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輩都認為男寶寶的胎動更“鬧騰”一些,于是現在很多孕媽媽也一緻認為,如果胎動活躍,那鐵定是男寶了。小柔就是在懷孕後期感覺胎動曆害,懷大寶那會的時候也是胎動曆害,按這麼推算,二寶八成也是兒子。
但是,最後小柔生了一個可愛閨女,這下全家高興壞了,終于湊齊“好”字。所以,胎動曆害與否看性别不靠譜啊。
胎動的早晚
大部分孕媽媽在孕14-16周的時候就能感覺到胎動,有些人可能早點,有些人可能感覺胎動晚點。有些孕媽媽則在20周左右才感覺到胎動,這類寶寶胎動比較晚,這除了與媽媽的肚皮脂肪厚度有關外,也有人認為這類寶寶出生後性格比較文靜。
胎動的頻率
寶寶胎動不僅有早有晚,而且有強有弱。一般認為胎動數>30次/12小時為正常,一般認為胎動數<20次/12小時為異常,如果胎動數<10次/12小時,胎兒可能存在顯缺氧。
目前國内多采用1973年Sadovsky(人名)提出的每日固定3小時計數胎動法,建議孕媽媽們在每一的早上,中午,晚上固定時間各測一小時胎動,再次次數乘4後相加,就得到了12小時胎動總數。
2014年,美國的婦産科學會(ACOG)提出了另外一種方法,就是讓孕媽媽呈左側卧位時開始數胎動,在2小時内胎動達到10次,則被認定為滿意的胎動。
胎動的感覺
像魚兒一樣在遊動
像練武術一樣拳打腳踢
像小蟲子一樣在蠕動
對于胎動的感覺,每個媽媽描述都不一樣。要知道胎寶寶在媽媽的“小房子”裡有多種動運形式,可謂花樣百出,包括蠕動、翻滾、旋轉、跳躍、牽拉等。
而對這些動作,每個媽媽的肚皮厚度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
自計胎動的重要性
胎動是寶寶和媽媽最直接的交流方式,也是寶寶表達自我“情緒”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有的孕媽會說都什麼年代了,各種胎心監護儀、胎心儀不是更能了解寶寶的情況嗎?對,大家說得都對,但不全對。
胎心監護儀不便于随身攜帶,胎心儀也不是每個孕媽都能擁有。這些,自計胎動都不用擔心,關鍵是,還不用花一分錢!實惠又實用,何樂而不用呢?
所以,即使在檢查設備越來越完善的今天,孕媽自己胎動仍是孕期關注寶寶安危的重要指标。
孕媽媽如何數胎動呢?
剛開始時,寶寶的胎動并不規律,當進入孕28~32周,随着寶寶的神經系統、肌肉系統逐漸發育完善,活動空間也比較固定,這時寶寶的胎動也慢慢穩定下來。一般到了32周後,寶寶每天的胎動基本穩定。
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開始自己數胎動了。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求孕媽媽自己數胎動了!除了前面講到的兩種數胎動的方法,其實現在網上也有一些輔助軟件以及工具等,均可以幫助來計算胎動。
胎動頻繁是缺氧嗎?
胎動頻繁與缺氧的關系,衆說紛纭。但目前國内還沒有研究以及臨床試驗,提示胎動頻繁與胎兒缺氧有關系。
一般來講,如果胎動較多孕媽媽不必過度緊張,但如果過度胎動後,寶寶突然安靜了,這時就需要引起孕媽媽的重視,這可能是寶寶發出的一種“求救信号”,我們甚至可以理解為“垂死掙紮”。
一旦有這種情況出現,再加上之前B超檢查顯示有臍帶繞頸的情況,建議孕媽媽及時到醫院就醫,盡快挽救寶寶生命。
胎動異常該怎麼辦?
如果發現寶寶在某一個時間突然安靜了,首先要考慮寶寶是不是在睡覺。要知道,我們上班或上課時也會犯困,同樣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也會犯困。
處于“睡眠”周期時,寶寶通常沒有胎動,一般持續20~40分鐘。正常健康寶寶的“睡眠”期一般不會超過90分鐘。
所以,如果持續1個小時的話胎寶都沒有動,就要引起重視!這時候,如果排除孕媽肚子餓,或者服用鎮靜藥物等因素,需馬上就近就診,醫生會根據胎監、B超等檢查制定具體治療方案!
胎動是一種神奇的體驗,也是偉大母愛的見證,不管胎動激烈與否,胎動次數多與少,隻要在合理範圍時,媽媽們就不必擔心。
另外,也不要牽強将胎動與胎兒性别以及性格聯系到一起,毫無意義。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内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天天話育兒,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