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懷裡這個雙目圓睜,嘴角鮮血汩汩的壯漢,倉颉的心一陣猛揪。此時,他什麼也做不了,隻能緊緊地摟住他,讓逐漸冰冷的年輕軀體,再感受一點部落最後的溫情。
野牛是最好的食物,也是最危險的存在。發狂的野牛群,足以踐踏摧毀一個部落的聚居地。但風險越大,回報就越大。為了部落的繁衍、生存,一切冒險都是值得的。
倉颉興奮地在腦海中勾勒出這樣一張網,并布置給每一位獵手:三個人虛張聲勢,朝着一個方向追逐野牛群。約摸一頓飯的工夫,再有三個人替換追逐,讓野牛群朝着一片小樹林的方向而去。再有六個人埋伏在樹上,用弓箭、長矛擊殺。
倉颉興奮地在腦海中勾勒出這樣一張網,并布置給每一位獵手
然而,這個年輕的獵手被野牛踩死了,瘋狂的野牛沒給他任何的反抗機會,把他頂在樹幹上,踩在鐵蹄下。肆意地蹂躏他,展示着自己的雄威,是發洩,更是警告。
他埋伏錯了位置,不是在樹上,而是在樹後!
倉颉知道這個獵手太年輕了,領會錯了。他以為一個簡單的手勢和唇語,便不出聲響的布好了陷阱。然而這是成熟獵手之間的默契,是多少年的磨合,是無數次的失敗與流血才換取的經驗。他太大意了,被眼前豐厚的機遇沖昏了頭腦。
他痛苦地沉思着,如果當時他指明埋伏的地方,他就不會把年輕的生命獻給野牛了。
倉颉痛苦地沉思着,如果當時指明埋伏的地方,他就不會把年輕的生命獻給野牛了。
這天晚上,他在石壁上重重地畫上了四個極為相似的圖畫:
他要把這四個信息教給他的子民們,第一個,樹本身,他稱之為“木”;第二個,樹根部位,他稱之為“本”;第三個,樹梢部位,他稱之為“末”;第四個,樹幹部位,他稱之為“朱”(後來“朱”變成了“株”,是通假現象)。
那四個紅心,是他用自己的鮮血畫上去了,他要記住這血的教訓,他要用自己的鮮血教給子民們經驗和知識。自己流血了,就是為了不讓更多的人流血,尤其是年輕的、難得的獵手。
倉颉望着石壁上連綿不斷的畫面,那些急需傳承下去的經驗,沉思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