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洞察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蕉皮
這是劉潤公衆号的第551篇原創文章
旅行的意義,不是尋找相似,而是收獲不同。
帶着洞察之眼、懷着反觀之心,沐浴在巨大的不同之中,回來的,才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自己。
眼中有不同,是眼界;心中有不同,是胸懷。而隻有走出去,才有機會見識這些不同。
人生,既要朝九晚五,也要浪迹天涯。
前段時間,在“商業進化論·問道全球”的第八站,我和24位隊員一起,探訪了我一直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埃及。
在對埃及的探索中,我收獲了很多新的認知:
比如:金字塔是不是外星人的陰謀?
比如:為什麼古埃及人發明了數學?
比如:為什麼曾經如此耀眼的古埃及文明,今天黯淡無光?
很有啟發,與大家分享一下。
在互聯網上,一直有人讨論:金字塔,到底是不是外星人造的?
最早的金字塔,大約距今4750年。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所以幾乎是我們有史之前,古埃及人已經能造金字塔了。
開玩笑的吧,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一定是外星人造的。
甚至有人說,這就是外星人的一個陰謀!
真的是這樣嗎?
這次我去埃及“實地調研”,考察結果讓我大吃一驚,讓我确信偉大的金字塔,就是偉大的古埃及人建造的。
因為金字塔,是一點一點演化出來的。
4750年前的“階梯金字塔”,是埃及第一座金字塔。比4600年前的,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還早150年。
在古埃及第三任法老左賽爾之前,人們葬于地下。左賽爾覺得,我地位比衆人高,所以葬得也要比衆人高。
于是,他就在地面上搭建了一個大平台,覺得不夠,又壘了一層,又壘了一層,又壘了一層……最後一共建了6層階梯平台,當作自己的陵墓。
這個大平台,視覺效果很像今天的金字塔,所以也被稱為“階梯金字塔”。這是整個埃及金字塔文化的由來。
埃及總共有103座金字塔,其中首都開羅有11座,包括最著名的胡夫,哈弗拉,蒙卡拉(爺父孫)3座,和老婆們的8座。
但是胡夫一家三代在開羅建造11座金字塔之前,胡夫的爸爸斯尼夫魯,已經在郊區練手,不懼失敗好幾回了。
他造的第一座金字塔,很小,不成樣子,宣告失敗。
第二座金字塔,從下往上建的時候,發現角度沒有控制好……傾角不小心設計成了52°左右,最後收攏不起來,尴尬……
怎麼辦?隻好把角度調小,彎一點,才勉強合得起來。
所以這座金字塔的外觀,一點都不“平滑”,看起來甚至有點像個蒙古包……換句話說,這就是個“殘次品”。這座金字塔,也被叫做“彎曲金字塔”。
第三次挑戰,這位兄弟吸取了前兩次的失敗經驗,把傾角設計為45°,四面往上蓋,終于造出人類曆史上第一座結構合理的金字塔——紅色金字塔。
所以從曾祖父到孫子,這一家四代人,把畢生都奉獻給了金字塔事業,把金字塔越造越好。
我想,這就是古代的,“大步慢跑,用生命叠代”吧。
所以金字塔是一點一點演化來的,不是外星人一夜之間造出來的。
為什麼有人覺得這是外星人的一場陰謀?
也許因為掌握的信息不足夠多,以為世界上每一座金字塔,都那麼完美吧。
“無知”,導緻了“陰謀論”。
談到數學,臉色驟變,不知道多少人,曾經被數學深深地傷害。
高考後報志願,隻要不學數學,都可以都可以。
其實數學的緣起,非常有意思。
你知道今天應用最廣泛的十進制是誰發明的嗎?是古埃及人,還是古巴比倫人,還是古印度人,還是古中國人?
是古埃及人。為了計數,要數東西。
為什麼是十進制?
因為人有十根手指。
十根手指不夠數,用完了怎麼辦?
古埃及人發明了特殊的符号,比如用一個倒U型表示“10”,用一根手指表示“10000”。他們的标記,長這個樣子:
學會計數,就能計算。法老能計算出土地良田的數量,施政是要“苛捐雜稅”,還是“輕徭薄賦”。
數學,和生活相關,和治國相連。
那古巴比倫人呢?
古巴比倫人,是十二進制和六十進制。
啊?人最容易想到的工具不是手嗎?他們應該一樣是十進制才對啊。
是的,古巴比倫人也用手。隻是用的方式不同。
你可以試試。與大拇指捏合的4根手指,共有12個指節。(用大拇指,數另外四根手指的指節,一共12個)
十二進制,也代表着月份、節氣、星座……
那六十進制呢?
還有另一隻手,還有5根手指,再數一遍。所以12*5=60
六十進制,也代表着分鐘、秒鐘……
充分利用雙手的古巴比倫人,能數的東西,比古埃及人更多。
那古中國人呢?為什麼是十六進制(半斤八兩)?
因為秦朝李斯統一度量衡,把“天下公平”四個字拆開,正好16劃。所以規定天下以16為制。
所以說,從計數到計算,從數字到數學,最早都源于生活現實的需求。并非憑空創造。
這是從生産實踐中,抽象出來的理論。是“接地氣”的理論。
而脫離實踐的理論,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古人在幾千年前,就回答了困擾着現代人的問題:“為什麼聽了那麼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人類文明的源頭,如此璀璨而耀眼的古埃及文明,最後走向衰落,黯淡無光?
在埃及,我們請了一位曆史學家,和我們分享了古埃及文明的興亡史。
一句話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都是環境,決定生死。
我說給你聽。
幾乎所有的古文明,不論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還是古中國,都誕生在北緯30°——北緯60°的北溫帶區間。
為什麼是北溫帶?為什麼南邊不行?為什麼熱帶不行?
南半球,大部分是海。
那熱帶呢?
在熱帶生活的古人類,基本是按“天”為單位計算。
什麼意思?
熱帶氣候一年四季沒有太大差别,動物植物非常豐富,生活在那個地方的人,不用擔心被餓死。
吃飽,睡足,把每天過好。至于明天的事,明天再說。所以生活在熱帶的古人類,基本過着采集和狩獵的生活。
可是生活在溫帶,就有明顯的四季,如果沒有“規劃”,肯定熬不過冬天。
必須想點辦法,對抗四季,和饑餓作鬥争。
為了不餓死,人們想到了耕種。要想種東西,就必須有水源。
這也是為什麼,四大古文明都有自己的“母親河”:
古埃及的尼羅河、古巴比倫的兩河、古印度的恒河、古中國的長江黃河。
而想要更好更快地種東西,就要發明工具,所以科技開始發展。科技發展,文明出現。
環境,造就了文明。危機,倒逼出文明。
回到開始的問題,古埃及文明為什麼就慢慢衰落了呢?
還是因為環境。
這是埃及地圖:
埃及的西邊,是撒哈拉沙漠,最高溫度57.7°C,是僅次于南極洲的第二大荒漠,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埃及的北邊,是地中海,一片汪洋。
埃及的東邊,是紅海,同樣望不到頭。
所以埃及是三面包圍,三面隔絕,三面屏障。
這種地形,外人根本進不來,适合抵禦外敵。因此古埃及也就不用怎麼發展軍事,專心創造燦爛輝煌的文化就行。
不像我們中國,幅員遼闊,常年打仗。幾千年來,又是突厥,又是匈奴,又是蠻夷……邊疆從來就沒有安甯過。
我們一直被推着往前走,但古埃及人民,過得一直比較逍遙快活。
可是突然有一天,外界文明的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攻克屏障,沖殺過來時,古埃及的人民,幾乎毫無招架之力。
在下面這幅“文明演化圖”中,從下到上,縱軸是4000年的人類文明史。橫軸是各大文明,在不同時期,對人類的影響。
可以看見,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文明,是埃及文明。
但是埃及文明後來慢慢融入了羅馬等文明,消亡衰落了。
當然,當然,這隻是這名曆史學家的一家之言。曆史總是不停被人解釋,曆史也無法被重新驗證,這隻是一些新的視角,讓我們打開眼界,有更多啟發。
但這至少說明一個道理:
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僅僅對一個人,一家公司,甚至對一個國家,一個文明的命運影響,都是巨大的。
那些讓我們生活得很好的東西,可能同時是阻止我們走向更加優秀的絆腳石。
而那些殺不死我們的,終将使我們更強大。
在這幅圖中,隻有一支文明,最右邊橙色豎條的中華文明,流傳至今。
我們的輝煌,在整個世界的曆程中,大約隻占10%。我們渺小,我們也驕傲。
旅行的意義,不是尋找相似,而是感受不同。
當你能看到、理解、接受、包容越多的不同,你的眼界就越廣、智慧就越深、格局就越大。
所以我們說:沒有“觀世界”,哪有“世界觀”。
看過了宇宙,覺得自己太渺小。了解過曆史,覺得今天太美好。去了趟埃及,覺得世界太美妙。
帶着洞察之眼、懷着反觀之心,沐浴在巨大的不同之中,回來的,才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自己。
人生就在朝九晚五和浪迹天涯之間,不停切換。
感恩。也期待再次出發。
▲ 我欠埃及的一張機票,終于還上了!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