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樊英
接連不斷的“外語學習是否必要”之争,這一次有了官方明确表态 。
9月23日,針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增強文化自信增加中國文化内容教學改革和降低英語教學比重的建議”,教育部官網正式作出兩點回應:
第一,目前外語課時明顯低于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學科。
第二,根據國務院2014年印發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确規定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
(相關報道鍊接請戳《外語退出主科地位?教育部回應了》)
此外,教育部還明确了這樣一段話:外語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培養學生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
三個重點段落連起來,官方态度并不難理解:既要能夠從傳統文化裡建立文化自信,也要能夠在全球化浪潮下具備對話世界的能力。
要了解世間、對話世界,外語顯然就是很基礎的一門工具。因此,家長們也不要被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帶偏了。
那麼,外語最佳學習時間是啥時候,成都的中小學們目前是怎麼教外語的,哪些學校的外語教學很有特色。
今天,我們就順延着昨天的話題,來跟大家聊聊成都中小學的外語學習。
普遍重視外語學習
往往是一年級開始學習
首先跟大家普及幾個概念。
根據英語新課标《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标準(2022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内容分三級呈現,按照官方建議,3到4年級學習一級内容,5到6年級學習二級内容,7到9年級學習三級内容;同時,為了兼顧小學英語開設起始年級的區域差異,又設置了預備級和三個“級别 ”。預備級主要滿足1到2年級教學需要,以視聽說為主,“級别 ”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選擇。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标準(2022年版)》截圖
也就是說,指導部門給出的指導标準彈性還是比較大,各個地方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看,比如,上海和甘肅,總不能強行要求大家同一起跑線和同樣學習節奏。
成都商報教育發布記者也咨詢了成都的多所學校,從了解情況來看,衆多私立學校都非常重視外語學科,普遍選擇了一年級起點的預備級。
之所以選在一年級就起步預備,多位外語學科負責人表示,學界公認的語言尤其是第二語言學習的黃金期在12歲以前,因此,6歲開始是個很好的語言學習的時機。
從課時量和教學方式來看,成都這些私立學校在嚴格遵照教育部的要求下,也在靈活創造外語學習條件,讓孩子們在啟蒙階段能夠有一個更紮實的基礎。比如藍港外國語學校,雖然是一年級起點的英語學習,為了跟公立學校三年級起點的英語學習做好銜接,在使用朗文教材教學的時候,會從三年級開始增加外研社三年級起點教材的學習。
部頒教材 補充教材
各學校教學各有自己的特色
此前,有家長曾在成都商報教育發布的家長社群中提問:教育部不止一次強調,九年義務教育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使用境外教材。那肯定就隻能用教育部審定的教材,為什麼成都的中小學使用的英語教材又各自不一樣呢?
這裡就涉及一個概念:教育部審定的教材,不等于唯一版本教材。比如,以小學英語為例,教育部審定的英語教材版本就有超過20種。
2022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部分截圖,圖源教育部
這樣的豐富種類,一是方便各個學校根據自己的情況選不同的版本,二是學校也可以根據情況選擇補充教材。
比如,根據我們咨詢的情況:
嘉祥外國語學校(小學部)英語教材使用的人教版;
成外附小使用的是外研社教材;
郫都區華愛學校使用的是外研社一年級起點的教材,“新思維”作為英語綜合能力的拓展,是補充資料;
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除了使用溫江區統一的北師大版國家英語教材之外,學校也結合本校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了外研社出版的另外幾種材料進行補充學習;
新都區芭德美際學校使用的是外研社的教材。但是,外研社一年級起點的教材畢竟是一個普适性教材,針對的是大多數孩子。該校執行校長曹璐介紹,學校的孩子們普遍都有一點英語學習基礎和經曆,外研社一年級起點的課程,孩子們往往半學期就掌握了,對于這種“吃不飽”的情況,學校也增加了劍橋的分級閱讀和朗文,作為拓展學習資料。
教學時長是關鍵
至少每天一節外語
除了普遍選擇一年級起點外,衆多私立學校的英語學習至少都保證了一天一節課,這也是我們在這次咨詢時,所發現的私立學校很大區别于公辦學校的地方——很多公辦學校都是三年級開始學習,且每周隻有3到5節課。
圖源攝圖網
而私立學校們不但每天保障相關學習,還提供了包括早讀、閱讀延展等在内的其他英語學習方式。這些補充對語言學習當然很有益處,畢竟,語言的學習,環境的支撐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都江堰市萬彙學校,每周有超過350分鐘的英語學習。這350分鐘怎麼來的呢?學校每周有7節英語課(5節中教 兩節外教)。另外,還有有2節單雙周的聯合教學課程(學校的家政/金木工),這個聯合教學是中英雙語教學的。此外,還有2節足球課(也是雙語教學)。除了以上的課程之外,每天還有2節英語早讀課。以上課程安排,除早讀是20分鐘外,其他都是35分鐘。除此之外,每周還會有一個英語興趣班活動,時間為一個半小時。
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英語課時每周9-10節,每節35分鐘。其中,早自習2節(每節20分鐘);晚自習2節(每節35分鐘)。
雙流區藍港外國語學校每周還有一節英語閱讀課——由老師帶着孩子在課堂上精讀諸如英語繪本等。
融合課程是特色
英語作為其他學科的語言工具
如果每周隻有單純的3到5節英語課,對于需要花時間的一門學科來說,肯定是不夠的,尤其是英語這樣需要大量使用和學習環境的學科。這次,我們還發現,衆多私立學校還很注意英語語言環境的營造和學科融合,讓英語不僅隻在英語課上學習。
比如金蘋果龍南小學,有“大體育”的概念,融合的不僅是多個體育項目,還有跟語言的融合。學校的體育課程由外教執教,實現了體育和英語的學科融合。
嘉祥錦江自創了一套英語課程體系,科學地針對不同年級制定了不同的學習主題和目标。
還有前面提到過的都江堰市萬彙學校,學生有2節單雙周的聯合教學課程,即學校的家政/金木工課程,這個聯合教學是中英雙語教學的。此外,學校每周還有2節足球課,也是雙語教學。
外教是标配
附帶語言文化的體驗
如果說,早些年,外教隻是私立學校們在初期發展階段的一種宣傳手段,那麼,現在的外教教學已經成了私立學校的“标配”,沒有外教的私立學校已經不多了。
圖源攝圖網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學校的英語教學都是中教外教的搭配或者聯合教學,中教主要是聽說上手把手地教學,外教主要是負責口語的練習和一些全球視野下的跨文化交流溝通等。
比如都江堰市萬彙學校是每周7節英語課,5節中教 2節外教;
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授課老師的中外教搭配比例,為6 3或者5 5;
新都區芭德美際學校每周5節英語課,其中3節中教課,2節外教課。中教課學習英語的技能技巧,外教課則是英語學習基礎上的跨學科融合學習。
注重語言的使用
校内有表演的機會
語言的學習,除了能輸入,更重要的是要能夠輸出。上一代父母們普遍出現的“啞巴英語”,其實就是大家經常說的“聽說讀寫”幾個維度沒有均衡發展。
我們這次在調查訪問中也注意到,很多私立小學出來的孩子有一個畢竟明顯的特征甚
至優勢,就是他們敢于自我表達和表現,且英語的口語普遍水平較地區平均水平更高。
圖源攝圖網
如果各位家長有曾經去過“英語角”之類的“古早”英語學習方式的話,對這一點應該更加深有體會:語言的學習,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敢于開口表達。
為此,學校們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
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在每天16:30-17:30的興趣課時段都會開設外教英語沙龍,當日無興趣課的同學可參加。同時,學校還開設了英語興趣課《英語經典繪本閱讀》和英語援助課,為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同學補弱提升,目的就是讓娃娃“不懼怕,敢表達”。
再比如,都江堰市外彙學校的“萬彙小大使”活動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外語學習方式,這個活動面向全校,每個班英語較好的同學都可以報名參加選拔,脫穎而出的同學就可以接待來訪學校的外國友人。其實背後的邏輯,就是學校特意設計這樣的機會,讓同學們有機會“輸出”,能學以緻用。
新都區芭德美際學校每學期期末也設置了各種英語展示平台,像英語的比賽、英語戲劇演出等等。每年還會有一次全校性的藝術節,彙聚的是不同的年級和班級的同學,保證人人參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