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學特征
豌豆的主根明顯且發育較早,側根分布較稀但很粗壯。整個根群比蠶豆小但比菜豆壯。莖圓形中空,無茸毛,并披有蠟粉呈革質,莖蔓性有高莖、矮莖之分。大部分品種在主莖基部1-3節處發生分枝。後期發生的二、三級分枝,大多為無效分枝。豌豆為羽狀複葉,由1-2對小葉組成,頂端小葉變成卷須,有攀緣性,葉柄基部有托葉,子葉不出土。早熟種在5--8節的葉腋間抽生總狀花序,每一總狀花序有花2-3朵,及至5一6 朵不等,自花授粉率高。一般花為白色,種子為白、黃、綠色,莢用品種花為紫色,種子為深褐色,結實數以營養狀況而異。果實為莢果,有硬英與軟莢之分。
硬莢種内果皮分布的纖維素在種子膨大前開始硬化,随着種子成長形成羊皮紙狀的機械組織,使果莢開裂種子脫落,以豆粒作食用。軟莢種果莢纖維發育遲,莢、粒都可食用,種子成熟時,莢果表面皺縮開裂,又稱甜豌豆。種子有圓粒及皺粒二種,千粒重在150克一800克之間,壽命為三年。
2.對生活條件的要求
(1)溫度及日照:豌豆原産地中海沿岸,為半耐寒性蔬菜,喜溫和濕潤的氣候,不耐炎熱和幹燥,是豆類蔬菜中耐寒力最強的。豌豆種子在3-4度發芽(圓粒種為1--2度)而以18度最為适宜,幼苗有較強的耐寒力,能耐-5度的低溫。若苗期溫度稍低,可使豌豆提早形成花芽,延長開花結莢期,提高産量;苗期溫度高,特别是夜溫高時,着花節位上升。豌豆開花期如遇短時期的0度低溫,花粉仍能發芽,但花粉管伸長很慢,開花數減少,但開的花基本上全部結實。豆莢也能在較低溫度下(4--6度)肥大,但有效生産結莢期的最低溫度為7-10度以上,以18-20度為最适宜。
生育期内20度以下的時間加長,有利于分枝、開花和結果。開花期遇25C以上的高溫幹燥的氣候,落花落莢多,品質差,易罹病。因此春季早播産量高,夏季高溫幹旱的年份産量低,多雨年份,植株易患病,結莢不良,産量降低。豌豆的花芽分化時對日照長短的要求并不十分嚴格,無論春播或夏播都能開花結實,但在長日照下能提早開花,縮短生育期,如将其南方品種移到北方栽培,-般都能提早開花結實。
(2)濕度和土壤營養:豌豆根系較深,耐旱力稍強,但當土壤含水量在11%以下時,不能授精或子粒不發育,形成空莢、秕莢。豌豆不耐空氣幹旱,開花時最适宜的空氣濕度為60-90%,濕度在60%以下,開花數就減少,高溫時更不利于花的發育,常使大量花鑿脫蕾,故土壤和空氣的幹旱是落花落莢的主要原因。豌豆根部呼吸對氧的需要量大,耐水性弱,當土壤積水或排水不良時,根系呼吸困難,機能衰弱,而引起腐爛,地上部也早枯。豌豆最适宜有機質較多,排水良好,耕作層深,磷肥充足的土壤。在磷肥不足時,其下部節位上分枝少,伸長不良,而且枯萎死亡,磷肥不足也影響豌豆子粒的發育。
豌豆按蔓的生長特性可分為矮生種、短蔓種、長蔓種。按豆莢纖維多少可分為破莢種和軟莢種,以種子形狀可分為圓粒種和皺粒種,以用途可分為菜用、教用和飼用。目前優良的菜用品種有:
1.極早熟莖直立,株高16--22厘米,節間短,分枝少,株形緊湊,葉片深綠色,較小,花白色,7-10 節開花,每株結莢3-4個,每莢有種子4-6粒,完熟種子淺黃色,圓形,粒大光滑,春播後45天左右開花,花期集中,果實發育速度快,成熟早,适于間、套作。
2.綠株莖直立,高35 厘米左右,生長勢強,有少數分枝,葉綠色較大,花白色,每株結莢4-6個,每莢6-7粒種子,完熟種子綠色,圓而光滑,粒大,早熟高産,并耐一定幹早,肥水條件較差的情況下也可獲得較高産量。
此外,還有早綠、解放、阿拉斯加、豐實大粒、軟莢豌豆等。
(三)栽培技術1.栽培季節我國南方(以北緯36-37度為界)為秋播,華北南部在9月下旬到10月底,上海在11月上中旬,以長有2-3片複葉的幼苗越冬。播期要适宜,幼苗在冬前莖基粗壯,第二年分根力強。但播種過早,冬前拔節徒長,莖葉過嫩,容易形成空花,而播種過晚,則造成株小根淺不易寒,第二年分枝弱,産量低。
北方(華北北部,東北和西北)都作為最早播種的春播作物,大地解凍後即可播種,炎夏來臨前收完。因此,早播發根早,生育期長,分枝結莢多,産量高。播種過晚,生育期魚,産量低。
2.播種
播種前用40%鹽水選種,撈去上浮的不充實的或遭受蟲害種子,消滅巍豆象的危害。春播豌豆可用春化處理,提高産量,方法是将剛露芽的種子移入0-2C的低溫中處理5天取出播種。播前用根瘤菌拌種。播種地宜施入充分腐熟的廄肥、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鉀肥,尤其磷肥有較好的增産效果。豌豆子葉不出土,播種可比菜豆稍深,在濕潤土播種時,覆土5-6厘米,幹婦土壤覆土可稍厚。一般采用行内點播法,行距10--20厘米,行内株間相隔5厘米,每穴2-6粒,每畝留苗6-6.5萬株,用種10--15公斤。
3.田間管理
春播豌豆播種後,宜淺松土數次,以提溫促根,使葉片肥厚,秋冬播種豌豆,越冬前須行一次培土,以保溫防凍,次年春再松土除草。現蕾開花前,開始澆小水。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性氮肥,加速營養生長,促進分枝,随後松土保墒。待基部莢果已座住,澆水量可稍大,并追施磷、鉀肥。結莢盛期保持土壤濕潤,促使莫果發育。待莢果數目穩定,植株生長減緩時,減少水量,防止倒伏,蔓生種在株高30厘米時,須及時支架。
4.采收及留種
豌豆的豆莢,大多在花謝後,8--10天停止生長,其後種子開始發育。故軟莢種在開花後7一10天,莢已充分長大,豆粒尚未發育時采收。食用嫩豆粒的約在花後15天左右,種子已充實,而種皮尚未變硬前采收,如采收過遲,豆粒中的柳分減少.澱粉增多,風味,品質都變劣。食用豌豆苗的當苗高5-0寸時,就可收獲,以後7-10天收期一次。
留種用的豌豆宜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豐産而具有原來品種優良特性的植株作種株,并選株蔓中部的豆英留種,當豆莢外皮變黃即可采收,然後脫粒、曬幹、貯藏。
以上所述豌豆的栽培技術要點,建議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