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并文=王稼豐
1970 年代以前,一台相機使用一輩子并不罕見。但這樣的相機一般是徕卡、祿來等質量精湛的德國相機,前蘇聯相機中能達到這個标準的并不多。
那時,蘇聯是世界第二相機大國,在短短的幾十年裡給世人留下一兩千個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數千萬台相機。然而,蘇聯相機在國内口碑并不好,給人不夠精緻、傻大黑粗重、愛出故障的印象。
實際上,蘇聯相機大量進入國内主要是在蘇聯解體之後,這個時候蘇聯相機已經衰落到低谷了,質量的确不好。蘇聯相機的輝煌時期是 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初期,那時的蘇聯相機有自己的風格和經典機型。甚至今天去挑選,依然還有可以正常使用的産品。
蘇聯生産的 L39 螺口聯動測距旁軸相機,主要有 Fed(費德)、Zorki(佐爾基)兩大品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兩部原型機和 Fed2、Zorki4,從使用角度去選擇,快門速度最高隻到 1/500 秒、沒有慢門、沒有自拍的 Fed2,仍有許多保存完好,性能穩定,是把玩和使用的首選。而那些性能好、結構複雜的機型,比如列甯格勒發條機,已經十不存一了。
半個世紀,三個時代,一台機器
Fed(費德)是蘇聯曆史最悠久的相機廠之一,蘇聯仿制徕卡相機就是從它開始的,生産了大量各種版本的 L39 螺口機型。如果不是學術研究,Fed 的曆史可以簡單地劃分為三個時期:原型機時期、Fed2 時期(1950年代)和衰落時期(1960~1980年代)。
02. Fed 1 相機和 Fed 100mm F6.3 鏡頭。
Fed 是從忠實仿制徕卡起家的。從 1934 年到 1955 年,其生産了幾十個不同版本的Fed1(圖02),都是标準造型的徕卡:取景窗與測距窗分離,标志式的底開蓋上片,拉脖子式樣(拍攝前要把鏡頭拉出來)的50mm F3.5标頭(見圖03)。
一套完整的Fed1,包括28mm F4.5、38mm F3.8stereo等多款鏡頭,還有自拍器、閃光燈同步器,以及運動取景器和光學取景器
03. Fed 50mm F3.5 鏡頭。這隻鏡頭使用前要先将前端拔出來,俗稱“拉脖子”鏡頭。
1955 年,Fed 向蔡司學習,重新設計了一款相機 Fed2,将取景、測距兩個窗口合二為一,“開底蓋”換膠卷方式也改為接近現代的開後蓋方式(見圖04),方便了許多,并增加了取景器屈光度調節等功能。
這些設計理念當時非常先進,已經超越了徕卡。Fed2 生産時期可分為六個,最早從1955 年開始,生産了方形黃斑窗口的幾個測試版。接下來五個時期分别生産 A、B、C、D、E 五大版本。
04. Fed 2 相機取下後蓋内部的樣子。
每個版本又有不同變種,加起來一共有 30 個版本。我個人最喜歡的是 1956~1958 年生産的 Fed2(B) Type 2,從功能上删除了一切旁枝末節:沒有慢門,沒有自拍,簡單耐用,直到今天還性能穩定;
造型上它是 Fed 系列最美的,有黑、棕、綠、藍4種顔色,傳說還有銀灰色版本。它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優點:不必在意過片上弦與調節快門速度順序!要知道,那時候絕大部分相機這兩種操作都有固定的順序,錯了就會卡死甚至是損壞。Fed 2(B)Type 2 大大減少了因操作不當導緻人為損壞的可能性。
Fed2 的最後一款 Fed2(E)是 1969~1970 年生産的。那時,Fed3 第二代也已經開始生産了。出口的 Fed3 第二代稱為 Revue3,一直生産到 1980 年代末。
Fed 的其他旁軸相機還有 1964~1980 年生産的 Fed4、1977~1990 年生産的 Fed5、1975~1990 年生産的 Fed5B、1977~1990 年生産的 Fed5C 等。這些相機普遍質量不好,我們對蘇聯相機的惡劣印象就是這些機器造成的。
總結一下這三個時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Fed 用半個世紀給我們留下了一台 Fed2。
Fed 相機的鏡頭
Fed 生産的鏡頭品種齊全。最常見的就是 50mm F3.5,大部分 Fed2 标配的是 Industar-26m(圖05)。蘇聯時代的 L39 螺口鏡頭中,最值得玩的還是 5 隻刻有Jupiter(木星)字樣的鏡頭。
05. Fed 2 的标準鏡頭 Industar-26m,規格是 52mm F2.8。
Jupiter 這個代号至少在 1947 年就出現了,當時 GOI(蘇聯光學研究院)組裝了一些蔡司 Sonnar 50mm F1.5 鏡頭并刻上了俄語的Jupiter字樣。
1947~1948 年,KMZ(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光學機械廠)得到了蔡司的原料和設備,開始組裝蔡司鏡頭。後來原料用完了就自己采購繼續生産,使用了Jupiter-12、Jupiter-3、Jupiter-8、Jupiter-9、Jupiter-11 這五個代号。ZOMZ、LZOS、AZ 等廠家後來也生産過 Jupiter 鏡頭,隻是換成自己的 LOGO、使用自己的鏡頭編号。
Jupiter-12 35mm F2.8 仿戰前的蔡司 Biogon 35mm F2.8 設計制造,當年才 200 元錢,後來一路漲價到了今天的 1000 元左右。但即使現在,成像相對價格也很超值。Jupiter-12 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後鏡組很長,很多機身沒辦法用,甚至有些聯動測距頂針比較大的蘇聯 L39 螺口機身都沒法用。
06. Jupiter-12 35mm F2.8 鏡頭。
Jupiter-3 50mm F1.5 仿自蔡司 Sonnar50mm F1.5,是我最喜歡的蘇聯鏡頭。現在大部分人認為 1930~1950 年代有三大标頭——Voigtlander(福倫達)Nokton 排第一,蔡司 Sonnar 排第二,徕卡 Summarit 排第三。
但我以為這三個鏡頭中蔡司 Sonnar 應該排第一,還應該加上 Jupiter-3 變成四大标頭。
Jupiter-8 50mm F2 仿蔡司 Sonnar50mm F2。現在大家都追求大光圈虛化,看不起 F2 的鏡頭,但實際上 F2 即使在夜間的燈光下也足夠用了。我覺得 Jupiter-8 是滿足絕大多數人需要的一個标頭,如果隻給蘇聯 L39 螺口相機配一隻鏡頭,Jupiter-8 當仁不讓。
Jupiter-9 85mm F2 是一隻非常漂亮的鏡頭,仿的是戰前蔡司 Sonnar 85mm F2,拿在手裡很有感覺,如果你需要一隻大光圈的中焦頭,那就是它了。
Jupiter-11 135mm F4 仿的是戰前蔡司,分辨率在五隻 Jupiter 裡面最高,光圈稍微小了一點,但在當時是非常主流的。隻是旁軸相機的聯動測距系統長焦鏡頭測距精度不夠,鏡頭性能不能完全發揮,因此喜歡的人不多。
這五隻 Jupiter 全部買下來也沒有多少錢,精選的話,隻需要 Jupiter-12、Jupiter-3、Jupiter-9 三隻。其中,Jupiter-9 使用 49 毫米的濾鏡,其它都采用 40.5 毫米濾鏡。
Jupiter-12、Jupiter-9 帶有單獨的外接取景器,另外,蘇聯還有兩種 Turret 取景器,它們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分别用在 L39 螺口旁軸和 Kiev(基輔)旁軸上。
蘇聯一共有四隻旁軸廣角鏡頭。常見的兩隻是 Russar MR-2 20mm F5.6 和 Orion-15 28mm F6。另外兩隻,一隻是偶爾有人見到過的 Fed 28mm F4.5,另一隻是幾乎沒有人見過的 Sputnik-4 20mm F4.5。Russar MR-2、Orion-15、Sputnik-4 都有兩種接口,而 Fed 28/4.5 隻有 L39 螺口。
07. 裝有2隻常用廣角鏡頭和取景器的 Fed 2 相機。左側相機上安裝的是 Russar MR-2 20mm F5.6鏡頭和專用取景器。右側相機上安裝的是 Orion-15 28mm F6 廣角鏡頭和多焦距的萬能取景器。
MR-2 20mm F5.6 鏡頭是蘇聯設計師 M. M. Rusinov 在1 953 年設計的,1956 年開始由 GOI 廠生産,1957 年 KMZ 接手之後繼續生産。
現在能夠找到的 Russar MR-2 都是KMZ 制造的 L39 螺口,成像非常不錯,幾乎沒有畸變,前期是銀色外殼,後期是全黑色,最近對焦距離 0.5 米、95 度視角,标配了Sputnik-4 的 VI-20 取景器。
Orion-15 28mm F6 采用 4 片 4 組全對稱光學結構,仿制極其稀有的戰前版 Contax(康泰時)RF 口 Carl Zeiss Jena Topogon 25mm F4。它的最近對焦距離 1米、75 度的視角,特點是有暗角而無畸變,很實用。
蘇聯的 L39 螺口鏡頭,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 Industar-50、Industar-22 拉脖子标頭。一些幾乎見不到的稀有鏡頭包括 Orchid-3 50mm F1.5、GOI Tele-lens 135mm F5.5等。
08. 三台 Fed 相機上的取景器從左到右分别是 85mm、35mm 和20mm 鏡頭的專用取景器。
Fed2 相機選購
前蘇聯相機的玩家 10 多年前比較多,但近些年來很少有人玩蘇聯 L39 螺口旁軸相機了。大家更喜歡 1970 年代之後的日本相機或者徕卡 M3、哈蘇 500CM 這樣的名品。但從使用和物美價廉的角度來說,前蘇聯相機值得把玩。
體驗前蘇聯相機,一台 Fed2 就足夠了。機身現在也就兩三百塊錢,鏡頭也便宜,在 200~1000 元左右。因為産量太大,價格上不去,也沒人炒作,甚至都不值得維修——修理費用已經夠買一個機身了。
09. 圖中上、下兩台 Fed 2 相機快門速度盤中間有中軸,這樣的機身調節快門速度和過片不需要按照固定順序,應選購這種。
前面已經說過,Fed2(B)Type 2 是最好的 Fed,特征是不帶自拍、閃光燈同步接口在黃斑窗口下面、快門速度調節盤中間有個中軸(見圖09)。鏡頭也要看版本,Jupiter-8 最好是對焦環帶小鈕的那幾版,其他鏡頭也最好是 1950 年代生産的白銀版本。
10. 本文作者收藏的部分 Fed 相機和鏡頭。
Fed2 機身的選購和其他蘇聯 L39 螺口旁軸差不多:先對着光檢查布簾是否漏光,然後過片,再對着光檢查布簾是否漏光。
之後裝上鏡頭,檢查無限遠和1米的黃斑聯動是否精确。這些都沒有問題就是測試快門速度了,各擋快門按下去聲音比較清脆、快門速度能感覺到明顯的變化就基本上沒問題了。
如果經常拍攝,建議花個兩三百塊錢請人做個 CLA(清洗、潤滑、校正),長期使用很值得。
11. 用 Fed 2 相機、Jupiter-350mm F1.5 鏡頭、愛克發 VistaPlus 200 彩色負片拍攝的照片。
12.用 Fed 2 相機、Jupiter-1235mm F2.8 鏡頭、富士 C200 彩色負片拍攝的照片。
攝影世界原創欄目
《經典相機》NO.45
欄目策劃:李毅剛
編 輯 : 陳忠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