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20歲的晉王楊廣帶兵打過長江,攻入陳國都建康。
大軍入宮城,君主陳叔寶帶着兩位寵妃以及十來個宮人,匆忙逃到後院,躲進井中。
隋軍将領向井裡窺視,大聲呼喊,無人應答。
士兵吵嚷着要落井下石,這才聽到有人呼救。
隋軍放下繩索向上拉人,繩索繃緊,非常吃力。
衆士兵以為是陳後主太胖,結果拉上來才發現——
一根繩索上,“串”着陳後主和他的愛妃張麗華以及孔貴嫔三人。
作為君主,陳叔寶有着很高的文學造詣,他不僅喜歡聽曲,還能自己作曲。
他所作的《玉樹後庭花》,被後世稱為“亡國之音”。
到了唐代,杜牧遊覽到秦淮河畔,一時感慨,就寫了一首《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陳叔寶被押解到洛陽,隋文帝楊堅感慨道:
将作詩功夫,何如思安時事?
你看看,做皇帝就好好做皇帝,沒事學什麼文人寫詩唱曲,這下亡國了吧。
由此可見,“皇帝”這個行業,最具有“排他性”,你一定要将當皇帝的主業幹好,否則其他“副業”就成了玩物喪志。
無奈的是,偏偏是“皇帝”這個職業,又最容易誕生傑出的文學家。
就比如,隋唐之後跟陳後主有些相似的南唐後主——李煜。
一、“撿來”的王位
唐朝之後,有一個五代十國的亂世。
趙匡胤經過“陳橋兵變”,建立大宋,當時在南方,還有很多小國家。
其中一個叫南唐。
李煜出生在南唐的帝王之家,他的父親是南唐國主李璟。
李煜生具異相,史書上說他:豐額骈齒,一目重瞳。
說白了就是大腦門,大龅牙,一個眼睛裡有倆瞳孔。
這個模樣怎麼想都有些吓人,但這卻是标準的“帝王配置”:
《史記》上說劉邦: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顔,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就是頂着大腦門,長得還像龍,長胡子。
而“一目重瞳”,史書上記錄的有兩人,他們是舜帝和後來的“西楚霸王”項羽。
(怎麼覺得項羽比劉邦還要“大腦門”?)
現在,李煜也是這副德行。
他在家裡排行老六,原名叫李從嘉。
不知道為何,家裡幾個兄弟,除了大哥,其他四個哥哥全都夭折了。
據說,因為李煜是“帝王之相”,所以大哥對他很是猜忌。
為了避禍,李煜隻好隐居不出,自己“醉心經籍、不問政事”,
他給自己起名:“鐘峰隐者”,表示自己無心政事。
結果沒想到,大哥 挂了。
現在喜歡隐居的李煜面臨一個尴尬(驚喜)的局面:
這就好比,對于“皇位”,原來有六位競聘者,現在李煜成了排名第一的那個……
那就隻能硬着頭皮上了。
二、“來呀,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李從嘉成了南唐國主,他改名叫“李煜”。
煜,就是閃耀,閃閃發亮的意思。
他要将自己的光彩照耀在南唐的大地上。
成為國君後的李煜跟他爹一樣,喜歡寫詞,
在他38歲之前,那真是無憂無慮,生活很幸福。
作為皇帝,李璟寫詞已經很不錯了,他曾寫過一首《攤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鈎,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這樣的詞作,不用看,定然是沒經曆過生活打磨 的 “富貴氣象”。
李煜前期的詞作也差不多。
他寫《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 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 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這樣的詞,豔則豔矣,不過軟綿綿沒什麼氣象。
他寫《漁父》:
(一)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幾人。
(二)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鈎。花滿渚,酒滿瓯,萬頃波中得自由。
從這裡看,信佛的李煜的确有着山水情懷,
但是,如果不是做皇帝,他又如何能如此優哉遊哉?
有時候,你看到的惬意生活是需要代價的。
很多人評論一些有才華的皇帝:如果不是做皇帝,他将是一個很優秀的文學家。
未必見得。
如果不做皇帝,他們或許就要花費很大的精力用以謀生,甚至會落魄終生,泯然衆人。
所以,做皇帝對李煜來講,并不算是不幸,
反而因為有這段經曆,才會讓他的詞作更加波瀾壯闊。
所以李煜才會成為“千古詞帝”。
三、“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宋高祖趙匡胤滅掉南唐旁邊的南漢,屯兵在南唐門外。
李煜非常恐懼,他自廢去南唐國号,改成“江南國主”,并讓自己弟弟李從善入宋朝貢。
宋高祖很高興,但他扣留了李從善。
從這時候開始,李煜的詞作就開始轉變了,
因為擔憂國事和弟弟李從善,李煜寫下一首《清平樂》:
别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 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或許從這時開始,就預示了李煜“哭斷腸”的下半生即将開始。
李煜多次上表表明自己不敢稱帝,并臣服于大宋。
但軍伍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并不打算放過他。
在李煜使臣表示,南唐歸順,隻期望能夠偏安一隅時,趙匡胤罕見地說了一句霸氣與文氣并重的話: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因為李煜多次不聽诏令入宋請降,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宋兵攻入南唐,将李煜和皇後小周後一起押解入宋。
宋太祖給李煜賜号:違命侯。
這一年,宋太祖離奇去世,宋太宗趙光義繼位,改封李煜為隴西公。
四、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亡國的君主,如果請降,多半不會被殺。
就像當年蜀漢後主劉禅,因為一句“此間樂,不思蜀”活了下了;
後來的陳後主陳叔寶,同樣在洛陽生活,直到52歲才死去。
或許是放下了尊嚴,活下去就不是一件難事。
但這種苟活是李煜無法理解的。
亡國之後,李煜天天“以淚洗面”,他寫的詞作也有了新的氣象。
在被押往北方之前,李煜到祖廟和先人辭行,見到旁邊的宮女,他忍不住流淚下一首《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鬓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别離歌,垂淚對宮娥。
有人說,見到祖廟和先祖時沒哭,見到宮娥卻哭了,這李煜太過荒唐。
但也有人認為,這恰恰是李煜的純真,不帶俗世氣。
王國維說: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李煜被囚禁于宮苑之中,内心憤懑,于是寫了很多詞。
像是《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像是《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别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些詞作,心酸之中往往有一股氣,讀起來這股氣就在體内沖撞,或許會撞到心底某一處,眼淚就會忍不住流下了。
王國維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如此評價,确 是殊榮。
對于李煜經常寫的“牢騷詞”,趙匡胤或許不會在意,畢竟胸襟廣闊的人沒有禁忌。
但宋太宗趙光義卻是多疑的人。
據說,趙光義曾詢問南唐舊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個暗懦無能之輩嗎?”
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無能無識之輩,何以能守國十餘年?”
這樣的回答,讓趙光義眼底泛起歹毒的餘光。
被關押的第二年,李煜寫出了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一首小詞,讀起來太棒了,幾乎每一句都是金句。
但沒想到,這首詞,也成了李煜的“絕命詞”。
在李煜40歲生日那天,他讓歌姬将這首詞唱了出來。
有此機會,趙光義給李煜賜酒。
李煜飲酒後,中毒而死。
因此,在文學史上有名的“詞帝”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
作為皇帝,李煜應該是一個教訓,但在大宋的曆史上,後來也出了一位這樣的“文藝皇帝”,
他寫的一首好字,名喚“瘦金體”,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耗費國力收集怪石建成園林。
他是宋徽宗,後來被金軍俘虜。
這樣的事,就像一個又一個循環。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些“文藝皇帝”們,他們留下的作品越是優秀,就越讓後來的人,感到悲怆和無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