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陳思誠投資唐探2

陳思誠投資唐探2

品牌 更新时间:2025-08-30 06:08:29

  作者/劉卉 編輯/吳立湘

  《唐人街探案》系列是中國當下最成功的商業電影之一。

  春節檔一場鑼鼓喧天、群雄逐鹿的混戰之中,《唐探2》拔得頭籌。目前《唐探2》票房破31億,位居内地電影票房榜第三。無論是業績還是口碑,《唐探2》無疑都在前作基礎上拔高,内容本體初步構建起“唐探”IP的世界觀,商業模式上也将這一國民大IP的結構進一步立體化。

  從第一部的高調亮相到第二部的稱雄稱霸,在中國商業電影範疇内,《唐人街探案》已成經典,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獨家采訪了導演陳思誠和萬達影視宣傳營銷部負責人李晔,試圖揭秘“唐探”模式的成功密碼。

  

  《唐探2》宣發複盤,

  5大衛視26城路演1000 品牌聯動

  衆所周知,陳思誠在美國拍戲時的口頭禅就是“來來來”“快快快”,這兩句連老外都學會了,而對于《唐探2》的宣發來說,這也同樣是口号。

  萬達影視宣傳營銷部負責人李晔表示:“我們第一次看到片子是十月底,11月之前我們所有的規劃和動作其實就是(依據)手上的劇本,但你看完粗剪版跟看劇本做宣發方案完全是兩個事情。”

  拍攝期緊張,宣發期也同樣緊張,留給宣發團隊的時間隻有三個月左右,所以這次的基本策略就是“不犯錯”。曾有一個“唐老雞”海報的創意大家都很喜歡,但考慮到會有版權争議,為了規避風險還是放棄了。

  此次,萬達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宣發時期的病毒視頻及主題廣告是在美國拍攝階段同步拍攝的,例如電影主題曲MV《Happy扭腰》就是在正片拍攝間隙及收工之後等可利用時間内完成的。

  

  “電影營銷想出一個新的東西很容易,但是‘新’是否一定能幫助到項目,讓大家對你的認知有轉化,我對這個是存疑的。換句話來講,我們覺得還是把該做的事情做實,比一味求新更有意思一些。”在宣發手段花樣百出的激烈競争中,李晔表達了他對于宣發的态度,回顧此次《唐探2》的宣發動作确實以物料發布、落地活動、異業合作幾項基本款為主,不過在此基礎之上,宣發團隊也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宣發活動。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唐探2》共發布海報9款、預告片3支、MV2支、制作特輯6段(以上數字統計自貓眼專業版),路演城市26個,參加5大衛視綜藝8檔節目,包括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及《快樂大本營》、江蘇衛視《最強大腦》、騰訊視頻《吐槽大會》、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等。

  作為萬達的嫡親兒子,《唐探2》的宣發也受到整個萬達集團優待,據李晔介紹,此次萬達電影和商管搞了一次規模龐大的聯合營銷,在全國230多個萬達廣場的春節主題活動中加入《唐探2》的元素,包括LED屏廣告位、中庭的主題包裝、物料制作等,同時結合憑吃飯小票領取電影優惠券等異業合作,在萬達體系内部将電影熱潮助推至更高。

  

  

  電影、網劇、漫畫全面發力,

  “唐探”IP初長成

  從内容本體到宣發助力,陳思誠和萬達對于《唐探2》的打造張弛有度,夯實了“唐探”IP的力量,也集最大限度将資源整合,将内容效能發揮至最大值。

  回看《唐探》系列的打造,其實也是段IP的優秀成長史。影視IP概念從13、14年開始在業内大行其道,不過當時各家更多的還是将現有的文學、漫畫、音樂等IP拿來進行開發,有先見之明是陳思誠的過人之處,在14年創作《唐探》時便已有了自主研發IP的理念,經過兩三年的成長孵化,《唐探2》的一飛沖天不得不說是IP養成的豐碩成果。

  “創作一定要從兩個維度,一個是自我表達,遵從自我表達的基礎上還要有更高的産業思維,中國到底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電影,就像好萊塢漫威,所以我才會在第二部加入世界名偵探的概念”陳思誠如是說。

  此前陳思誠接受巴塞電影采訪時,也透露過自己對于“唐探”IP的構思——“我現在做的是‘糖衣炮彈’,從“曼谷篇”到“紐約篇”,前後兩部《唐人街探案》的公映時間,相隔僅兩年。第一部選擇在2015年的最後一天上映,第二部則選擇在2018年農曆新年第一天。”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觀衆記住人物,而不是演員。”

  打造産品,陳思誠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經,年少時曾想做生意,在北京開韓國烤肉店,當時父母沒答應,如今他開發了一項名為“唐探”的國民IP,也逐漸将其商業經脈打通,同時他還在說着:“我肯定不隻做《唐人街探案》一個電影,後面還會再開發其他系列。我自己就會拍三部,如果大家喜歡的話,我未來有可能做監制。其實這事兒就是我的‘造夢’遊戲,我也是很認真地在玩。”

  

  在陳思誠看來,“真正的IP是有衍生價值的,具有産業的成長性和伴随的成長性,就像我們小時候看《超人》,現在還有《超人》。”所以在電影成功之外,陳思誠也在着力打造“唐探”IP系統内的内容,以年内即将開機的超級網劇為例,計劃以野田昊二、阿寞和KIKO三位偵探為主,先拍兩季,講述不同角色在不同世界發生的故事,各自相對獨立又彼此互聞。

  此外,電影同名漫畫《唐人街探案·不詳的記憶》也先于電影上映前開始發售,此漫畫單行本由騁亞影視和漫畫會共同出品,新晉漫畫家墨飛執筆,故事仍以唐仁和秦風為主角,延續電影喜劇 推理的風格,創作了全新的探案故事,獲得過2017年中國動漫金龍獎網絡人氣獎銅獎。

  

  多種文藝形式之外,以“唐探”IP命名的遊戲開發、主題樂園建設等也在推進當中,不過陳思誠對于這事兒并不急,從第一部到第二部,找上門來想合作的各類廠商越來越多,規模也從第一部時候開發密室逃脫升級到如今的主題樂園,陳思誠說“對我來講是甯缺毋濫,如果做的話一定得跟有強大經驗的公司(合作),有可能做成統一的規劃。”

  

  不愛野心談夢想的陳思誠,

  打造真正意義的中國IP

  從《唐探》開始,市場和業内普遍認為陳思誠由此開拓了一個新的電影類型,也給了商業無限的發揮潛能。

  之所以具備商業潛力,與内容必然息息相關,當擁有大衆市場的典型商業電影和小衆領域崇尚的藝術電影之間隔閡越來越大,人們往往喜歡将商業片和藝術片放置在對立的角度,仿佛一類天然是市場寵兒,一類則注定了曲高和寡,在這樣越來越多的現象堆積中,“唐探”成為少有的爆款,這也正是陳思誠摸索和嘗試的成功,他創作出的“唐探”類型更大程度地容納了更多觀衆。

  

  “對我個人來講,我沒有把商業和文藝分得那麼清楚”,陳思誠說道,“電影作為藝術品首先你要尊重他的商品屬性,你一定得為投資負責,我希望就算未來做文藝向的電影,也不要做賠錢的片子”。

  從一開始,陳思誠便樹立了這樣明确的目标。演員時代的陳思誠在經曆過《春風沉醉的夜晚》之後,開始接觸更多商業類型的影視作品。後來,他自編自導自演了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兩年後又執導電影版《北愛》,票房口碑雙豐收,一戰成名,為其立下了“商業導演”的招牌。

  其實在劇版之後又操作同名電影版,這事已經初具IP模型了,在陳思誠的回憶裡,2012年電視劇火了之後接到好多邀請,不少公司找來想讓接着做電影版《北愛》,但他自己也有些猶豫,其中孔二狗的一席話讓他動了心,孔二狗說《北愛》是品牌,這個品牌在這已經有價值了,你不用别人也會用,要不然就浪費了,于是陳思誠又接下來電影《北愛》的導筒。

  将藝術和商業的統一協作确實是陳思誠高明的地方,2014年他接受《南都》采訪時曾說過:“我是用了一個商業性的外殼,其實幹了一個所謂藝術片的事情。我是特想商業上有成功,但是在藝術上、表達上有極高、極大的不一樣。”

  

  從《北愛》到《唐探》,陳思誠的商業電影至今确實無一失手,從《唐探2》IP體系開始顯山露水時,外界開始高頻地用“野心”來形容陳思誠的商業思維,“野心”這詞聽多了,小娛也很好奇陳思誠的野心邊界究竟在哪裡,當問及他的野心,陳思誠笑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大家老把這事兒叫野心,‘野心’我沒覺得是一個好詞兒,反正最近我不是‘野心’就是‘雞賊’,頂多好一點叫聰明,還得是小聰明,如果這一個時代把夢想都叫野心,把智慧都叫雞賊的話,那你說怎麼辦?”

  那談談夢想呢?

  “我想創造出更多的真正意義上中國人的IP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