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偉琛清晰地記得“回天行動計劃”的每一個時間節點,這些節點都曾出現在她與家庭成長軌迹的節骨眼兒上。
2018年,回天(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第一批普惠性幼兒園,落地在她家門口,也就是昌平區龍澤苑社區,解決了孩子入園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農場橋擴建、自行車專用路等交通網絡的暢通,每周末,一家人終于不再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積水潭醫院新龍澤院區正式接診,為全家看病就醫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選擇。
在這座城市的許多人看來,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至今已進行到第二輪的“回天行動計劃”很龐大,它涉及63平方公裡、85萬人口,幾年間投入了數以百億計的資金。
而對回天地區的居民來說,該計劃真正觸及的環節都很細微,它關注社區外的交通、教育、醫療,也改變了社區内包括用水、綠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實的“回天行動計劃”連接着這個超大型社區中,太多的微小單元。計劃中,85萬人口并不是一個被虛化的龐大數字,政策和項目真正關乎到了每一個真切的個體。
9月23日,昌平區龍澤苑社區黨委副書記遲偉琛舉着老照片,展示該社區2018年以前破損的水泥路面。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普惠園建到門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樓層居民的視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擠進龍澤苑社區的一塊切角蛋糕,成蔭的楊樹覆蓋着東西向的中心路。這裡有時很熱鬧,那是老人們在鍛煉,孩子們在嬉戲。有時也很靜谧,任憑百米外的地鐵站,軌道列車呼嘯而過,社區裡,隻聽得到鳥叫,以及微風吹動時樹葉的沙沙作響。
2011年,遲偉琛剛搬到這裡時,居住環境與體驗,與當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時,五環外的龍澤苑,曾一度讓她感到偏遠、荒涼。當時的回天地區,還被稱為“睡城”—— 交通擁堵和不完善的基礎設施,讓這個超大型社區僅能負擔起人們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從不屬于這裡。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兒園的年齡,來自教育的痛點,終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區裡私立幼兒園一個月的費用是2600多元,當時這個園區唯一的優勢,就是離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與其他幼兒園相比的。”
所幸的是,對回天地區來說,所有改變,也都在這一年開始。
當年8月,北京市政府對外發布了《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用三年時間,緩解交通擁堵、增強市政基礎保障能力,有效滿足地區新增入園入學需求,基本補齊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短闆。
首批普惠性幼兒園的設立不用等三年時光。事實是,首輪“回天行動計劃”發布後百日内,回天地區10所私立幼兒園回收移交後,幼兒園已實現普惠性收費,共提供了2990個學位,收費也從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龍澤苑社區裡的幼兒園,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兒園之一,遲偉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隻是形式上的。成為普惠園之後,幼兒園的管理更加規範,教師擁有了更多的培訓機會和發展空間,硬件設施也得到全面提升。盡管事情發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經步入小學,但遲偉琛每回提起這些,打心眼兒裡覺得高興、知足,“非常感謝”這句話,她說了很多遍,認真又鄭重。
昌平區龍澤苑社區内的幼兒園。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夢想照進現實 民生項目一個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兒園的設立隻是首輪“回天行動計劃”的開始。實際上,這一輪計劃包括117個項目,涉及教育、醫療、文體、養老、交通等民生領域。
在遲偉琛的印象裡,2018年以前,通往城區的道路好像永遠都在堵車,車裡的孩子與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經常是一個小時過去了,連回龍觀都沒出去,所以我們當時非常不願意開車出門。”
2019年,曾經的“堵點”北郊農場橋機動車道拓寬改造工程完工,全長6.5公裡的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2020年,“斷頭”十餘年的昌平區林萃路實現全線貫通。回天地區“一縱一橫、五通五暢”主幹路網架構和多層次交通體系基本形成。
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在孩子的童年時光裡,遲偉琛曾無數次希冀,趁着空閑時間,帶着孩子走進城區,走到郊外,看一看名勝古迹,尋一尋露水昆蟲。過往的熱情,總被擁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鬧所消磨,路通了之後,這些盼望也終于有了可以實現的路徑,“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遲偉琛說,至此之後的每個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頭。
夢想繼續照進現實。醫療方面,2018年,昌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項目開始改造,醫療條件和住院環境持續改善;2021年,北京積水潭醫院新龍澤院區正式接診,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擴建工程和清華長庚醫院二期婦兒中心項目也在持續推進。2018年以前,遲偉琛及家人一有頭疼腦熱,總愛往中心城區跑,2018年以後,就醫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鐘路程的三甲醫院中得到滿足。
昌平區龍澤苑社區内,老人在鍛煉身體。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回天行動計劃”所帶來的改變,不隻發生在社區之外。2019年,北京市17個委辦局對接回天地區,承諾為這裡的社區辦一件實事。龍澤苑社區在北京市體育局的幫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鎖”了社區中的650米塑膠健身步道,在社區南側建起北京當時獨一份兒的智能健身器材,綠植也在“回天行動計劃”中被撥款補種。
昌平區龍澤苑社區内的智能運動器械。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教育、醫療、交通、生活環境、基礎設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變。”遲偉琛細數着這些年來,曾目睹、親曆的種種變化,“這下齊活了。”她說不隻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區生活過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項目照拂個體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細
今年,“回天行動計劃”進入第二輪。幾年中,除了上述變化,公園化城市街區也初見雛形,公園綠地面積增加到629公頃,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遠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們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規劃建設、資源複合利用,進一步得到滿足。
大項目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回天行動計劃”并非僅存在于大項目中。回天地區以外的居民不會知道的是,這個計劃實施以來,回天地區64個小區單位自備井置換、24個老舊小區内部供水管網改造任務也在最近幾年完成,超過十萬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區實現燃氣基本全覆蓋,不少多年未接燃氣,仍在使用煤氣罐的小區順利接通了天然氣。
昌平區龍澤苑社區黨委書記伊然,記得那些因基礎設施落後,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間:老舊小區水壓不穩定,5層以上住戶的燃氣熱水器從來打不着火;罐裡的煤氣說沒就沒,一頓飯剛點着火就斷了氣,等新的煤氣罐送來,“黃花菜都涼了”。
“即便是小項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環境,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社區街道的工作人員,是許多“回天行動計劃”的終端執行者,負責計劃落地的“最後一百米”、甚至是“最後一米”。這讓伊然清楚地知曉,在宏觀的大項目裡,細微的小環節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區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時,曾拆掉了一座連接馬路南北的過街天橋,導緻社區居民每日到地鐵站的步行距離,多出了約一千米,“早上的黃金時間,這得多耽誤事兒?百姓的訴求多了,回天專班立即‘吹哨’,計劃在同成街增設紅綠燈、斑馬線,方便通行。”
挪動一盞路燈,得路燈管理處出面。移一棵行道樹,需要園林部門幫忙,道路兩旁還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問題。伊然記得,那天,相關部門30多名工作人員到達現場,“這是一件需要各個部門統一協調的事兒,到了次日淩晨4點,馬路開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複了通行的便利。”
大項目在關注民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更讓伊然覺得可貴的是,在這個過程裡,個體的訴求不會被虛化,也都在第一時間得到了解決和回應。
昌平區龍澤苑社區内,居民們在享受陽光。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八年“回天”蝶變 改變過去貫穿未來
從2018年8月首輪“回天行動計劃”發布,到2021年7月新一輪計劃啟動,回天地區的改變已經從過去貫穿至未來。
在看得見的成效背後,是大數據的應用,在超大型社區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昌平區回天地區專項治理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大數據統籌下,緩解道路擁堵,高效辦理“接訴即辦”,都離不開“城市大腦”的支撐。将平台數據轉化為可視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門的政務數據和民意訴求,都讓治理變得更加精細、具體。
與此同時,幫助政府構建地區的精準認知、總結優勢和短闆、優化政府惠民項目執行路徑,通過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問題和民意訴求轉化為落地項目,協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應的動态治理機制。
當下,回天地區“城市大腦”正在開發建設。大數據将為“回天行動計劃”在基層治理、社區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産業活力、綜合檢查執法等方面繼續賦能,提升基層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統和數據安全措施。
新一輪“回天行動計劃”顯示,到2025年,回天地區将初步建成與首都城市發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屆時,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将不斷增強,小區環境煥然一新;産業發展活力提升,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公共服務補齊缺口,社區治理水平也會持續提升。
昌平區龍澤苑社區全景。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對于如遲偉琛一樣的居民來說,這麼多年來,他們為這裡的諸多“城市病”苦惱過,也一度讓他們感到無望,是“回天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理出的頭緒和眉目,讓那些煩惱和苦悶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頭。遲偉琛說,她最初選擇的小區,終于變成了理想中的家園。
好消息在這幾年裡紛至沓來,未來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遙遠了。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徐美慧 周博華 王方傑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