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書法家梁巘在總結曆代書法的主要特征時說: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這種總結可謂是恰到好處。總的看來,還是唐人最高明,晉韻如同海上仙山,渺不可尋;但是畢竟有法度可依,所以唐人掀起一場全民學王的風潮。
但是宋人就不願意受束縛,他們要掙脫這鐐铐。蘇轼天縱英才,老夫聊發少年狂,大喊一聲,“我書意造本無法”,應者雲從。宋人将情感的表達放在重要位置,就不願意辛苦追随法度,這也造成了宋代沒有什麼楷書大家,幾乎全部以寫行書出名。而且,尚意也隻有宋四家這樣的高手才能操作得恰到好處。到了後期,走上一條乖張躁露的道路。如果沿着這條道走下去,結果可參考今天的日本。連發布新年号這樣重大的活動,也拿不出一張像樣的字來。
幸虧中國出了一個趙孟頫,在書法衰敗的關鍵時刻力挽狂瀾,重新提出“師法古人”的号召,力主學習魏晉的氣韻和唐人的法度。其書法主張不僅籠罩當時,更是影響後世。從一個角度可見其影響,中國書法的楷書四大家有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顔真卿(顔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趙孟頫能掙脫時代的包袱跳過宋人直接和唐人并列,足見其成就之高。
趙孟頫書《洛神賦》,©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趙孟頫書《洛神賦》,©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趙孟頫書《洛神賦》,©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這件作品結體寬博,已經顯現出常見趙書所見的勁媚之态,且一些字還能看到早年他學習宋高宗時候的書法基礎,自己的風格還沒有完全顯現。
四十六歲,趙孟頫完成了破繭成蝶的蛻變。
大德四年,他為盛逸民所書的《洛神賦》足可見這一點。這幾年,幾乎是他人生中書寫狀态最好的幾年。不信你去看台北故宮藏的大德五年所寫的《前後赤壁賦》,分行布白疏朗從容,用筆圓潤遒勁,宛轉流美,風骨内含,神彩飄逸,盡得魏晉風流遺韻。
趙孟頫《赤壁賦》,©天津博物館
為盛逸民書寫的這卷《洛神賦》是趙孟頫長期臨摹古人範本後融會貫通形成自己風格的代表作,筆意婉轉,遒媚多姿,幾近于完美的狀态。我們節選出洛神賦十三行的高清選字,這是目前為止最清楚的真迹圖片資料,獨家首發。相信各位看完更能體會趙書的無懈可擊。
趙孟頫《洛神賦》,局部,©天津博物館
第三件趙孟頫的《洛神賦》卷,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收藏。這件作品共80行,末署款“子昂”。但沒有年款。不過筆畫又比前面兩件《洛神賦》肥厚豐潤了,顯然年代應該晚于上面兩件。
趙孟頫《洛神賦》,©故宮博物院
雖然這件《洛神賦》筆畫雖然肥厚,但是使轉自如,圓潤靈秀、密中有疏,毫無臃腫之态。王铎對它愛得不行,在卷後跋雲:“此卷審觀數日,鸾飛蛟舞,得二王神機者,文敏一人耳。”這樣還不過瘾,一年後在前隔水又跋了一段:“光怪奪目,真沉泗之鼎,複現人間!”
趙孟頫《洛神賦》,©故宮博物院
最後,将這三件洛神賦按照時間先後從右到左依次排列。趙孟頫習書過程中的三個重要階段一目了然。
趙孟頫《洛神賦》三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