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杜甫的歸雁古詩全文及解釋

杜甫的歸雁古詩全文及解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9:55

杜甫的歸雁古詩全文及解釋(唐代杜甫暮歸古詩欣賞及解析)1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唐代宗大曆三年(768)詩人在公安(今湖北公安)時。此前杜甫在夔州的時候,寫出了不少調高律細的詩篇,同時又想嘗試一種新的詩體。有一天,他寫了一篇非古非律,亦古亦律的七言詩《愁》,題下自己注道:“強戲為吳體。”這首《暮歸》也是一首吳體七律。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暮歸注釋:


霜黃碧梧白鶴栖,城上擊柝(tuò)複烏啼。秋箱打黃了碧綠的梧桐樹上,白鶴在栖息,城樓上的梆子聲驚得烏鴉在啼叫。黃:在此用作動詞,霜使原來的碧梧變黃。梧:梧桐。柝:擊柝即打更。烏:烏鴉。

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凄凄。踏着明亮的月色我回家進門,寒涼的風中傳來不知誰家的捶絹聲。客子:作者自謂。搗練:搗洗白綢。

南渡桂水阙(quē)舟楫(jí),北歸秦川多鼓鼙(pí)。想南去渡過桂水卻沒有船隻,想北回秦川又到處戰亂不息。桂水:今連江,一說為漓江,均在廣西。這裡應指湘水。阙:缺。秦川:古地區名。今陝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一帶。這裡指長安。鼙:一種軍用小鼓。鼓鼙在唐詩之中常用來比喻戰争。可能是指當年吐蕃入侵。

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lí)。雖然年過半百卻不稱心如意,明天看雲還要撫杖而行。不稱意:不如意。杖:拄(杖)。藜:用藜莖制成的手杖。



杜甫的主要作品有:

絕句、絕句、贈花卿、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春望、房兵曹胡馬、望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石壕吏、春日憶李白、登嶽陽樓、江南逢李龜年、蜀相、小至、九日藍田崔氏莊、小寒食舟中作、麗人行、垂老别、古柏行、哀王孫、奉濟驿重送嚴公四韻、野望、羌村、登兖州城樓、絕句·江碧鳥逾白、月夜、登樓、贈衛八處士、前出塞九首·其六等。


《暮歸》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