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轼最經典的十六首詩

蘇轼最經典的十六首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3 07:12:54
文/張強強歡迎關注我的頭條号”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隻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蘇轼最經典的十六首詩(蘇轼最有氣勢的一首詩)1

在蘇轼的朋友圈中,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或許是最令蘇轼愛恨交加的一位。公元1070年,王安石拜相,主持“熙甯變法”。可是,新法在實施過程給底層老百姓帶來了很多不便。因此,蘇轼對新法是持反對态度的。就這樣,兩個本來可以成為摯友的“天才詩人”卻因為政見的不同而站在了對立面。

然而,宋神宗去世以後,王安石被罷相,退居金陵。此時的蘇轼并沒有像其他守舊派大臣一樣落井下石,反而專門去探望王安石。兩個曾經的死敵,推心置腹,把酒換盞,向對方訴說着心中的感慨,俨然一對相交多年的知己。

蘇轼最經典的十六首詩(蘇轼最有氣勢的一首詩)2

可以說,蘇轼在與王安石的“相愛相殺”中,始終都是心底無私的。對于新法,他也并不是站在個人利益的角度來考慮的。因為反對新法,蘇轼被從京城貶到了杭州任通判。在杭州不到半年的時間,他更加看清了“新法太急”給下層人民帶來的弊端。

于是,蘇轼寫了很多詩文來反映這方面的情況。其中一首極有氣勢的經典小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就是代表。這首詩雖然隻有短短28個字,卻瞬息萬變,寫出了史上最有氣勢的雨,堪稱寫雨詩的千古絕唱。全詩如下:

蘇轼最經典的十六首詩(蘇轼最有氣勢的一首詩)3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在這首詩的詩題下一共有五首七絕,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第一首。這首詩作于北宋宋神宗熙甯5年,即公元1072年。這時,蘇轼37歲,在杭州任通判。詩題中的望湖樓為五代時吳越王錢氏所建,又名看經樓,先德樓,在西湖的邊上。

這首詩主要是寫夏雨驟來驟停的動态過程,可謂瞬息萬變,一句一個場面,氣勢非凡。第一句是寫烏雲翻卷還未遮住山頭,第二句急雨就已經下來了,第三句突然一陣風來,于是雲散雨停,第四句又回歸風平浪靜,晴天與水光一色的境界。

蘇轼最經典的十六首詩(蘇轼最有氣勢的一首詩)4

可以說,整首詩節奏轉換非常快,讓人應接不暇,瞬息萬變,靈動有趣,真是神來之筆。第一句“黑雲翻墨未遮山”中,比喻運用得非常好。詩人把黑雲比作打翻的墨水,那雲的濃密,雨之大,也就不言自明了。這兩句把盛夏驟起的烏雲寫得非常形象,極有氣勢。

第二句“白雨跳珠亂入船”中,詩人把突然降臨的白雨比作一顆一顆珠子,雨點之大之急也就非常生動了。而且“白雨”和“黑雲”從顔色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黑的更黑,白的更加晶瑩透亮,眼前的景象也更加鮮明了。

蘇轼最經典的十六首詩(蘇轼最有氣勢的一首詩)5

此外,詩作前兩句在用字上也非常準确,例如“翻墨”的“翻”番,“白雨跳珠亂入船”的“跳”和“亂”,都非常地生動,準确而且有力,很好地配合了整首詩快節奏的變化,也突出了暴雨來臨時的迅速與猛烈,氣勢非凡。

第三四句“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從結構上,由前兩句的對仗改為散句,寫風吹雲散,雨過天晴,湖面波平如鏡,景象開闊而悠遠,餘味無窮。可以說,節奏前緊後緩,看起來好像毫不費力,輕松自然,其實卻反映了作者構思的巧妙,實力令人歎服

蘇轼最經典的十六首詩(蘇轼最有氣勢的一首詩)6

整首詩抓住一個“醉”字,抓住自己瞬間的靈感,描繪了望湖樓的美麗雨景,激情澎湃,瞬息萬變,讓人感受到了夏日氣息的瞬息萬變。詩句一句一變,真可謂是令人驚心動魄而又心曠神怡,寫出了非常真實的現場情景,真不愧是古今寫雨詩中的千古絕唱。

而且,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蘇轼對“熙甯變法”的态度:一切過急的政策措施,都是不能持久的。因為凡是醞釀不足的,驟然而起的事物,都缺乏堅實的根基,難勉會很快消亡。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