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提起烏鴉,人們都習慣性地認為,是一種不祥之鳥。但是您知道嗎,烏鴉的形象并不是從一開始就如此醜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烏鴉甚至深受人們的喜愛,被視為是一種祥瑞之鳥。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轉變呢?這裡面的原因可就有意思了。
一、神鳥
古代,尤其是在上古時期,鳥類一向是各個部落的圖騰,很受人們崇敬,《山海經》中就曾記載:“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在上古人眼中,太陽每天都是由烏鴉背負運行的,給大地和人民帶來了溫暖和光明,因此上古時期的人們,極為崇拜烏鴉,認為遇到烏鴉是吉兆。給您說,不光遇到烏鴉是吉兆,就連夢到烏鴉也是大吉大利。
春秋戰國時期宋國的宋昭公,就曾夢見一片烏鴉,醒來之後他大喜,說這是好事即将到來的預兆。說來也是巧了,不久之後,宋國的軍隊在一次戰鬥中果然大獲全勝,烏鴉是吉兆的這種說法,也傳的越來越廣,百姓紛紛視烏鴉為吉鳥。估計您要問了,為什麼是烏鴉被視為神鳥,而不是麻雀、喜鵲等其它鳥呢?
據傳是這樣,在文明剛剛發展的時候,古人常把太陽視為至高無上的神明居所,而人們在觀察太陽時,發現周圍有黑雲、太陽中有黑子的現象。小黑點具體是什麼?誰也不知道,但因為是出現在太陽上,再加上人們又很崇拜鳥類,于是,“陽烏”“金烏”就成了太陽的代名詞,烏鴉也就成了一種神鳥,甚至是備受敬仰。商朝就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
陽烏載日畫像石
二、孝鳥
不過到了漢代,烏鴉身上的神鳥光環開始逐漸消失,這時候的烏鴉不再被視為神鳥,而是被視為孝鳥或者慈鳥。《說文·烏部》有言:“烏,孝鳥也。”《廣雅·釋鳥》也說:“慈鳥,烏也。”為什麼此時的烏鴉成了孝鳥呢?
一方面,是到了漢代,社會進步了發展了,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迷信太陽神,烏鴉被神話的程度也就自然不如從前;另外一點,就是烏鴉身上的一種習性--反哺,賦予了它新的象征意義。衆所周知,儒學是漢代的社會主流思想,而孝是儒家核心文化之一,所以,漢朝是一個信奉“以孝治天下”的朝代,前有漢文帝為母嘗湯藥,後有漢景帝服侍母親養病,皇帝都帶頭成了大孝子,百姓們自然是紛紛效仿。
不少文人墨客,甚至用烏鴉反哺來表達子女對父母的孝順之情,還留下了不少佳作。你像李密就曾在《陳情表》一文中,用“烏鳥私情,願乞終養”,來表達自己要孝順祖母,不願出來做官的決心。
三、晦氣惡鳥
您要問了,既然烏鴉給人們的印象一直不錯,那為何後來成了晦氣之鳥呢?這個,就要說宋朝了。從宋朝開始,烏鴉的形象發生了大反轉,徹底被黑化。原來,宋朝人喜歡白色,不喜歡黑色,以皇帝為首的上層階級都将白色、紫色這樣的顔色看作是大吉之色。雖然烏鴉種類多,顔色也不相同,但是在我國,比較常見的還是黑色。
在這種情況下,漆黑的烏鴉就不受人們喜歡了;其次,跟烏鴉的一個習性喜食腐肉有關。有朋友可能知道,烏鴉的嗅覺很靈敏,喜食腐肉,哪裡有腐肉,就有烏鴉。而腐肉,在宋朝人眼裡常常跟死亡聯系在一起,久而久之,烏鴉也就與死亡、不祥聯系在了一起。人類畏懼死亡,因而也厭惡烏鴉;最後一點,地理環境,也是造成烏鴉被黑化的一大原因。
在宋代,原本一開始,是南方人厭惡烏鴉喜歡喜鵲,北方人則恰巧相反。但是,靖康之恥後,随着北方的漢人們紛紛南遷,再加上南宋王朝建立後,南方文化日漸繁榮,烏鴉是惡鳥、代表不祥等觀念,也逐漸影響到了北方南遷過去的百姓。久而久之,烏鴉是惡鳥的這種觀念就徹底占了上風。
其實,烏鴉“身份”的演變,從某種角度說,也折射出了人們在特定曆史條件下對社會、文化生活的思考。而随着社會的進步,人們可以破除這種迷信和成見,去客觀地看待。
延伸閱讀
烏鴉其實是一種集衆多優點于一身的鳥類。首先,烏鴉是“一夫一妻”制的典範,它們嚴格遵守終身一夫一妻,多栖息于林木和山崖上,在黑色的羽毛下盡顯純潔和堅貞。其次,烏鴉十分孝順,幼鳥長大之後不會離開父母,而會對父母進行照顧,稱為“烏鴉反哺”。
再次,烏鴉是一種極為聰明的鳥,智力居鳥類首位,是當之無愧的鳥中“狀元”。為了達到目的,它們往往會開動腦筋想出許多辦法,除了小學課本裡大家熟知的《烏鴉喝水》外,它們還會将堅果扔到馬路中間,讓汽車軋碎後再飛去取食。最後,它們以昆蟲、腐肉等為食,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益鳥。
烏鴉喜群栖,集群性強,一群可達幾萬隻。群居在樹林中或田野間,為森林草原鳥類,主要在地上覓食,步态穩重。除少數種類外,常結群營巢,并在秋冬季節混群遊蕩。雜食性,吃谷物、漿果、昆蟲、腐肉及其他鳥類的蛋。
很多種類喜食腐肉,并對秧苗和谷物有一定害處。但在繁殖期間,主要取食小型脊椎動物、蝗蟲、蝼蛄、金龜甲以及蛾類幼蟲,有益于農。此外,因喜腐食和啄食農業垃圾,能消除動物屍體等對環境的污染,起着淨化環境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