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認知的行政化就是按照行政的手段進行管理,從而體現出他的行政性。而教育管理行政化就是不考慮它的教育,學術之類的,一昧的憑借行政手段與相應的機制來對教育實施管理。而作為社會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教育管理涉及國家教育,以及學校内部管理,當前人們比較重視高效教育管理存在的行政化問題,常常忽略中小學教育管理方面存在這樣的問題,嚴重制約中小學教育的創新發展。
中小學教育管理行政化的具體表現:
第一:政府對學校過度的行政化幹預,針對中小學的教育管理,各級政府都設立了相應的行政機關。學校的黨政領導大都由政府指定,而學校的學科設置,以及學校開學時的入學計劃等内容都由上級機關審批。同時學校的教學經費都由政府發放,其學校的教學質量與教學考核都由相關的上級部門,組織相關專業人才進行考核。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掌握撥款權,相當于掌握學校的管理權,學校隻有唯政府是從。
第二:學校權力太過集中,官僚化太過明顯。一些中小學權力太過集中,黨政不分,官僚化明顯。學校的校長,書記相當企業的老闆對待學校大小事務的管理,即便是一些微小的事也由校長定奪。還有就是學校的領導部門都是有政府指派的,學校在很多大的事務上還是有政府定奪。
第三:學校根據行政機構設置管理部門。很多規模比較大的中小學都按照行政管理的方式設置很多部門,以此來管理學校,其内部的人員,幹部也有明顯的等級之分,從而導緻學校逐漸演變成行政部門。同時,教學權利也呈現出行政化,行政權力的實施對教學資源分配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不論是學科調整,人員設定,教師招聘,職稱評比,簡單來說,就是不論教育的研究事物,還是行政事務都有人社部來決定。
優化中小學管理行政化的辦法:
第一,構建相對自由的政府管理。面對中國社會整體轉型變革的重要時期,對于政府和學校的關系應給予重新思考,應積極構建出一種有助于增強教育管理績效、促進學校自主發展,以及能夠為社會公平、公正、協調全面發展提供重要保障的政府與學校的關系,也是中國未來教育改革、創新發展中應考慮的首要問題。
第二:打造專業的學術與行政團隊。解決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行政化問題并非是要完全摒棄行政管理,而是要注重學校學術發展、行政管理在權力方面的平衡。對此,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小學學術水平,也為了使學校行政管理能夠為學校教育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聘用、管理學校領導幹部過程中,應秉承公開公正,以及競争上崗和擇優錄取的原則,并将打造專業化學術、行政團隊為主要目标。
第三,提升中小學教師的崗位地位。結合相關研究理論分析可知,人的需求會随着所處情景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的,隻有充分滿足其低層次的物質、生理與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才能夠産生尊重、自我實現的等高層次的精神需求。而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講,其是否能夠走上專業化的教師道路,逐步上升到終身從教的精神境界,關鍵還是在于其各方面的基本需求是否得到滿足。
第四,積極構建民主教育管理機制。就目前來看,由于中國中小學的行政化力量過大,從而導緻校代會形同虛設。這不僅對教師職業生涯的發展有着重要影響,也關系這學生未來的學業發展。通常情況下,一個組織中多數人的利益對該組織的最高利益有着決定性的影響,而教育就是學校的最高利益,所以與其利益相關的人員,也就是師生、家長都應該參與到管理當中。
雖然現在很多中小學都存在較為嚴重的行政化問題,但是學校教育的發展還不能完全擺脫行政管理,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對中小學教育管理現狀進行深入、全面分析,引導行政部門正确認識到,其主要職能是要為師生提供相應服務的,而非相反情況。同時,在實施行政化管理措施中,應對教育、人才成長規律做出綜合考慮,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出更科學有效的管理策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