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五 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1、動物的分類
動物按有無脊柱,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動物已知 150 萬種,其中昆蟲 100 萬
多種,是種類最多的類群。
2、植物的分類
3、環節動物:蚯蚓、沙蠶、水蛭等主要特征:①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②有體腔。
蚯蚓的特征: 1、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 2、以植物枯葉、朽根等為食。 3、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在粗糙紙上比玻璃闆運動快);身體分節使軀體的運動更靈活。 4、
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呼吸。
4、節肢動物(100多萬種)主要有昆蟲綱、甲殼綱、蛛形綱和多足綱等。
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①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并且分部;②體表都有外骨骼;③足和觸角分節。昆蟲綱(蝗蟲等)的主要特征:①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②胸部有3對足,一般有2對翅。
甲殼綱動物:體表長有較硬的甲。如:蝦、蟹、水蚤等
5、魚類主要特征:①終生生活在水中;②身體表面大多覆蓋着鱗片;③用鰓呼吸;④用鳍遊泳;
靠尾部的擺動和鳍的協調遊泳:
6、兩栖類的主要特征:①變态發育、幼體生活水中,用鰓呼吸;②成體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呼吸;③皮膚裸露、有輔助呼吸作用;④體溫不恒定。
7、鳥類的主要特征:①有喙無牙齒;②被覆羽毛;③前肢變成翼;④骨中空、内充氣體;⑤心腔分四腔;⑥用肺呼吸,并且有氣囊輔助呼吸;⑦體溫恒定;⑧卵生。
8、哺乳類的主要特征:①體表被毛;②牙齒有門齒、臼齒和犬齒的分化;③體腔内有隔;④用肺呼吸;⑤心髒四腔;⑥體溫恒定;⑦大腦發達;⑧胎生、哺乳。
9、變溫動物和恒溫的區别:
哺乳類和鳥類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恒定,它們都是恒溫動物。
其他動物的體溫随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屬于變溫動物。
10、陸地動物适應陸地環境的形态結構特征:
(1)陸地氣候相對幹燥;與此相适應,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比如爬行動物具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具有外骨骼。
(2)陸地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
(3)除蚯蚓等動物外,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于身體内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
(4)陸地生活的動物還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作出反應。
11、骨胳肌的結構和特性:
結構: 肌腱: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間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無論受到哪種刺激(包括由神經傳來的興奮)都會發生收縮,停止刺激,肌肉舒張。
12、關節的結構和特性
關節包括關節頭、關節窩、關節軟骨、關節囊和關節腔。
使關節牢固的結構:關節囊,及關節内外的韌帶;
使關節靈活的結構:關節軟骨(減少摩擦,緩沖震動)、關節囊分泌的滑液
13、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雞撫育小貓。
(2)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學習行為,如鹦鹉學舌,小狗算數。
14、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2)促進生态系統物質循環。
(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15、細菌和真菌的特點:
細菌:個體微小,單細胞個體,呈現球狀、杆狀、螺旋狀。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 DNA,有的有鞭毛和莢膜。沒有成形細胞核,通過分裂的方式繁殖後代,細胞内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為異養。在不良環境條件下,細菌會變成芽孢,芽孢是休眠體,不是生殖細胞,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落在适當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
真菌:既有單細胞(酵母菌),也有多細胞的個體,細胞内有真正的細胞核,能産生孢子,孢子生殖的方式繁殖後代,細胞内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為異養。
細菌的發現者:列文·虎克。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
16、細菌和真菌的培養步驟:制作培養基、高溫消毒、接種、培養。
細菌和真菌生活條件:水分、适宜的溫度、有機物、一定的生存空間,有的還有特殊條件。
17、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CO2,水,無機鹽。
②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
③與動植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類共生);根瘤(根瘤菌與植物共生)
18、微生物與人類生活:
①食品制作:
酵母菌——無氧時,分解食物中的糖類,産生酒精、二氧化碳,如釀酒時。
有氧時,分解食物中的糖類,産生二氧化碳和水,如制饅頭、包子、面包等。
乳酸菌——無氧條件下,将葡萄糖轉化成乳酸。制酸奶、泡菜等。
②食品的腐敗原因:由于細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長、繁殖活動引起的。
防腐:脫水法、腌制法、煙熏法、真空包裝、冷凍法、罐藏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③制藥:抗生素和利用轉基因生物生産藥物
④淨化環境:厭氧菌将有機物分解産生甲烷。好氧菌産生二氧化碳和水。
19、生物分類 依 據:形态結構、生理功能
基本單位:種
分類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20、植物的主要類群:藻類植物、苔藓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魚類、兩栖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21、我國特有的部分珍稀植物
裸子植物:蘇鐵、 銀杏 、銀杉 、 紅豆杉……
被子植物 :珙桐(中國鴿子樹)……
22、我國部分珍稀動物(無脊椎動物)
水生:紅珊瑚、庫氏砗磲、鹦鹉螺
陸生:中華跫蠊、金斑喙鳳蝶
23、我國特有的部分珍稀動物(脊椎動物)
魚 類:中華鲟、達氏鲟、白鲟、新疆大頭魚
兩栖類:大鲵(即娃娃魚)、青蛙
爬行類:揚子鳄、蛇
鳥 類:丹頂鶴、褐馬雞、朱鹮
哺乳類:白鳍豚(水生)、大熊貓、金絲猴
24、生物多樣性的内涵包括三個層次: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生态系統的多樣性。
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我國苔藓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
25、保護生物多樣性:
根本措施:保護生态系統的多樣性 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