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言文集合
十四、《鹬蚌相争,漁翁得利》
【課文主旨】
一隻河蚌(張開)殼兒在河灘上( 曬太陽)。有隻鹬看見了,猛地把嘴(伸到)殼兒裡去(啄肉)。河蚌急忙把殼兒(合上),牢牢地(夾住)鹬的嘴不放。就這樣,鹬和蚌(相持)着,誰也不讓誰,就在它們(筋疲力盡)的時候,有個漁夫沒費一點力氣,就把它們一齊(捉住)了。
讀了這則寓言,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
(雙方争利,互不相讓,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反而讓别人從中獲利)
【寓意】
通過鹬蚌相争卻讓漁人從中獲利的故事,告誡人們:雙方争持不下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讓别人從中獲利。
所以我們做事要權衡得失,化解矛盾沖突相互謙讓。
【典故】
《鹬蚌相争》的典故
《戰國策燕策二》記載: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它常常仗着它的優勢去侵略别的弱國。弱國之間,也常常互有磨擦。
有一次,趙國聲稱要攻打燕國。當時,著名的遊說之士蘇秦,有個弟弟叫蘇代,也很善于遊說。蘇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趙國去勸阻趙王出兵。
到了邯鄲,蘇代見到了趙惠文王。趙惠文王知道蘇代是為燕國當說客來了,但明知故問:“喂,蘇代,你從燕國到我們趙國做什麼來了?”
“尊敬的大王,我給你講故事來了。”
講故事?他要講什麼故事呢?趙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來,蘇代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說這次到趙國來,經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隻蚌,正張開雙殼,在河邊曬太陽。忽然飛來一隻水鳥,伸出長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攏它的殼,把水鳥的嘴夾住了。這時候,水鳥對蚌說:“不要緊,隻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氣,它回敬水鳥說:“不要緊,隻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你也會活不成的。咱誰吃誰的肉,還說不定呢!”
它倆争吵不休,誰也不肯相讓。
正在它倆争吵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人走了過來。那打漁的人毫不費力地伸手把它倆一起提拿去了。
蘇代講完了上邊的故事,然後嚴肅地對趙惠文王說:“尊敬的大王,聽說貴國要發兵攻打燕國。如果真的發兵,那麼,兩國相争的結果,恐怕要讓秦國做漁人了。
趙惠文覺得蘇代的話有道理,便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
#小學語文#語文#學霸#小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