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熱議靈璧漁溝中學一學生死亡案件。
兩個中學生打鬥,一人死亡,根據屍體檢驗,死者系左胸部遭鈍性外力作用緻心髒震蕩引發心律失常死亡。
什麼是心髒震蕩?為何殺人無形。
心髒震蕩,是指既往無心髒疾病的健康人,胸部遭受外部物體鈍性打擊引起的心室顫動和猝死,是年輕運動員猝死的原因之一。
心髒震蕩需滿足兩個條件:①打擊位置必須在心前區;②打擊時間必須在T波峰前,即心電複極易損期。
人的心髒存在一個易損期,即心電周期中一個特定的時期。在此時期内給予心室的刺激極易引起一連串的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室顫。
這個時期大緻在體表心電圖為T波升支的位置上。
在心室的複極過程中,相鄰近的心肌組織存在着複極程序的差異。
在易損期内,一部分心室肌已完全恢複了應激和傳導的正常功能,而另一部分心肌,雖然也已恢複了應激功能,甚至它的應激狀态處于超常期,但是由于鈉通道并未完全恢複,在應激後這部位心肌的除極波小而緩慢,激動的傳導速度也緩慢,也就是存在着一個單向傳導阻滞區。
如果恰恰此時有一個刺激(例如早搏),則極易繼發一系列的折返激動,從而導緻室性心動過速或室顫。
絕大多數的心髒震蕩病例發生在青少年男性中,可能的原因是青少年男性參加娛樂和競技體育的比例較高。
另外,由于青少年的胸壁發育不完全,作用于胸壁的外力更容易傳遞至心髒。
随着人們對于心髒震蕩認識的提高,早期心肺複蘇和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使用,心髒震蕩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
這也再次提醒校園加強急救普及配置AED的必要性。
看到孩子們和宿管老師手足無措百度急救方法的一刻,令人心酸。
附上心髒驟停急救流程,供大家參考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