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先說GDP,因為他是真正的指标之王,理解GDP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産生的?又是如何被确定為國際通行的經濟衡量指标的?你才能真正了解他的價值。
GDP教科書上是這樣定義的,中文名叫國内生産總值 ,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内生産的全部最終産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是對經濟總體表現的最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他是如此的重要,因而被稱之為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著名經濟學家薩缪爾森将它比喻為描述天氣的衛星雲圖。
那麼曆史上GDP是如何産生的呢。GDP誕生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當時美國經濟進入大蕭條時期,前後兩屆美國總統胡佛和羅斯福都緻力于将美國經濟從衰退中拯救出來。但在制定應對大蕭條的政策時,卻發現隻有股票指數、貨運量和殘缺不全的工業生産指數可用于參考,根本沒有一個指标能夠反應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全貌。好比一個人隻知道自己得了重病,卻不知道自己具體的健康數據,那醫生是不可能對症下藥的。
于是當時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就找到了一個叫做庫茲涅茨的經濟學家。希望他的團隊能夠對美國經濟進行一次從頭到腳的體檢。
1934年,這份體檢報告出來了,經過了對1929年以來的稅務數據、經濟普查數據、就業工資和服務業的調查估算,進行了非常精細的數據收集和整合,實現了對于1929年以來的國民收入的統計。這就是GDP統計理念最初的由來。
庫茲涅茨遞交的報告結論非常驚人,美國的國民收入在1929年到1932年減少了一半。據說當時盡管經濟還處于蕭條中,但這份報告賣得十分暢銷,每份售價20美分,第一版4500份很快就售罄了。
更重要的是,羅斯福總統在公布新的複蘇計劃時,直接用了報告的數據,并且在1938年的國會預算案中使用了庫茲涅茨更新後的内容,也就是說,GDP的發明對于當時的美國政府退出的政策所覆蓋的範圍産生了很大影響。胡佛總統隻有股票行情指數和貨運的車輛數據,而這些數據完全無法構建一個完善的經濟圖譜,而掌握了GDP指标的羅斯福,則能夠從容的調度全國的政策,這就是經濟指标的重要價值。
此後經過諸多經濟學家的共同努力,GDP逐漸演化為日益完善的一整套國民經濟核算理念和體系,并在世界範圍内廣泛使用。庫茲涅茨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他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密不可分。
GDP的收入法核算庫茲涅茨創立的GDP統計方法,是從國民收入的角度統計一年内的總産出,即整個經濟體的總産出會作為收入最終分配給勞動者、政府和企業,勞動者獲得工資,政府獲得稅收,企業獲得的部分可細分為折舊和盈利。
這就是收入法GDP核算的基本方式,即GDP=工資 稅收 折舊 企業盈利。
GDP的支出法核算
20世紀40年代,美國參加了二戰,戰時經濟的客觀要求是需要掌握國家都能生産哪些産品,以及生産了多少,這樣才能方便國家安排整體的生産計劃,生産出足量的滿足戰争需要的産品。這就是支出法GDP核算的由來。
在這裡打個岔,說起來,GDP和戰争有非常大的不解之緣,偉大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在1940年的時候發表了 一篇著名的文章《如何為戰争付款》,他就尖銳地指出,如果我們沒有準确的宏觀數據,那麼我們就無法做準确的戰争動員和戰争籌款,那麼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這也成為了一個很大的轉折點,經濟學家不再僅僅是學術上的讨論者,不僅僅需要對私營經濟狀況的好壞來進行研究,而是真正能夠進入政治經濟決策的核心部門,來指導政府根據數據來制定政策。
回到GDP支出法核算,支出法的基本理念是:生産出的産品和服務最終隻會有四個去處: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出口。其中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支出的産品和服務中有一部分來自于外國進口,不是本國生産的,不能計算在内。
所以GDP=居民消費 企業投資 政府購買 淨出口。在現實場景中,很多國家的政府項目是分攤到消費和投資兩個項目中,因此GDP常常分解為 消費、投資、進出口三項。
總結一下收入法和支出法的區别:
到了20世紀50年代,裡昂惕夫又提出了第三種GDP核算方法——增加值法,又叫生産法。統計方法是将生産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增加值進行加總。
所以最終産品的價格來自于各個環節對産品的增值。比如鐵軌是經由鐵礦石開采——冶煉——鍛造定型等諸多産業鍊環節最終得到的,所以鐵軌的價格也就等于各環節所賦予的增加值的總和。所以GDP=總産出-中間投入。
舉例:三種GDP核算方法的區别和邏輯一緻性
下面我們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上述三種方法的區别與聯系。
假如有個 伐木工砍伐木材,賣給造紙廠,木材價格5元。造紙廠将木材變成紙漿,紙漿價格10元。接下來将紙漿變成紙張,紙張價格20元。造紙廠将紙張賣給文具生産廠,文具生産廠将紙張加工成筆記本後賣出給學生,筆記本價格35元。
我們先從支出法的角度看,生産的産品最終被學生消費,消費價格是35元,所以GDP為35元。
那從增加值法的角度看,每個環節的增加值分别是5、5、10、15元,合計為35元,所以GDP為35元。
從收入法的角度看,這35元的銷售收入最終會被分解為整個生産鍊條上的工人的工資、政府征收的稅收、企業的機器折舊成本以及淨利潤,所以GDP=工資 稅收 折舊 盈利=35元。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三種不同的方法計算得到的GDP應該是一緻的,因為它們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事物進行核算。收入法着眼于銷售收入的分配,支出法着眼于最終成果的用途,增加值法着眼于生産的各個環節。但在實際操作中,因為資料來源的不同以及基礎數據質量上的差異,三種方法計算的GDP之間存在着一定的計算誤差。
目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季度GDP同比增速和總量數據基于生産法,但平常我們對GDP的分析角度主要基于支出法,即GDP增長來自于消費、投資和淨出口三大塊的增長。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消費、投資和淨出口的變動趨勢來形成對經濟運行情況的判斷和預測。
這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構成GDP的這個三駕馬車之間并不存在因果關系,為了保障經濟增長的總目标實現,通過刺激投資來促進消費,或者通過刺激消費來增加投資和出口,這種觀點都是颠倒了因果關系,GDP是一種衡量經濟的指标,而不應該把消費和投資作為增加GDP的工具。
GDP核算在中國的應用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使用的是源自蘇聯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物資平衡表,這一套體系與計劃經濟體制相匹配,隻衡量物質産品,不衡量服務業産值。
同時,當時普遍使用的工農業生産總值這一類指标存在重複計算。比如農民種出麥子,工廠将麥子加工成面包,在GDP核算體系中,隻包括面包的最終價值;但在工農業生産總值的口徑下,工業産值是面包,農業産值是麥子,二者相加,相當于麥子的價值被計算了兩遍。
由于這種核算體系逐漸與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實狀況脫節,中國從1985年開始引入GDP核算體系,并從1992年開始徹底摒棄原來的物資産品平衡表體系,GDP也成為了最重要的經濟指标,GDP的實際同比增速的變動就是中國經濟波瀾壯闊的發展曆程的“晴雨表”。
2000年以後,随着中國加入WTO,融入全球分工體系,中國經濟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開始爆發,并演變為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受此影響,增速出現嚴重下滑。
為應對GDP增速的斷崖式下降,中國政府推出了“四萬億”刺激計劃,支持政府基建、國企和房地産投資,中國經濟2009年開始V型反彈。但刺激政策的後遺症也日益顯現,通貨膨脹、産能過剩的情況十分嚴重。
到2011年,中國經濟再度出現下滑,政府實行新一輪刺激政策,重點是給國企和基建融資,經濟在2012年短暫企穩,但自此再也沒有回到此前的高增長區間,經濟“L”型開始形成。2013年下半年,經濟增速繼續下滑,地方政府擴大基建投資穩增長,同時房地産政策開始放松,鼓勵居民貸款買房,穩定了房地産投資。直到2016年經濟在底部企穩,并于2017年在全球經濟複蘇、出口好轉的帶動下短暫複蘇。2018年,中國經濟再度開始下行,2019年一季度的各項數據則顯示經濟出現溫和複蘇的迹象。
大家可以看到每一次大的經濟波動背後,都是GDP率先出現增速放緩,随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經濟刺激計劃,更加寬松的貨币政策以及産業支持方案,因此,通過觀測GDP的增速以及大家對于增速的預期,就夠更好地預測貨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名義GDP和實際GDP的區别
GDP不是以數量來衡量的,而是以市場價格來衡量的,但市場價格每年都會發生變化,從而涉及到計算GDP時采用哪一個價格的問題。
舉例來說,假設一個經濟體2018年生産4斤蘋果和3斤梨子,2018年蘋果的價格是5元/斤,梨子的價格是6元/斤。2019年這個經濟體生産了5斤蘋果和2斤梨子,2019年蘋果的價格是5.5元/斤,梨子的價格是7元/斤。
2018年這個經濟體的GDP一共是38元。2019年的GDP呢?
如果按照2019年的價格計算,該經濟體2019年GDP是41.5元。因此2019年該經濟體的GDP同比增速為=9.21%。
但是我們很容易看出,2019年GDP的增長不僅有數量的變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蘋果和梨子漲價了!如果不考慮漲價的因素,依然用2018的價格來計算的話剔除價格因素,2019年該經濟體的GDP總量是下降的。
由于價格的變動不代表生産的産品數量增加了,我們更關心實際産品的價值的增長,所以我們需要以相同的價格計算不同年份的GDP,這樣進行跨年的比較才有意義。
在我們的曆史上曾經也出現過名義GDP和實際GDP出現巨大的差别的時期,比如1994年,名義增長率達到了36.4%,而實際GDP的增長率隻有13.1%,那中間出現的巨大的差值就是由于通貨膨脹所造成的,而名義GDP和實際GDP之間的比率我們稱之為GDP平減指數。我們在後面講通貨膨脹模塊的時候,會詳細展開說。
國家統計局每季度公布GDP的絕對額和同比增速,其中“絕對額”是按本年價格計算的“名義GDP”,而“比上年同期增長”則是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實際同比增速”,大家需要注意辨别。
總結本節與大家來分享了GDP這個指标的曆史成因、演化推廣。GDP三種計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和增加值法。以及GDP在中國的應用,最後是名義GDP和實際GDP 的區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