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七
據媒體報道,趙本山已經卸任本山傳媒法定代表人,并且退出了董事長兼總經理職務。
很多人都在猜測,趙本山這是開始準備退休了,畢竟今年他已經63歲,精力和體力都大不如從前了。
或者,提前給年輕人讓位,就如同當年他退出央視春晚一般。
回看本山大叔這一生,他過得比電視劇中的主人公還精彩,從和耗子奪食的苦孩子,到身價數億的娛樂大亨,這樣的人生世間少有。
一、
趙本山出生于遼甯省開原市蓮花鎮蓮花村,他是家裡的第三個孩子。
聽名字就知道這個地方有一個蓮花池,每到盛夏來臨,蓮花都會鋪滿整座蓮花池,這在當地可是難得一見的盛景。
而且這座蓮花池還有一個神秘的傳說。
據說在蓮花池周圍纏繞着五條龍,它們向蓮花池聚攏,為的就是來喝蓮花池中的水......
總之,這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孕育了趙本山這樣的名人。
雖然傳說很美,但是趙本山二十歲以前的經曆,可以稱得上是多災多難。
1957年出生的他,就直接迎來了命運滿滿的惡意,母親的奶水不足,爺爺厚着臉皮,抱着趙本山走街串巷去“蹭奶”喝。
有一次下雪天,爺爺腳滑了,直接把趙本山丢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給老人吓壞了,心想這可别把孩子摔壞了。
爬起來抱起來一看,趙本山還在那“咯咯”直樂,一點事都沒有。
老爺子就是這樣一家家的去“讨奶”,趙本山這才頑強地活了下來,不過他的境遇依舊不是很美妙,他稍微長大一些的時候,因為糧食缺乏,他又繼續開始挨餓。
5歲那年又一個噩耗降臨到趙本山的頭上。
當時她的張淑琴有“大嫂隊長”的稱呼,十分的能幹,積勞成疾,終于沒抗住病魔的侵襲撒手人寰。
在母親去世當天,趙本山還一屁股坐進了火盆裡......
禍不單行說的就是趙本山這種人,7歲那年,父親又因為和人打架,不得不離開遼甯,遠走黑龍江。
這一下可苦了老爺子,重擔全部壓在這個老人的身上。
趙本山剛剛十多歲出頭,生活的重擔就把老爺子給壓垮了,扔下了家裡四個孩子,就駕鶴西去。
後來,趙本山的哥哥姐姐陸續成家,徹底丢下了他一個人。
趙本山在14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另起爐竈,自己過日子了,村裡給他分了300斤糧食,根本不夠吃。
一個半大的小夥子,正是瘋長的時候,糧食不夠吃,趙本山隻能去田地裡挖老鼠洞。
和過冬的耗子一起搶糧食吃。
這些他依舊吃不飽,他還去五奶、老叔,還有瞎二叔趙德明家蹭飯吃,還在二叔那裡學了拉二胡、二人轉等技藝,這為他後來的文化道路開始了啟蒙。
直到16歲那年,趙本山才時來運轉,有了那麼一丢丢的改善。
二、
在這年,趙本山小學畢業,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中學生,并到了新的學校,開始了新的生活,也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人。
這個人叫李興華,也是當時趙本山的同桌。
因為離家遠,大家中午都不能回家吃飯,隻能帶飯,趙本山都是到處蹭飯吃,大家又都不富裕,哪裡有飯給他帶啊。
每天中午大家吃飯的時候,趙本山都會躲在角落裡,灌一肚子的涼水。
李興華就十分納悶,你怎麼吃飯這麼快呢?
十幾歲的孩子,正是自尊心最強的時候,怎麼好意思說自己太窮了,沒有錢去吃飯呢?
聽到李興華的話之後,他還一臉自傲地回答,我跑回家吃飯去了,我是飛毛腿,跑的快,自然也吃的快。
如果不是看到趙本山黃膠鞋露出的那個大拇指,李興華還真就信了。
等到上課的時候,趙本山可就露餡了,肚子一直咕咕地叫,看到同桌異樣的目光,趙本山有了些許的尴尬。
後來,兩人熟悉起來之後,李興華也了解了趙本山的家庭情況。
頓時心生憐憫,他主動把自己的午飯分給了一半出來,趙本山幾番推搡之後, 還是接過了李興華遞過來的大餅子。
李興華家庭雖然比趙本山要強,但是一家八口人,在加上當時鬧糧荒。
大家的糧食都不是很富裕,都在餓肚子,都吃不飽飯。
把自己的夥食分給趙本山之後,李興華也吃不飽肚子了,晚上回家吃飯的時候, 又開始大吃特吃。
李興華的母親周玉梅看到兒子這麼能吃,開始覺得兒子是在長身體,就在給他的午飯多帶了一張餅。
結果晚上的時候,李興華依舊是狼吞虎咽。
周玉梅這時候就知道不對了,趕緊問兒子怎麼回事,是不是浪費糧食了,李興華這才和母親說了實話,然後便在那裡低着頭,等着母親的批評。
結果周玉梅在聽完兒子的話之後,不僅僅沒生氣。
還為趙本山凄慘的身世掉下了眼淚,她囑咐兒子,晚上的時候,可以把趙本山帶到家裡來。
聽到這裡,李興華高興極了。
三、
就這樣,每天晚飯李家的飯桌上,都多了一口人。
周玉梅非常疼愛趙本山,還把他收為幹兒子,李家的兄弟姐妹們,也十分喜歡這個新成員。
從那時候開始,趙本山的生活終于有了不錯的改善。
1975年,趙本山和李興華等人,參加了學校的文宣隊,在這裡進行更多的學習,這時候開始,趙本山的模仿天賦,就開始展露了出來。
中學還沒畢業,,在大伯的運作之下,他進入村裡的文宣隊,成了一名光榮的文藝工作者。
結果剛幹了一年,文宣隊就解散了。
趙本山不得不背着行李,又一次回到了村裡,這時候的他連住的地方都沒了,他的房子被自己的哥哥給推到,重新蓋了婚房。
無奈之下,趙本山隻能到村裡的生産隊尋了個地方,把被子一鋪,鍋一支就是一個家。
19歲那年,一家人在一起唠嗑,趙本山的五奶奶開始操心起他的婚事了:
三兒啊,你這也不小了,該找個姑娘,自己成個家了。
對于自己的事情,趙本山卻渾然不在意,他說:
我這不是挺好嗎,腿肚子貼竈王爺,人走家搬,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五奶,我不找對象。
這時候本山的衆多親人都紛紛開始發表講話,他的老叔說:
光棍的日子不好過啊,沒人給你洗衣做飯,這可不可行。
最後,在衆說紛纭之下,就決定了趙本山的人生大事,還選定了一個叫葛淑珍的姑娘,當做趙本山的媳婦。
四、
趙本山終于有媳婦了。
葛淑芬也是一個苦命的孩子,父母雙亡,孤家寡人一個人,長得雖然不怎麼樣,但是居家過日子絕對是一把好手。
聽聞自己的幹兒子要結婚了,周玉梅十分開心。
把積攢下好久的棉花票、糧票都拿了出來,又借了一些,走了幾十分鐘,換來了足夠的布匹和棉花,給趙本山張羅了一床棉被。
這在當時可是一個大物件。
當時李興華也隻是和弟弟一起蓋一床被子,沒有褥子鋪,直接就躺在草席上。
在衆多親戚的幫助下,趙本山總算不是孤家寡人一個人了,也有一個像模像樣的家了,婚後沒兩年他就有了自己的大女兒趙玉芳。
同時, 趙本山的人生也開始苦盡甘來。
文宣隊又重新成立,已經種了一年多地的趙本山,他又一次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開始在東北一帶到處演出。
趙本山就成名在這裡,這一次他在文宣隊和老師傅們學了不少東西。
厚積薄發之下,趙本山終于混出了一番名堂來。
1982年,遼甯省舉辦第一屆農村小戲調演,趙本山憑借《摔三弦》獲得冠軍,從此一舉成名。
同時他還吸引了各個劇團的注意,最終鐵嶺縣劇團開“高價”把他挖走了,還給他分配了三間土坯房。
雖然工資比之前多了不少,但是花銷也大了。
這時候趙本山的爹爹也已經回來,和他生活在一起,同時他又有了一個小兒子。
一家五口人,完全依靠趙本山那點薪水生活,另外他的兒子還患有先天疾病,又是一筆治療費用。
日子并不好過,不過趙本山的名氣越來越大,工作也越來越繁忙。
索性在1985年,徹底搬離了蓮花村。
這時候傳統的曲藝表演項目,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在1983年春晚,李谷一唱了一首《鄉戀》之後,流行之風吹向祖國各地。
流行歌曲和舞蹈表演備受人們青睐,傳統曲藝表演幾乎無人問津。
無奈之下,衆多藝術團不得不開始研究新的表演形式。
1987年,趙本山、潘長江等人拍了一個叫《大觀燈》的節目,當時就抱着試一試的态度上台表演。
沒想到卻一炮而紅,一年之内演了500多場,場場爆滿,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趕8個場。
趙本山真正的紅了,在東北一代成了一個名人兒。
五、
1987年著名相聲演員姜昆去鐵嶺演出。
這時候的他已經在相聲舞台征戰多年,還連續上了好多年的春晚,在全國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結果當他表演完後,發現台下的掌聲寥寥無幾。
還有觀衆在那裡竊竊私語:
這有什麼啊,我們這趙本山演得都比這好,也比這可樂。
姜昆聽聞之後當然不服氣,趕緊打聽趙本山是誰,還特意跑去沈陽觀看了趙本山的現場演出。
當時趙本山表演的叫《瞎子摸燈》,他幽默诙諧的肢體表演,逗得現場的觀衆哈哈大笑。
也包括姜昆,他當時就覺得這就是一個人才啊。
演出結束以後,姜昆特意跑到了後台找了趙本山,兩人相談甚歡,在觥籌交錯中,姜昆表達了自己對趙本山的欣賞。
姜昆無疑是趙本山成名路上最關鍵的貴人。
回到北京以後,姜昆就向春晚節目組舉薦了趙本山的作品,不過被春晚節目組給斃掉了。
在第二年姜昆依舊不遺餘力地遞上趙本山的本子,再一次被拒。
直到1990年,趙本山終于站在了春晚的舞台上,并且一炮而紅,在那以後,趙本山的小品,就成了觀衆們最期待的節目。
特别是陳佩斯因為某種原因退出春晚舞台以後,趙本山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品之王”。
六、
在成名後,趙本山的人生赢來一喜一悲。
喜事是趙本山終于找到了自己一生最愛的人,他與葛淑珍的婚姻,無疑沒有任何的感情基礎。
特别是趙本山越來越忙,自然也就沒有時間溝通感情。
1991年5月,兩人非常和氣地辦理了離婚手續,趙本山選擇淨身出戶,把30萬存款,一輛小汽車、一棟小樓全部留給妻子和孩子。
分手以後兩人依舊是朋友,趙本山一直關注前妻的生活,後來還在節目上為她征婚,并開出了天價嫁妝,可惜葛淑芬在也沒有嫁人。
1992年,趙本山在演出途中,發生了嚴重的車禍,一名叫尤迪的女演員,當場身亡。
趙本山也斷了肋骨。
這時候一名叫馬麗娟的女人出現在了他的身邊,她是遼甯藝術團的演員,負責去醫院貼身照顧趙本山。
在這期間兩人互生情愫,當年9月10日,在沈陽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不過令人悲傷的是在1994年,趙本山多種疾病纏身的大兒子,在這年不幸離世,這對趙本山來講,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與馬麗娟結婚以後,趙本山各方面都開始了飛速的發展。
1997年春節,趙本山正在春節晚會向全國觀衆拜年的時候,馬麗娟為他生下了一對雙胞胎,也就是趙一楠和趙一涵。
在聽聞這個消息的時候,趙本山喜極而泣。
從這以後趙本山的事業開始飛速發展,連年稱霸央視小品舞台,還在2003年,成立了自己的娛樂帝國——本山傳媒。
并在沈陽、北京、天津、哈爾濱、深圳等地成了7家“劉老根大舞台”。
那時候,“劉老根大舞台”在全國都十分有名,收益也十分不錯。
僅2011年,就演出1744場,演出收入突破2.2億元,上繳國家稅收7000餘萬元。
同時趙本山還進軍影視行業,拍攝出了《劉老根》、《馬大帥》、《鄉村愛情》、《鄉村名流》等多部鄉村喜劇。
另外,本山傳媒還孵化不少喜劇達人,比如小沈陽、宋小寶等人。
這些讓趙本山身價倍增。
2010年4月,趙本山花巨資買下了“本山号”,成為全國第一個有私人飛機的明星,據報道這架飛機的交貨價高達2.8億。
可見趙本山的吸金能力有多強。
如今多年過去,趙本山的身價絕對遠超常人想象,從一個和耗子搶糧食的農村娃,走到今天,趙本山無愧傳奇二字。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