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和名句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和名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0:58:45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節日習俗在漢代已漸漸流行。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節俗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無菊無酒不重陽,不插茱萸不過節。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和名句(唐詩中的重陽節)1

有關重陽節的唐代詩歌,最有名的莫過于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篇唐詩因選入小學語文課文而家喻戶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是他在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當時王維隻有17歲,正在長安求取功名。他的家鄉在今天的山西永濟,在華山以東,所以稱家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王維的弟弟王缙,也能詩善文。他的《九日作》寫了邊地的重陽節,此時草已枯,霜滿地,哀景生哀情,怎能讓人不起故園之思?

九日作唐·王缙莫将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裡,不知能方菊花無。

楊衡的重陽日,有菊、有酒,也有朋友,可他還是難忘故鄉親人,眼前縱是良辰美景,思鄉之時也隻能強顔歡笑。

九日唐·楊衡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随客人。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和名句(唐詩中的重陽節)2

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家中過節,有菊可賞,有酒可飲,十分惬意!他的《九日》與楊衡的詩同名,情卻異。

九日

唐·王勃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

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

當然,王勃也不是樂天派,當他客居他鄉時,也一樣會有思親愁緒。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這首詩作于王勃南遊巴蜀之時,時間在669年9月9日。作者在重陽登高,遙望故鄉,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見一對鴻雁從北方飛來,将佳節思親的感情推到高峰。

盧照鄰也是初唐四傑之一,他在669年9月9日與王勃同登玄武山,同席作詩,同樣的愁緒萬千。人意北歸,鴻雁偏又南飛,不正加重人們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來澆愁。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裡同悲鴻雁天。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和名句(唐詩中的重陽節)3

詩仙李白,但求一醉,不知何處是他鄉,他的《九日》堪稱重陽節古詩經典之作:

九日

唐·李白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窺觞照歡顔,獨笑還自傾。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此詩是李白于公元756年9月9日在廬山登高飲酒時所作。一二句寫秋高氣爽,三四句寫飲菊花酒,五六句寫廬山登高時的所見所聞,末四句寫詩人的飲酒雅興,流露出寂寞之感。詩中反映了重陽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也表現了詩人雖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卻怡情自然的曠達襟懷。

詩中的“落帽”,涉及重陽登高的一個典故。孟嘉是東晉權臣桓溫部下的參軍。9月9日,孟嘉随桓溫遊龍山,大家都穿戴整齊。不料一陣風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孟嘉自己并不覺察。桓溫便叫孫盛寫了一段文章戲笑他。孟嘉看到文章後,也寫了一段文章回答,而且寫得非常優美,在座的人無不贊歎。從此,“孟嘉落帽”變成一個著名典故,喻文人不拘小節,風度潇灑,縱情詩文娛樂的神态。

杜甫與李白是盛唐詩壇的“雙子星座”,但他的性情、他的詩風與李白迥異。

九日藍田崔氏莊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将短發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此詩首聯寫強自寬解;颔聯也借用了“孟嘉落帽”的典故,寫詩人内心悲涼而又強顔歡笑的心境;頸聯描繪山水景物,詩人擡頭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壯觀;尾聯寫沉重的心情和深廣的憂傷,低頭一想,山水無恙,人事難料,所以帶着醉意,仔細端詳茱萸。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和名句(唐詩中的重陽節)4

白居易仕途并不順暢,感傷的詩作也不少,但有些詩卻饒有情趣。他晚年時在一個重陽日與客飲酒賞菊,看到一院子金黃色的菊花中,有一叢潔白似霜的白菊,忽然感覺這就像在當天的酒席上,鬓發如霜的他,混進少年之中。以花喻人,饒有情趣。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詩人孟浩然,性情豁達,在重陽前夕就和友人約定一起賞菊飲酒。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沒有友人的重陽節,孟浩然獨自登高遠望,聊寄相思,隻盼和友人載酒同飲,共醉重陽。

秋登萬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裡,隐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荠,江畔舟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友人相伴,共度佳節,有時也難以解以解憂。杜牧和張祜都懷才不遇,同命相憐,他們重陽節相伴登齊山,也隻能來相互安撫。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将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晖。

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有關重陽節的古詩和名句(唐詩中的重陽節)5

盛唐時期,皇帝往往賜宴群臣,與天下黎民共度佳節,宴中詩人也往往要奉诏賦詩,歌頌太平盛世。然場面雖大,真情卻少;詩文雖多,難有佳作。李泌的《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還算一首不錯的應制詩。

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唐·李泌

大唐造昌運,品物荷時成。

乘秋逢令節,錫宴觀群情。

俯臨秦山川,高會漢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

赓歌聖人作,海内同休明。

離亂人,不及太平犬!盛世愁緒是思親思友,亂世連賞菊思親已成奢侈。晚唐詩人杜荀鶴在重陽佳節已無心登高遠望、賞菊飲酒,他的心中,是對家國命運的憂慮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重陽日有作

唐·杜荀鶴

一為重陽上古台,亂時誰見菊花開。偷挦白發真堪笑,牢鎖黃金實可哀。是個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榮來。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