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哈爾濱日報
當前正值黑龍江、烏蘇裡江春漁期
有漁民誤捕了有活化石之稱的
一尾達氏鳇和一尾史氏鲟
幸運的是
在民警的協助下
兩條魚被放生
5 月 30 日淩晨,撫遠市沿江邊境派出所對黑龍江撫遠段進行巡邏。5 時 50 分許,沿江邊境派出所民警巡邏至黑龍江 64 公裡水域時,接到一艘漁船電話求助,自己在起網時誤捕一尾達氏鳇和一尾史氏鲟,急需救助。
沿江邊境派出所民警及時到達現場,因現場無法判明兩條魚是否有傷情,将漁船帶回船管站檢查。
經檢查,
随後,
沿江邊境派出所民警
按照野生動物保護要求
對兩條魚當場放生
據了解,
野生達氏鳇和史氏鲟均屬于瀕危物種,
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私自捕撈和買賣構成犯罪。
達氏鳇
達氏鳇的體形較大,是淡水魚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 達氏鳇,俗稱鳇魚。物種起源于距今一億三千萬年的白垩紀,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過,其原始古樸的外形 1 億多年來幾乎沒有改變,為瀕危野生保護動物,具有珍貴的科研價值。成年魚的體重可達 1000 千克,當之無愧是我國淡水魚中的體重之最。
鲟鳇魚因起源于億萬年前的白垩紀時期,因而具有 " 水中熊貓 " 的美稱。
鲟鳇魚作為瀕危物種,1998 年被聯合國華盛頓公約認可。
史氏鲟
史氏鲟是中國鲟魚中最具有經濟價值的優質珍稀魚類,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0 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ver 3.1 ——極危(CR)。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李芮霖 記者 王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