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地名資訊
關注
提要
“坑”表示溪澗在東南諸方言中普遍存在,并大量出現在東南地區村落地名當中。此義引申自山谷義,有明确的曆史來源,并與東南地區地貌特征有很大關系,是東南諸方言的廣義特征詞。
關鍵詞
地名;“坑”;東南諸方言;方言詞;特征詞
“坑”作為地名用字遍布于東南丘陵地帶,通常出現在自然村、村、鄉鎮地名中,其意義是溪澗、山谷。周振鶴、遊汝傑(2015)考察過一些南方地名用字的特殊涵義,如“洋”“寮”“潆(礤)”“圳”等,對“坑”隻舉了例子,沒展開讨論。陳正祥(1983)、李如龍(1989)、趙曰新(1998)、劉美娟(2012)曾分别對閩台、徽州、浙江含的“坑”地名做過簡單的分析。本文拟作較為全面的讨論。
壹 “坑”的意義
1.1閩北延平方言中“坑”的意義
閩北境内河谷與山間小盆地相互錯綜,丘陵山地是其主要的地貌特征。“坑”在閩北延平方言中有多個意義:(1)窪地。不能單說,隻能重疊成詞,如“坑坑坑兒”。(2)廁所。如“屎坑”。(3)股溝。如“屎窟坑”。(4)溪澗。這一義項最為常用。一般單用,也可以組合成詞,如“坑水溪水|坑子小溪|坑舷溪岸|坑石溪石”。(5)山谷。不能單說,隻出現在“山坑”一詞中,并且“山坑”也表示溪澗。各項意義的共同特征是“凹陷”,又可歸為兩類:(1)(2)是呈圓狀的凹陷地,(3)(4)(5)是呈帶狀的凹陷地。
1.2“坑”在各方言區中的意義
許寶華、宮田一郎(1999)以“坑”作名詞,主要義項有:(1)茅坑。分布于膠遼官話萊陽,吳語上海、崇明、松江。(2)睡覺的炕。分布于冀魯官話新城、晉語臨縣。(3)山澗。分布于西南官話贛州、客家話永定、粵語陽江、閩語仙遊。(4)河、水道、水塘。分布于中原官話東平、棗莊、郯城,吳語金華,粵語高明等地。
李榮(2004)的記載主要有:(1)窪下去的地方。如南京、洛陽、西安、南昌、福州、銀川、太原、萍鄉。(2)茅坑。如崇明、溫州。(3)地洞、地道。如太原。(4)山間的水溝(多用于地名)。如績溪、金華。(5)山區的盆地、水田地。如萍鄉、于都、雷州、東莞。
除去睡覺的炕,可大緻把“坑”的意義分為兩類:一類是平地凹陷處為基本義,引申為茅坑、地洞、水塘等,在官話和東南諸方言均有體現;一類以山問凹陷處為基本義,引申為溪澗、河溝、山間盆地、水田地等。第二類與丘陵地帶的地貌特征有關。東南諸方言“坑”基本上是指帶狀凹陷地,引申出山谷、溪澗等意義。
實際上,在閩、客、吳、徽、贛、粵方言及土話、畲話等東南諸方言中,“坑”指溪澗很常見(湘語較為少見)。例如,閩語:漳平“山坑”指山澗(張振興1992);周甯“坑”指比溪小的水流,“山坑”指山澗(陳貴秀2016)。吳語:諸暨“溪坑”指小河(錢乃榮1992);紹興則指山溪(王福堂2015);慶元“坑子”指小水溝(吳式求2010)。徽語:休甯溪口“坑”指約幾尺的小河(劉麗麗2014);徽語“坑”既可表示山谷中一條溪流經過的整體區域,也可以專指這條河流(趙曰新1998)。客家話:連平“坑”指許多山水彙集在一起形成的小河,常年流水不斷,供飲食和灌田,又叫“山坑”(傅雨賢2015);梅縣“山坑”指山問的流水溝(黃雪貞1995);陸川“坑”可指小溪、水渠,翁源“山坑”指小溪(李如龍、張雙慶1992)。畲話:貴溪樟坪“坑”指山溝、溪(劉綸鑫2008)。贛語:修水、新幹“坑仔”可指小溪。粵語:南甯“山坑”指山谷和山澗(林亦、覃鳳餘2008:123);羅定指澗,廣甯、懷集則指河(詹伯慧、張曰升1998),高明亦指河(詹伯慧、張曰升1988);清遠、佛岡、英德洽洗、曲江馬壩、仁化也指澗(詹伯慧、張曰升1994);信宜“山坑”指山澗(羅康甯1987:138)。粵北土話:連州“坑仔”指小溪(張雙慶2004)。湘語:新化“溪坑仔”指小溪(羅昕如1998)。“坑”也可指山谷,通常是以“山坑”為主要形式。例如閩語古田方言(李濱2014)、連城客家話都以“山坑”指山谷(項夢冰2004)。我們認為在東南方言中,雖然不同著作對“坑”的釋義字面上有差異,但所指實同,小則專指兩山所夾之水(溪澗),大則指兩山夾水的整個區域(山谷)。
貳 “坑”之溪澗義的曆史來源
一般認為“坑”是“阬”的俗字。《辭源》“阬”有兩種讀音:kēng,虛陷之處;gāng,丘陵、土岡。“坑”有三種讀音:kàng,通“炕”;gāng,通“岡”;kēng,同“阬”,地上凹陷處,地洞,礦場等。是除“坑”通“炕”外,“坑”“阬”互用。以下除引文外,一律寫“坑”。
《說文解字》:“阬,阆也。從阜,亢聲。”段注:“阬,阆也。阆者,門高大之貌也。引申之凡孔穴深大皆曰阆。阬,《釋诂》雲‘虛也’,地之孔穴虛處與門同。故曰阆也。”《爾雅·釋诂》:“壑、阬阬、滕、征、隍、漮,虛也。”郝懿行《爾雅義疏》:“阬阬重文,經典所無,鄭樵謂衍一字,恐是也。”但朱季海(1995:67)雲:“今謂《爾雅》此文,當于壑阬句絕,阬滕以下,别為一條,景純誤讀耳。故書本以阬釋壑,又以虛釋阬,滕征隍漮,并以義類相傳矣。”是将這一條斷句為:“壑,阬;阬、滕、征、隍、漮,虛也。”戴侗《六書故》:“阬,阜問京渎。水所走也。谷之小者曰阬。”“坑”既是山問的小溪流,也是一種比山谷更小的自然地理實體;泛指山谷,特指溪澗。
古文獻中常有“坑”與近義詞/語素并列組詞之例,如:
①弋射漁獵,犯晨夜,冒霜雪,馳阬谷,不避猛獸之害,為得味也。(《史記·貨殖傳》)
②于時營圍恢廓,充斥川谷,罦置羅羉,彌綸阬澤,臯牢陵山。李賢注:阬音苦庚反。《蒼颉篇》曰:阬猶壑也。(《後漢書·馬融傳》)
③弇進兵先脅巨裡,使多伐樹木,揚言以填塞阬壍。(《後漢書·耿弇傳》)
④士卒傷病,流曳道路,或頓仆坑壑,或見略獲,存亡忿痛,大小呼嗟。(《三國志·吳書·諸葛滕二孫濮陽傳》)
⑤然昏虐自任,終不能改,常與左右因醉馳獵于坑澗之間。(《晉書·呂纂載記》)
⑥霪霖翳曰月,窮巷變溝坑。(唐·林寬《苦雨》)
⑦銀妝成山嶽林丘,粉填合溪澗坑溝。(《元雜劇·蘇子瞻醉寫赤壁賦》)
下面的例子更明确:
⑧河水又東得七裡澗,澗在陝城西七裡,故因名焉。其水自南山通河,亦謂之曹陽坑。(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河水》)
⑨大司徒鄧禹及馮異與赤眉戰于回溪,禹、異敗績。李賢注:溪名也,俗名回坑,在今洛州永甯縣東。(《後漢書·光武帝記上》)
唐代洛州永甯即今洛陽洛甯縣,屬豫西丘陵地帶。可見當時期這一帶“坑”是可以指“溪”的。與此平行,今皖南村落地名中“坑”和“川”(徽語中指溪)常常通用,如“魚龍川”别名“魚龍坑”,“英川”原名“英坑”,“夏坑”又名“夏川”(趙曰新1998)。
明清文獻中有“坑”指溪澗的,如:
⑩常坑在府城東演仙下裡。坑即澗也。小常村坑,小涪村坑,大涪村坑,鑿灘坑,小鑿坑,大鑿坑,峰溪村坑上七坑俱發源演仙下裡山谷間。(明·黃仲昭《八閩通志》)
岩坑山
在浦江縣西北五十裡。上有水分為二弧,東曰岩坑,北曰湖溪。
(《大明一統志·金華府志》)
安遠
······又南有三百坑水,下流人廣東龍川縣。
(《明史·地理志》)
西溪
府城西。······溪源不一,引流而東到南口,亦會于正溪。又北溪,在府城北。源出西北之橫溪,亦謂之橫坑。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福建》)
以上四例含“坑”地名在今閩北、浙南、贛南、閩西,也就是今東南丘陵地帶。
叁 現代地名“坑”的分布
3.1“坑”在地名層級中的分布。以福建省為例,“坑”一般出現在自然村、行政村、鄉鎮地名中,地名層級越低,保留“坑”字越多,縣級以上尚未發現含“坑”字的地名。福建834個鄉鎮名中隻有15個含“坑”字,占比1.8%;13100餘個行政村名中,共有680餘個含“坑”字,約占比5.2%。閩北延平區224個自然村名中,含“坑”的有156個,比例達69.64%。自然村名作為地名層級中的最末級,多數是原生的。“原生地名的另一個特點是常常以山水等地理實體為命名的依據。因為在社會發展的低級階段,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有很大的制約作用,人們的聚居所以沿江河、避山石、趨草木就是為了适應和利用自然的環境。”(李如龍1996:24)東南丘陵水系發達,逐水而居,依“坑”聚落,成為早期移民的主要方式。
福建縣級地名也以河流為重要的命名方式,但多取“溪”為名,如明溪、安溪、松溪等,這是因為“溪”是較大的河流,而“坑”是支流,不容易發展為大的人口聚居區。
行政村往往合并自然村而成,常截取自然村落名來命名。如延平區吳丹村即吳坑村和謝丹村的合音。又往往以人口多的自然村直接作為行政村名。如延平區文田村有文田、考坑、安漿坑三個自然村,因文田人口多,行政村便叫文田。這一定程度上使含“坑”的地名減少。
3.2部分東南地區帶“坑”字的鄉鎮、村落地名舉例(小字為地名來曆的解說)。
廣東:小坑鎮此處圩集原位于小溪毛渠之間,故名小坑圩,鎮因圩得名|仁化·黃坑鎮相傳境内山坑(谷)多黃泥|南雄·黃坑鎮傳說在溪谷邊,兩岸長黃竹|江門·羅坑鎮鎮境中部羅山,有坑水外流|電白·羅坑鎮山湧中的村寨|坑口鎮地處坑垌溪與古水河彙合處|赤坑鎮山高林密,河水水溫低,方言稱為赤,赤坑意即冷水坑|冷坑鎮鎮西側古有一深圳,四季清澈幽涼|石坑鎮多石山坑|東坑鎮駐地處縣城東側的山坑谷地中|三坑鎮處于太平到四會間的旱坑、泥坑、石坡坑三條山坑彙合處|金坑鎮地處河谷地帶,俗稱坑,兩側山地多林木,易謀生,故名|松坑鄉附近有一小溪名嵩溪,“嵩‘松”同音,“溪‘坑”同義,故名松坑|柳坑鄉境内有柳坑河,沿岸長有柳樹|雙坑村村有兩條坑水流出|麻坑村附近有麻坑水,河谷多麻石(花崗岩)散布|孔門坑村聚落在溪谷之中
福建:葛坑鎮境内山嶺綿亘,坑谷縱橫,昔時盛産葛薯|坑仔口鎮處于小溪流(俗稱坑仔)出口處|蘇坑鎮蘇姓始居谷坑地|内坑鎮地處山坑坳内|瑪坑鄉原是馬氏開基,原名馬溪,後改瑪坑|南坑鎮多坑澗,且為九龍江南溪發源地|西坑村建于南山尖的溝谷西邊|長美坑村村旁有條窄長坑溝叫長尾坑,雅化為長美坑|常坑口地處小常溪彙人建溪出口處|九進坑村九條小山坑合成一條大山坑|大坑村以溪坑取名|坑尾村位于坑溪尾端|畔坑村在坑壟邊建村|蛟坑村以小溪的形狀命名|增坑村原以溪名“增溪”命名,後改增坑|增坑村因山坑沉長,原名沉坑,雅化為谌坑|合坑村地當大芹溪與西岩小澗彙合處下遊
江西:坑田鎮處鳳凰山東南麓低窪田坑地帶|浒坑鎮傍山坑小溪|茶坑村在山塢内的小坑(溪)旁,并盛産茶葉|廬坑村散布在廬坑(溪)兩岸|汪坑村汪姓始居小坑(溪)旁|陂坑村村前小溪有一水陂|流坑村村中一小溪流向山坑中|磨刀坑村村下首有一小溪,溪中有一石頭,常為進山砍柴人磨刀|冷水坑村村旁有幾處清涼的泉水流出|小水坑村坑内一小溪|嚴坑尾村傳說該山坑鲇魚很多,故稱嚴坑,建村山坑尾,爾後演變為嚴坑尾|栗壟坑村居植有栗樹的小溪邊,原名栗溪
浙江:東坑鎮居東坑溪邊|界坑鄉村前溪坑為該鄉和西岙鄉的分界線|蕉坑村蕉坑為水名|雙坑村村前有兩條小溪坑,彙合于村口|台坑村村旁山坑彙合而下,村建在溪沿上,村基突起如高台|坑底村村處溪谷深處|石坑村地處溪坑邊,山上多石|樟坑村蕉樟坑為水名|橫坑村村前小溪坑橫向流人梅溪|長麻坑村長麻坑為水名|蒙坑村蒙坑為小溪名|坑邊村其西南有小坑(澗),村在坑邊
安徽:霞坑鎮村邊小溪彎曲似蛇,原名蛇坑,後雅化為霞坑|坑口鄉以陽坑源溪水在此出M|箬坑鄉處山崗間坑地,多箬竹|竦坑鄉原指發源于竦嶺的小溪,其流域亦借其名|乳坑村村西有乳溪河,原名乳川,後改稱乳坑|朗坑村村莊兩邊均有低山,溪水穿村而過,地處明朗之坑|西坑頭村座落于桐源河西一支流的源頭|石門坑村村西一來自石門的山溪,溪稱石門坑|汪龍坑村村東有溪似龍|瀹坑村古代稱該村所處谷地為瀹源,小溪流經該村|嶺坑口村村處薛嶺下小溪出口處
從這些地名可以看出各地名志、地名錄、縣志基本上用“溪坑”“山溪”“小溪”“溪谷”“山谷”“山坑”“坑溝”“坑谷”等來解釋“坑”的意義。總的來說,基本上指稱溪澗(山間的小河溝)或山谷(山問小河溝流經的整體區域),即帶狀凹陷地。
3.3可從全國來看。因全國鄉鎮一級含“坑”地名很少(約64個),且略而不表。下面以全國的含“坑”的行政村名作為統計對象,考察其地理分布(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等邊境少數民族地區)。根據分布的情況,大緻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含“坑”地名核心區,為東南地區粵、閩、浙、贛、台五省及毗鄰的皖南和湘東。
浙江的含“坑”地名數量最多,而福建的含“坑”地名比例最高。福建主要分布于武夷山脈東麓地帶,沿海平原一帶較少。浙江主要分布于浙西、浙南的金華、台州、麗水、衢州、溫州,約占浙江含“坑”地名總數的86%,是武夷山脈向北延伸區,而北部杭嘉湖平原、蕭紹甬平原較少。廣東主要分布于粵東梅州、河源、汕尾、潮州、揭陽、汕頭,粵北韶關、清遠,粵西肇慶、雲浮、茂名等地,即南嶺南麓地帶,約占廣東含“坑”地名總數的80%,而珠江三角洲較少。江西主要分布在贛南、贛東北,即南嶺山脈北麓和武夷山脈西麓交界地帶的贛州、吉安、撫州、鷹潭、上饒,約占江西含“坑”地名總數的79%。台灣主要分布于台灣山脈兩側。台灣的含“坑”地名是漢族移民開發丘陵山區形成的(陳正祥1983),而台灣漢族移民大部分來自于閩南和粵東(閩南語區),說明台灣的含“坑”地名與閩南、粵東的含“坑”地名有密切的關系。湖南有56個含“坑”地名位于湘東贛語和客家話區,沿羅霄山脈西麓和南嶺北麓分布,其它大部分地區較少有含“坑”的地名。安徽幾乎都分布在皖南,其中原徽州地區達45個,屬徽語區。
總之,含“坑”地名的核心區是沿着武夷山和南嶺山脈兩側延伸分布,如文末附圖;從方言角度上看,主要是閩、粵、吳、徽、贛語及客家話區。
第二類,含“坑”地名零散區,沒有形成連片分布。見表2:
河南、山東、河北、貴州、湖北、山西、陝西有少量分布,其它省市區則屬偶見。這些“坑”大多指水坑或礦坑之類,并非由地理環境(水系)所形成,與東南地區的“坑”有顯著的差别。
來源:《方言》2018年 第4期
作者:鄭君龍
選稿:何鉑羽
編輯:鄒怡思
校對:郝志堅
審定:何雨桐
責編:鄒怡思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釋内容請參照原文)
歡迎來稿!歡迎交流!
轉載請注明來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