大背景。但是由角色丁務源隐射的民國官僚貪腐懶政,最終劫持整個政黨。觀衆能理解影片的諷刺之處,這本身即有警醒意義。丁主任是個隻懂鑽營和拉關系的和事佬,在動蕩年代,像他這樣“惜命”的小人物似乎的确得以偷生,但也正是他們造成了動蕩的延續。70餘年已去,如果今天仍有許多人把淺嘗辄止的“厚黑”奉為“職場生存”的圭臬,是不是有些悲哀?
《不成問題的問題》劇照,尤大興(右)和尤太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