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安祿山叛亂為什麼稱為安史之亂

安祿山叛亂為什麼稱為安史之亂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0 20:14:02

  衆所周知,安史之亂是大唐王朝盛極而衰的轉折點,而這場叛亂就是以叛軍的兩個主要頭目的姓氏來命名的。安是安祿山,史是史思明,不過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安祿山的知名度遠遠超過史思明,不僅是因為安祿山是這場反叛的發起者,更是他和楊貴妃之間似有若無的暧昧關系,畢竟年近半百的安祿山能做出認風華正茂的楊貴妃為母的事确實聞所未聞,足以在人們心中留下印記。其但實在這場叛亂中,後者發揮的作用完全不低于前者在某些方面甚至猶有過之。

  安祿山在攻陷洛陽後稱帝,不過在部下們奪取長安後,看似天下盡收其手的他卻被兒子安慶緒收買的宦官李豬兒殺死,此後他創建的僞朝廷就落入安慶緒之手,而安慶緒隻是個胸無大志的二世祖,不然怎麼會一下就被唐軍收複長安和洛陽呢。更别說在他戰敗之後叛亂還持續了好幾年,在其中就是史思明在作祟,是他斷然出手,取代安慶緒,将這場叛亂延續了下去,給大唐帝國帶來了難以磨滅的災難。

  安祿山叛亂為什麼稱為安史之亂(同是安史之亂的發動者)(1)

  一、誘捕奚人,獲得賞識

  和安祿山一樣,史思明也是胡人出身,據說來自昭武九姓之一的史國,故以史為姓。而所謂昭武九姓,就是中亞一帶突厥系城邦部族的統稱。他和他的部族因大唐疆域的不斷開拓而遷移到了遼東邊境上的營州。

  他和安祿山是發小,巧合的是這兩個兄弟的命運也出奇般相似。史思明先是被當時的大唐營州都督招募,擔任互市牙郎,利用他通曉各部胡人語言和習俗的特長,替他們做些走私買賣。本來像他這沒背景的小人物想要出人頭地千難萬難,但他卻在陰差陽錯中抓住一次機遇,從而一飛沖天。

  某次他觸犯軍律,為躲避追捕逃亡到奚人部族的領地,被奚人偵查抓獲後,他不但不驚慌失措,反而鎮定自若地稱自己是大唐皇帝派來的和親使,要求面見奚王。見到奚王的史思明又開始了他的忽悠,拿出一副天使的派頭,理直氣壯地要求對方派人去朝廷朝觐,奚王不知真假,一時之間真被他唬住,答應派一百精騎帶上供物随他入朝。見到自己的騙術沒被識破,史思明進而又要求奚王把自己最親信的大将瑣高也一起派去。他越是這樣提要求,對方越是忌憚。于是又真的讓瑣高帶着帳下精銳随行入朝。當這夥人來到重鎮平盧,史思明轉頭就向駐軍告發他們,将瑣高和部下奚人一網打盡,然後向朝廷報功請賞。此事讓史思明得到了範陽節度使張守珪的賞識,被任命為果毅都尉,逐漸走向了飛黃騰達。

  安祿山叛亂為什麼稱為安史之亂(同是安史之亂的發動者)(2)

  二、假意降唐,舉兵再反

  安史之亂發動後,到了唐肅宗繼位第二年二年正月,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害,後唐軍接連收複長安,洛陽兩大都城,叛軍大将紛紛投降。此時駐守在範陽的史思明趁機籠絡安慶緒的部衆,隻是以他個人的力量無法與唐軍對抗,于是史思明率領8萬士兵投降唐朝。但這隻是他的假意投降,目的就是使唐軍麻痹大意。果不其然,當安慶緒卷土重來之時,史思明也揭開了他僞善的面具,再次與唐軍交戰。

  三、曆史重演,子奪父位

  公元761年3月,安祿山的結局再一次命運般地落到了史思明的頭上。就如同安祿山當年一樣,史思明在自立為王之後,也産生了和當年安祿山一模一樣的問題。同樣為了皇位,史朝義殘忍地殺死了他的父親,史思明繼續同唐軍作戰。公元763年1月,史朝義戰敗,至此,安史之亂落幕。

  安祿山叛亂為什麼稱為安史之亂(同是安史之亂的發動者)(3)

  從發迹到被殺,史思明和安祿山兩兄弟的人生軌迹竟奇迹般的重合,都是胡人出身,依靠在商儈身上學到的本領在官場如魚得水,又都在人生的巅峰時被最親之人背叛,草草收場。但是在曆史長河中,被銘記的永遠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而史思明注定隻能是被遺忘的的那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