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秋天的山氣一重疊一重,雨露浸釀下,渺無人煙的森林和山間,各種菌類也慢慢熟成,散發着山林土地的芬芳那是天地賜予人類的恩物,等待着我們入山采摘……
西方人吃飯首先要講究的是視覺美,而中國人則會先被香味所吸引,形容某一件東西好吃,往往也會先用“好香啊”來形容。所以當一種食材具備超于平常食材的香味時,無疑它先天就具備了強勁的競争力。
菌類就是屬于這類讓别種食材羨慕的對象,它有一種魔力,吃過的人都會被那菌香迷倒。古代西伯利亞傳說着菌類是森林的孩子,它們與人類共生,一般都成長在潮濕陰涼之地,落葉中,樹木上,隐蔽地生活着。很多有經驗的尋菌人一般都有自己的獨特路線,順着這條路他們能找到有别于其他的最好的菌類,這條路因此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秘密路線。剛挖出來的菌類有一股幽香,充滿着泥土和樹木的芬芳,這是山林土地賜予我們的寶物。
菌香引人入勝,南宋的陳仁玉寫過一部《菌譜》,是世界上最早的關于食用菌的專著。因為當時南宋都城在杭州,皇室上下皆嗜食台州的菌類,一時之間台菌風靡朝野,很多人慕名上山尋菌,為了讓大家能辨認清這種珍貴的食材和所采的是否為毒菌,陳仁玉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品嘗研究,詳盡記錄了産于台州的11種菌以及中毒後的應對措施,可見舊時考究吃菌的傳統由來已久。
“芝菌皆氣茁也”,說的是菌類生長要有一個适宜的氣候、溫度和濕度。九月入秋,天氣開始變得陰涼,雨水充足葉紅而落,秋季到來這種餐桌上的季節美味不是其他蔬菜能夠比拟的。新鮮采來的菌類,最簡單的就是在炭火上烘烤,香氣最為凸顯,非常有煙火氣。日本流行把新鮮的小口蘑去蒂後翻轉過來在炭火上烤制,高溫下滲出的汁水保留在蘑菇蓋中,懂吃的人會先喝掉這堪稱精華的水分,再點些海鹽吃蘑菇,那是異常的鮮美。自然,提倡綠色自然生活的人們必須不喜歡使用味精的。那自然而然就想到可以用蘑菇來提鮮。
中國人喜歡用菌類來做湯,與任何食材都能搭配和諧,炖得久一點.鮮美的味道就全部釋放在湯水裡。别以為蘑菇們僅僅以味道取勝,其實它們有着更豐富的營養,當季食用很是符合自然的養生之道。菌類蛋白質含量很高,是素食主義者補充蛋白質和營養素的絕佳食材。雖然是高蛋白,但膽固醇的含量卻幾乎為零,也沒有澱粉質,低糖低脂肪之餘,又有着豐富的膳食纖維,含有足量的氨基酸和礦物質,完全符合時尚流行的綠色天然食材的要求。多食菌類能舒筋活血,在這幹燥的秋天裡可以用來潤養肺氣,健康脾胃,平和氣血。
菌類是一個類别,嚴格的說菌類不算是植物,因為它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全世界有100多萬種菌,分可食用的與不可食用的。像雲南人就認為野生的才能被稱為菌,人工養殖的隻能叫蘑菇。菌的種類很多,每一種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風味,最常見的香菇在古時候是如燕鮑翅一般金貴的食材,現在經過人工種植,已經成為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好食材。香菇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味道鮮美溫厚甘平開胃、益胃助食,并且能用多種方法來料理,《随園食單》中說,香菇可清可濃,可葷可素,可以調湯可以做成菜肴,用途之廣使它成為現在居家必備的幹貨之一。發香菇的學問在于不要用熱水,熱水雖然能夠迅速泡開香菇但香味卻走了一半,所以還是建議用涼水發加少許的糖,讓滋味更加鮮甜,蒸肉餅的時候剁入一些也别有風味。
如果說香菇代表了平實的菌類,那麼雞油菌絕對是當仁不讓的菌類王牌,被稱為世界四大名菌的雞油菌在西餐,尤其是高級法餐中有着無上的地位。因為雞油菌的特性使它在烹調過程中非常能吸附油分,吃的時候和了蘑菇汁水的油水在口中爆開,如雞油一般,因此得名。
雞油菌在西餐中彰顯身份,在中餐裡同樣精彩,用來煲湯是最常見的。雞油菌産自四川、雲南一帶,産量不高,因此珍貴,成熟的雞油菌有着枇杷黃的明豔色彩,如油畫般濃郁,比起一般菌類的細滑,顯得更有韌性,聞起來和細細品嘗下,有一股好聞的杏香味和茶香。傳統養生認為它有利肺明目、清熱補益的作用,經常食用能光滑皮膚,對經常疲勞用眼的現代白領們來說,是綠色又天然的一劑良藥。
野生的菌類有着更濃的鮮香,牛肝菌、松茸......都是名貴的山珍。松樹上所長的松蕈,是古時文人雅士的最愛,被推崇為最鮮美的葷肴肉食都無法與之相比。松蕈熬成湯,名為蕈油現時在蘇州仍然能吃到以古法制作的松蕈油面,那口湯鮮美得絕對會成為今後味蕾的鮮味參照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