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橙子媽媽
1.
“松果“父母和”含羞草“父母
在孩子青春期階段,有兩種類型父母的典型代表。一種我稱之為“松果型”,堅硬的外表看不清的内心,對外界環境的感知能力特别弱。對孩子的情緒起伏,心理需求完全無感,俗稱大條。另一種我叫他“含羞草型”,敏感過度,輕微的刺激就能激起全身神經細胞的防禦。
“含羞草型”的父母,時刻保持着高度緊張的警覺神經,一有風吹草動,立刻處于一級戰備狀态。好的一方面是,有些犧牲可能避免,他們也可能通過自我的調整,給孩子更好的未雨綢缪的環境。但缺點也顯而易見:
1、過于緊張,長時間持續的神經緊繃,會消耗真的 “危險”來臨時的能量。
2、過于敏感,容易小題大做,而青春期親子關系處理非常重要的一點恰恰是“大事小做”。
3、特别容易較真,對孩子的一句“意料之外的話”特别容易過度演繹,盯着不放,然後假的也就成真的了。
4、消極的心理暗示也比較容易推動事情往消極的方向發展,雖然這完全事與願違。
2.
刺耳的“滾”和親密
上周,有一位家長給我留言,孩子在家說“滾”等“不禮貌”用語,他特别詫異,不能理解,也有些擔心。我把他的問題寫在了“青春期問答”裡,發出來後引起了不少家長的共鳴,看來那個乖巧可愛的孩子突然之間變得“粗魯”不是個例。
想來,橙子先生有時也會用“滾”這個詞。通常發生的場景是,我在他的房間瞎轉悠,時不時搞點小破壞(比如摸摸他搭的高工藝樂高、把他的水培植物拎起來拔拔高,在他的床上跳一會(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這樣做)),他會把埋在書桌裡的臉擡起來,或者從懶人沙發裡擡起頭來,瞥我一眼,然後拉長聲調說:滾……..離開我的房間……….now。
我會立刻木頭人,然後擡高音調:好嘞,我這就滾出去……..
同一個詞,同一句話,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通過不同的語音語調神态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具有不同的意義。
而我們對此不同的反應,也往往對同一個問題的走向有不同的影響。
我們和很好的朋友之間,可能也會講“粗魯”的話,因為彼此有着立體地了解,我們互相深谙彼此的氣息和表達方式,這種“随心所欲”是一種親密的表達。
每當橙子先生說“滾”的時候,我并不會覺得刺耳。他的真實情感流動在他拉長的語音語調裡,我有能力感受那一刻我們彼此之間的場域和鍊接。他用一句看似“粗魯”的話,直接地表達了彼時的感受——有一個生物在我需要獨處時闖入了我的世界,我希望他立刻消失。我用一句“自嘲”柔軟地接住了他的需要。我們彼此之間都沒有産生任何破壞。我有能力感受,是因為我認真真實地去感受了那一刻,一些傳遞是流動的,也是彼此接納、理解和包容的。
對孩子足夠地了解,才能辨識他那些氣息背後的意義。到目前為止,我們應該還是對孩子最了解的那個人。不以固定的框架去框孩子,不嚴肅刻闆地評判孩子,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做一隻驚弓之鳥。這是我們作為父母的功課。
當然,讓父母擔憂的“滾”裡更多的确實有值得擔憂的成份。這個刺耳的詞,會讓我們有很多的聯想,上升到道德層面,并很容易讓我們腎上腺素飙升。我們可能會勃然大怒,把這件事光明正大地合理化,上綱上線地批判,而這也正強化了孩子的“不良行為”——原本可能在無意識備選名單裡的無名小卒,被強化成了劇情的主角。
3.
男人之間的對話
我的一個朋友最近有些緊張,他發現兒子會從其他人那裡打聽小學女同學的信息。他很驚訝,青春期的喜歡不是不久就會忘掉的嗎,他為什麼會一直喜歡同一個人?
我問他,如果兒子之前喜歡這個女生,過段時間喜歡另一個女生,難道就是他願意看到的嗎?
比較長時間,默默欣賞另一個人,即使地域讓他們分隔,他還會想辦法保持關注,從本質上來說,這是多麼美好專注純粹的情感啊。
滿溢的情感流動,擋也擋不住。
可以繼續觀察,但不用緊張,也不必逃避閃躲。糾結怎麼找他聊這個話題,什麼時候聊,不如創造機會,把這個話題作為我們的素材和資源。他現在對異性的認知是他将來異性親密關系的雛形,成為一個什麼樣的自己才更有能力去愛他人,什麼是責任和擔當,這是一場男人和男人之間的對話。
*作者:橙子媽媽。媒體人,家有13歲青春期男孩,專注學習研究青春期身心發育、親子關系、情緒管理。“做終身學習的父母”踐行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