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蔡蜜
資本寒冬下,很多大小品牌紛紛遭遇增長停滞,尤其是新消費品牌成立時間短,抗周期性更差。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在今天看來的很多老消費品牌在發展初期也遇到過停滞增長的問題。通過對老消費品品牌的企業史研究,可以在新消費品品牌身上找到很多當年的影子,不管社會環境如何變化,商業的本質不變,品牌停滞增長的原因無外乎如下幾條:
01
僞需求品類
品牌是依靠品類壯大,品類有多大,品牌就有多大,弱勢品類無論如何也出不了強勢品牌,楊梅酒豬蹄肯定不如牛奶鳳爪,而比弱勢品類更糟糕的是僞需求品類。滿足需求開創新品類是二流的企業做法,一流的企業是開創品類創造需求,如蘋果的iPod、iPhone都是開創品類創造需求,奔馳沒有滿足需求制造更快的馬車,而是開創了汽車新品類。
僞需求品類隻是通過資金砸出市場,待消費者新鮮感退去,自然就不會再關注,品類中的品牌自然也得不到消費者關注,僞需求品類會直接導緻品牌的消亡。
02
弱需求品類
弱需求品類往往能通過延伸品牌來完成,單獨創建品牌是一種資源的浪費,還不一定能做大,如烏江實行的“小烏江到大烏江”戰略,從榨菜延伸到海帶絲、酸豆角、胡蘿蔔絲等醬腌菜弱勢品類就很順利,衛龍從辣條延伸到辣味零食也是一樣的路徑。非油炸面也是弱勢品類,五谷道場失敗後,中糧接手依然不溫不火。
弱勢品類需要靠企業來做大做強,也更需要整個行業的參與,如王老吉将一個地方化的涼茶品類做成全國化百億大品類,烏江榨菜将一個低價值的小品類做成高價值的大品類,都是值得學習深究的。
03
價格戰競争
品類成長期是價格戰高發期,很多品類的頭部品牌甚至是在品類成長期奠定的,如三輝麥風的确賣瘋了,但是盼盼成了法式小面包的品類代表。2001年達利園從好麗友手中接過蛋黃派,選擇低價切入,短短幾年時間湧入者無數,價格戰橫行,由于沒有行業标準進行規範,低價競争使産品質量問題頻發,蛋黃派由最初的禮品級食品逐漸淪為普通食品,甚至是低檔食品,一個好好的品類就這樣被做死。
惡性的競争有時候打死的不光是一個品牌,甚至是一個品類。品類成長期大小品牌紛紛進入,大品牌依靠傳播取勢,率先樹立起品類開創者形象;小品牌依靠低價瓜分市場份額,品類成長期最考驗品牌的運作功力,直接奠定品牌的興衰。
今天電商渠道下,價格戰隻會比線下渠道更激烈,無限的貨架,給了所有品牌展示商品的機會,線下實體貨架陳列花錢不一定能買到,但是電商的流量花錢就能買到,最小的品牌也有展示的機會,讓做品牌陷入流量争奪戰價格戰中。如速食酸辣粉,電商平台上9.9元6桶,價格戰不僅把品牌做死,也直接把品類做死。
04
戰略源點期打造失誤
國外品牌越來越強,國内品牌越來越弱,很多品牌的增長停滞是由于戰略源點期打造失誤造成的,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市場人群飽和,自然就會出現增長停滞。戰略源點期塑造的品牌心智認知血統決定了後續的增長天花闆。與國外品牌從城市進入農村不同的是,中國很多品牌都是由鄉鎮企業發展而來,從農村包圍城市,如果都是從農村出發倒也無可厚非,但是一旦正面遇到從城市發展來的外資品牌就會顯得力不從心。
如金絲猴初期是在鄉鎮發展起來,走大流通大批發模式,産品、品牌形象低端,與國外企業做品牌做終端形成鮮明對比。随着阿爾卑斯等外資品牌的下沉,原材料的上漲,進軍高端是品牌必經之路,金絲猴在2004年将總部從河南遷往上海,結果折戟沉沙。
戰略源點期塑造失誤,有時候是迫不得已的選擇,但也不是沒有挽救的餘地,關鍵在于企業的運作,要麼在心智形成前及時扭轉局面,比如洽洽瓜子在流通渠道成功後,及時轉向零售終端樹立起大品牌形象;
品牌戰略源點期打造失誤隻能通過産品升級,品牌升級來完成,緩慢地扭轉消費者心智,最終在新市場新人群獲得第二增長曲線。今天的新品牌如果是在拼多多、快手、微商等渠道發展而來,一定會遭遇增長天花闆,進入主流渠道會非常的困難,所以大部分品牌都會選擇天貓作為第一渠道,初期會困難,一旦跨越增長鴻溝,後期就會順利很多。
05
新品牌挑戰
新品牌進入,率先進行品類升級,完善品類屬性,進一步滿足消費者深層次需求,緻使消費者轉向新品牌,這個時候對原品牌是及其危險的信号,如果一直增長停滞,可能消費者就此轉向新品牌。
小洋人妙戀率先推出果乳飲料,娃哈哈選擇升級式跟進,在乳飲料的基礎上添加15種營養素,改變了消費者對乳飲料的認知,升級為營養飲料品類。
從營養快線的的反超可以看出,品類升級不亞于一次品類創新,相當于開創新品類,直接影響品類裡的品牌座次,比如乳飲料品類到營養飲料品類。如果因為新品牌的挑戰導緻原有品牌停滞增長,這比價格戰更可怕,而新品牌的挑戰幾乎是貫穿品類的整個生命周期,不像價格戰隻是發生在品類成長期。
06
消費者需求升級
之所以說任何産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根源在于消費者需求的改變,産品如果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基本就走到生命周期的終點了。消費者的需求有時候不存在,隻是被新品牌創造出來才有的;有時候需求一直存在,隻是現有的品牌都無法滿足。有些品牌陷入增長停滞可能是由于不能跟上時代趨勢了,尤其是在品類成熟期階段更容易出現。
比如社會發展初期消費者生活不富裕,洗臉的時候隻要求能洗幹淨就行,象牙洗臉皂自然大受歡迎,随着生活的富裕,消費者追求的不僅僅是洗幹淨,含有四分之一潤膚乳的多芬香皂受到人們追捧,潔淨又潤膚。
嬰幼兒輔食市場此前也一直是亨氏占據領導地位,嘉寶在中國一直表現平平,2018年嘉寶對品牌進行升級,定位高端,推出系列有機産品,結果銷售額暴漲超過亨氏,貼合了消費者對高端有機的需求,飛鶴也是如此。
2003年思朗升級需求做粗糧餅幹,2018年元氣森林無糖氣泡水,任何時期,消費者的需求升級都能衍生出新品牌,可口可樂百年發展史中,定位的不斷升級演變或許可以給我們啟發。品牌老化可以進行品牌升級來改善,但品類老化不是進行升級就能行的,消費者需要無糖飲料,但不一定是無糖可樂;消費者需要健康的零食,但不一定是零糖餅幹,也許是堅果蛋白棒,與其在舊品類上花功夫鑽研投入,不如尋找替代品類。
如果因為品類老化停滞增長,那麼就果斷的放棄原有品牌吧,或者推出副品牌,讓原品牌淪為公司品牌,或者尋找替代品類。還有時機最重要,做品牌最大的難度是找準時機。
07
90/95後成市場主力
消費新核心人群漸已成型
新品定位低端在這裡也歸結為定位失誤的一種,或者是出于沒自信,或者是出于短視快速賺取收益。定位低端在後期會害死一個品牌,不光是營收停滞,利潤也會停滞,不增收不增利,即使沒有激烈競争,低端品牌也會随着原料價格的上漲被淘汰出局。
2006年全國物價上漲,直接淘汰了幾百家方便面企業。蒙牛與伊利在白奶如水一般廉價時,選擇了乳飲料和高端牛奶突圍拯救了業績,更是利用高端牛奶塑造了高端品牌形象。
高端品牌留有餘地,可以後期一直高端,或者降價做中端,都能獲得市場,而低端品牌可能随時面臨被市場清退的結局。
不是說做低端品牌是絕對錯誤的,海天價格低因為其營收一騎絕塵,産能更是第二名的6倍多,巨大的産能,極緻的供應鍊讓其能支撐起低價,盡管如此海天也一直在進行高端化突圍。
定價高端更容易塑造第一品牌形象,更容易掌握行業定價權,讓後來跟進者以低價跟随。如香飄飄初期的溢價策略,讓後來的優樂美與香約隻能是跟随者形象。而如果采取低價,後進者的高價策略就不會被認為是跟進而是颠覆。
另一個戰略定位失誤是沒定位或者定位模糊,在品類發展初期,作為開創者,甚至不需要定位都能迅速發展,甚至品類名與視覺錘都不需要,但這樣遲早會面臨瓶頸、增長停滞的問題,此時若進行準确的定位就能快速跨越鴻溝。
奔馳1926年開始聚焦于高檔車市場,梅賽德斯奔馳S級成為大型豪華高檔轎車的代表。寶馬于1928年進入高檔車市場,由于不是第一,高檔車一直無法成功,直到1961年寶馬才開始聚焦小型豪華汽車和運動轎車,定位終極駕駛機器,銷量才有了飛速的增長。
今天新消費品牌大多定位高端,但在消費者心智中占領什麼樣的詞彙是急需要回答的問題,高端可以是品類,也可以是定位,如果在消費者心智中隻是品類的話,那就等于還需要再做定位。
來源: 蔡蜜快消品研究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