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及譯文?原文【始計第一】 1.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孫子兵法及譯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始計第一】
1.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
3.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4. 故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衆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5. 将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将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6.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7.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8.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端倪創譯
1.老祖宗說:戰争,屬于國家龐大而複雜的軍事,讓軍隊處于出生入死的境地,極可能決定敵我雙方其中一個國家的存亡,因此不得不深入考察探究。
2.對照五個戰争規律,比較七種優勢計算(算法),從而追索出敵方的真實情況。
3.第一個規律是政治熱情,第二個規律是天時,第三個規律是地利,第四個規律是統帥,第五個規律是軍法。政治熱情是,激發人民的愛國熱情與政府執政者緊密聯合在一起同仇敵忾。才可能赴湯蹈火,同生共死,不懼危難。天時是,白天與夜晚,寒冬與酷暑、二十四節氣的不同變化。地勢是,繞道與捷徑的路途,險要難攻與易攻難守的地域,寬廣與狹窄的戰場、不便于攻守導緻滅亡的陣地與出入自由保持有生力量的陣地。統帥是,通過智謀識破敵人弱點、威望信義可以服衆、仁義體現在為士卒謀利使他們舍生忘死、勇猛使敵人畏懼心裡崩潰、嚴明執法使軍隊令行禁止。軍法是,部隊編制的數量規模,軍官的管理職責,籌備武器糧食裝備供給。以上這些,統帥沒有不知道的,領悟精通的一方會勝利,沒有領悟精通的一方不會勝利。
4.那麼比較七種優勢計算(算法)原則從而追索出敵方的真實情況,第一種是哪一方人民的政治熱情更高更愛國?第二種是哪一方統帥更有軍事才能?第三種是哪一方更有天時地利?第四種是哪一方軍法号令更能堅定執行?第五種是哪一方士兵更強壯勇猛?第六種是哪一方士兵戰鬥協作操練更娴熟?第七種是哪一方更能賞罰分明?我憑借這些信息就料知誰勝誰負。
5.領導即将采用我的計算(算法),使用這些規律和原則就必然勝利,留下來輔助這位領導;領導并非真心采用我的計算(算法),猜疑的使用這些規律和原則就必然失敗,趁早離開這位領導。
6.計算(算法)被采用可使有利的條件最大化,才會形成有利的慣性勢能,而佐助加強向外部開疆辟土的力量。勢能這一狀态,借助有利的條件來控制形勢。
7.戰争,展示真假莫辨使敵人處在危局的方法。所以軍隊有能力進攻而展示軍隊不能進攻,掌控自如軍隊而展示軍隊不受控制,要突襲近處而展示要攻打遠處,要突襲遠處而展示攻打近處,敵人占據有利陣地就引誘離開有利的陣地,敵人混亂的時候就要攻取它,敵人防禦嚴實沒有漏洞就要找到攻打它無法防備的地方,敵人強悍不可動搖就要躲避正面會戰,敵人易怒就要頻繁騷擾激怒它出錯,敵人膽小就要慫恿驕貫使它放縱出錯,敵人安逸體力狀态良好就要使它疲于奔命,敵人親密團結就要離間敵方領導互不信任。突襲敵人沒有防備的地方,出現在敵人意料不到的時間節點上。這是軍事戰略家(統帥)勝利的秘密絕招,是不能提前告訴大家的。
8.沒開戰前,通過在參謀部多方計算(算法)而推導最終将獲得勝利,那是因為獲得勝算的有利條件更多。沒開戰前,通過參謀部多方計算(算法)而推導最終無法獲得勝利,那是因為獲得勝算的有利條件太少。勝利的有條條件多就勝利,勝利的有利條件少就無法勝利,最後那些一點有利條件都沒有的還值得一提嗎!我通過觀察這些信息,就可預見勝負雙方是誰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