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專家表示,溫度為38℃,相對濕度為60%時,已達人體耐熱極限,老幼、慢病患者更不耐熱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 王軍宇
本報記者 徐盈
8月12日起,中央氣象台連續多日發布最高級别的高溫紅色預警,全國多地氣溫超40℃。上海、重慶等地刷新極端酷熱天數新紀錄。截至8月15日16時,全國氣溫前十榜單(國家站)的“準入門檻”已升至43℃,位居第一的重慶奉節氣溫高達44.3℃,川渝多地打破曆史高溫極值。全國多地出現熱射病緻死病例,網友直呼“快要熱化了”。
中國氣象局8月3日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2)》顯示,1951年到2021年,我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升溫速率為0.26℃/10年。看着逐年攀升的數值,人們不禁擔憂,如果未來極端高溫天越來越多,人體能否承受得住,又該如何生存?
人體耐熱能力沒那麼強
早在2010年就有研究估計,濕球溫度35℃(即100%濕度下的35℃)是人體的耐熱極限。若超過該限度,人體無法通過蒸發體表汗液等方式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體對高溫高濕的承受極限比曾經估計的還要低。研究人員讓身體健康的青年人吞下遙測藥丸,用以監測他們的核心溫度。随後,參試者進入一個環境室,進行日常活動,如做飯、吃飯等。研究人員緩慢提高環境室溫度或濕度,并監測參試者的核心溫度。結果發現,參試者能忍耐的上限低于曾經理論上的濕球溫度35℃,而應是濕球溫度31℃。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類遺傳學家安妮·斯通曾預測,人們可能會在高溫環境中進化出更能散熱的體型。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王軍宇表示:“人對高溫的适應能力會在一定範圍内調整,但不會變得太強。比如,北方人能慢慢習慣南方的潮熱,但完全适應40℃以上高溫的可能性不太大。”
不能脫離濕度談溫度
王軍宇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恒定的體溫對人非常重要,大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可以通過調控身體的産熱和散熱,幫助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其中,散熱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同情況下,主導的方式可能不同:
輻射散熱。機體的熱量以熱射線的形式散發給周圍溫度較低的物體。人體在安靜狀态下、處于氣溫較低的環境中,主要以此方式散熱。一般來說,外界溫度越低,人體向外輻射的熱量越多。
對流散熱。即憑借空氣流動交換熱量。比如,扇扇子會感到涼快,就是因為空氣流動帶走了體表的熱量。
蒸發散熱。體液中的水分在皮膚和黏膜表面由液态轉化為氣态時,會帶走熱量。在高溫環境下劇烈運動時,機體大多以這一方式散熱。
傳導散熱。體熱直接傳給與身體相接觸的低溫物體。例如,用冰袋、冰帽等給發熱病人降溫,就屬于這一散熱方式。
“當外界溫度過高或體内産熱過多,體溫調節中樞會通過擴張血管、加快呼吸、身體出汗等加速散熱,但這種調控隻在一定範圍内才有效。”王軍宇強調,在高溫和高濕的狀态下,一些散熱方式開始失效。
一般當外界溫度達到33℃,人就會感到悶熱,正常活動受到影響;外界溫度達到36℃,接近人體核心溫度,輻射散熱會大大減少,主要依靠出汗等來蒸發散熱;外界溫度達到38℃時,輻射散熱和蒸發散熱幾乎都會失效。
體液蒸發受空氣相對濕度的限制,相對濕度越大,蒸發效果越差,散熱便會受到影響。一般當空氣相對濕度達到60%時,人就會覺得悶、不舒服,可能出現低熱的情況;當空氣相對濕度達到80%,人體可能會出現體溫升高、頭暈、煩躁、疲憊等早期中暑症狀,随着濕度提高,症狀會越來越嚴重。
“值得一提的是,天氣預報中所說的氣溫是指當日空氣的‘幹球溫度’,也就是普通溫度計能夠測量到的空氣真實溫度。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少出現相對濕度為0的情況,高溫和高濕時常并存。因此,考慮了水蒸發對溫度影響的‘濕球溫度’更适合衡量人體耐熱極限。”王軍宇介紹,當溫度為38℃,相對濕度為60%的時候,濕球溫度就已經達到人體耐熱極限預估值31℃了。這也是為什麼在相同溫度下,潮濕的南方更讓人難以忍受的原因。
耐熱能力因人而異
根據上述最新研究,若人處于濕球溫度31℃的環境中,體内熱量不能及時散出去,就可能發生先兆中暑,随着時間的增長,症狀會越來越嚴重,逐步發展成輕症中暑乃至重症中暑(包括熱驚厥、熱衰竭、熱射病)。王軍宇解釋說,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患者核心溫度升高、中樞神經系統異常、體内酶的功能發生改變,容易導緻髒器功能衰竭。一般來說,人體各個器官能夠通過相互調節來維持平衡,一旦有一個器官功能衰竭,這種平衡就會被打破,先受損的器官會帶其他器官一起,出現功能上的斷崖式下跌,嚴重的将導緻死亡。
不過,并非每個人的“耐熱極限值”都是濕球溫度31℃。王軍宇表示,除溫度和濕度外,人體的耐熱能力還與暴露時長、對流情況、太陽輻射、個人體質等有關。在極端條件下,人體暴露時間越長,中暑風險越高;如果有空氣流動,人體可借助對流散熱的方式增加耐受力;人體受太陽輻射影響,在高溫情況下可能會吸收過多熱量,對器官造成損害;耐熱能力因人而異,以下3類人格外不耐熱。
老年人。他們感知溫度和調節體溫的能力相對弱一些。有的老年人夏天穿得較多,再加上不願意開風扇或空調,房間内空氣流通差,更容易中暑;還有些老人飲水量較少,在炎熱天氣容易引發血容量下降,導緻低血容量性休克。
嬰幼兒。嬰幼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完全,汗腺功能不足,對周圍環境氣溫變化适應性差,容易發生熱驚厥。這種情況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善。
基礎疾病患者。超重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體溫調節功能較弱,更容易中暑。此外,高溫高濕天氣還容易導緻基礎疾病惡化,進而對器官造成損害。比如,高溫高濕環境下,空氣含氧量低,肺功能不好的人呼吸會更加費勁。
王軍宇建議,天氣炎熱時,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如果必須到戶外,應穿輕便、淺色、寬松的衣服,戴遮陽帽、塗防曬霜,并且盡量避開中午,選擇早晚等太陽輻射相對弱的時間段;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出汗較多時還要注意補充電解質;保證飲食清淡,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高熱量、油膩、辛辣的食物,減輕腸胃負擔;提高危險意識,每天查看當地新聞,了解極端高溫警報和安全提示。如果出現心跳加速、喘不過氣、頭暈、心慌等症狀,應盡快尋找一個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情況嚴重者需盡快就醫。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